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路径

2021-01-16 03:53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话语权教育者时代

余 晖

(安徽三联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自媒体时代的发展,转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方式,同时也使信息传播的主体趋向于多元化,而这些变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权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据了解,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据比例达到24.8%,人数总量远超其他群体。尤其是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个体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便捷,更需要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只有注重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能力的提升,才能保证意识形态的正确性,稳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含义与特点

对于话语权的理解可以从伦理层面和阶级层面两个角度进行。在伦理层面对于话语权的理解是公民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进行参与和讨论的权利,属于自由表达权的范畴;而阶级层面关于话语权的理解是政治权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更多的是从阶级层面进行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话语权所起的作用为引导和调控。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解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在主体性方面逐渐演变为教育双方的话语权交互。这是因为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线下的方式进行,这种教育形式对于教育者的话语权,主体地位有着良好的维护作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转移至线上,受到网络开放性以及交互性的影响,被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觉醒[1]。通过互联网技术授权专业,可以将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其平等话语权的追求欲望更加强烈,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双方的主体交互也更加频繁。其次,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其思想的表达形式更加自由,拥有更多的渠道,因此,无论是自身的想法或者是思想的传播,在表达起来都更加方便,可以说,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受教育者的参与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话语权提供了良好的保护。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教育者所拥有的话语权来自于所建立的制度,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在网络环境下,制度对于发生者形成的约束相对较少,因此,给予了更大的自由度。传统的传播媒介对于受教育者的公开言论有一定的审核机制,且能进行传播的渠道相对较少。而网络环境不仅自由度大,且渠道多。最后,在自媒体时代给予教育者的话语主导权一定的压力。这是因为在传统模式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在接受信息方面对应的渠道十分单一,这就形成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地位不对等的情况,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性,最终所取得的教育成果一般。自媒体时代下,借助网络的广泛性和交互性及信息共享性的特征,受教育者能够接收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与教育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积极反馈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者的话语权威,无论是在语言表达力或影响力方面都大幅度缩减,因此,自媒体时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其在教育过程中的话语主导权明显减弱。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1.多元化传播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威的冲击

通过分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信息获取或是内容涵盖方面,教育者所拥有的优势都十分明显,采用单向的信息传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十分有利。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直接改变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环境,从传统的现实环境转移到虚拟网络环境中,虽然在自媒体环境中学生的表达更加自由,但受网络话语的冲击,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其实质是丧失了保障学生自由表达空间的控制权,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的一些非理性话语影响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这是因为自媒体拥有较高的自由度,任何个体或组织都可以在自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发布及获取,尤其是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对于学生群体而言,所拥有的信息获取以及发布空间逐渐扩大,其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而更多是信息的自由表达和获取,其价值观及思维模式都可以进行自主选择。由此可见,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学生拥有了多元化的选择,这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而言具有限制作用。

2.角色期望与角色行为的冲突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对于教育者的期望和教育者自身的行为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的话语权威就会有所下降。这是因为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虽然增加了信息传播的自由度,但同时也放宽了对于信息内容的限制,其中会存在一些不良信息,这对高校学生而言,受到其自身辨别能力的限制,无法剔除不利的信息内容,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不利影响。这就使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期望不断提升,通过教师的引导,屏蔽这些不良信息的干扰。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其个人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所扮演的角色行为尺度,如果无法对学生的这一期望进行有效满足,在期望和行为相冲突情况下,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就会逐渐减弱。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信任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增加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重要。部分错误意识在网络环境中,对于现实生活中正确的思想意识造成的破坏力更强,这直接会助推部分负面信息扩散范围的增大,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任缺失。

3.信息传播乱象与媒体管理缺失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就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学生群体在进入互联网后,表现出对于政治更加努力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对话交流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但需要意识到的是互联网表现出的匿名、开放及传播迅速的特征,使其成为虚假信息及谣言的摇篮。之所以导致在自媒体时代存在较多的传播乱象,核心原因就在于信息源的问题。一些虚假信息或谣言逐渐占据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传播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真实性,可以说,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形成了束缚。由于缺乏完善的网络媒体管理制度,因此,无法保证所有的媒体都能够在自媒体时代做到专业,在当前的网络事件中存在一大批新闻报道不实的情况,“有价新闻”“买热搜”等乱象屡禁不止。

4.学生理性认知缺失与行为的落差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官方媒体的主导地位,由于官方媒体对于言论的管辖力度削弱,使得更多形式的意识形态杂糅在一起,并且在社会上的散播不受限制,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不仅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高校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影响。通过分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途径,可以发现其主要精力、官方理论到教育者到课堂再到学生的顺序,而自媒体时代则改变了这一传播顺序,直接跳过中间途径,学生可以直接和意识形态相对接,造就了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中共存的情形,考验学生对于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可以说,随着自媒体的逐渐普及,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流,虽然提供了知识储备的便利,但也对其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挑战。尤其是自媒体在新型传播方面呈现出的碎片化特征,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信息认知的片面性结果,在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大量借助自媒体优势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进攻的行为,容易对高校学生产生误导,从而引发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信任。

三、自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路径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方式

在自媒体时代主导意识形态的主体包含官方自媒体和非官方自媒体两部分,还需要区分各个话语主体呈现的意识形态传播风格。就官方媒体而言,更加倾向于采用传统的方式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灌输。但还要考虑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学生在信息获取方面拥有更高的自由度,因此,官方媒体所形成的控制力逐渐下降。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更加倾向于选择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因此,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就需要开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自媒体所具有的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具,创设教学环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首先,可以充分运用自媒体所具有的传播优势以及能够和信息接收者进行及时互动的特征,通过建立门户网站或者是微信公众平台的方式,完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宣传,并和受教育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2]。其次,可以运用自媒体平台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充分讨论和阐述,享受教育者输出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关信息,善于抓住社会热点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并在交流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采用一些大众化和具有亲和力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2.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公信力

受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任关系到该项教育工作的成果,也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必要注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公信力的提升,来赢得受教育者的信任,才能够保证关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作为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必须保证自身的言行一致,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也需要关注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采用开放的态度去看待自媒体而非畏之如虎。此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公信力的方式还包括在日常教育、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及交流,建立情感纽带等。

3.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社交平台

自媒体时代下涌现出了更多的社交平台,例如,微博,微信等,而这些平台大学生用户群体占多数。因此,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关话语权的构建,也需要充分运用这些新兴的社交平台进行展开。例如,通过建立官方微博的方式,向学生输送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文章,针对一些实时政治发表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意见,完善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模范宣传工作,让学生借助微博这一平台接触更多的主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3]。同时,也可以搭建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向学生推送一些原创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或通过征文的方式向学生征集该方面的文章及信息。微信公众号也可是一个向学生输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平台。在自媒体环境下,面向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确保所选用的方法及平台的合适性。

4.合理利用手机等智能平台

自媒体时代的一大特征就在于手机成为当代大学生形影不离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随着手机终端功能的不断丰富,在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大学生习惯于通过手机的方式了解世界和学习个人日志。因此,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话语权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运用手机这一平台。首先,通过手机的方式向学生输送一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频或故事,保证学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也可以凭借手机记录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优秀的思想政治模范事件。要注重挖掘手机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把手机各项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联合。

四、结语

在自媒体时代的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逐渐被削弱。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公信力及充分运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各个信息传播平台及途径的方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全面维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坚定不移地将意识形态工作做好,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不断深入并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猜你喜欢
话语权教育者时代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中国不断提升国际宇航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