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问题导向论析

2021-02-01 08:27洋,王
关键词:导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姜 洋,王 建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

问题导向是以问题为主线逻辑的工作导向,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问题是破解一个时代矛盾最直接的着力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确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范畴,这是直接决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核心课题。

一、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逻辑,代表思维方式的规律和规则,任何理论学科都有其逻辑。有逻辑即一定存在逻辑起点,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体系最一般的本质规定,它是最基本的概念。问题作为理论学科研究的起始范畴,贯穿于理论发展的历史演进、形成与创新的各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萌生于探索并揭示欧洲近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始终以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立场,是无产阶级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针对中国道路的发展走向问题,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双向互动贯穿始终,紧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问题,这是全方位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和演进规律的核心要素。由此可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起点,对中国问题的科学研判是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地位的关键之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引人类实现自由和解放的伟大理论武器,回答了欧洲资本主义历史时期和时代发展的任务,不仅对人类思想史的变革具有内在意义,也为回答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案。在新时代,中国道路的纵向深入仍然离不开问题意识的有力支撑,必须以新时代的全新视野克服和抵御新问题、新情况。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2]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在问题意识的加持之下,整体思考中国发展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避免中国发展道路陷入教条主义和程式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实现科学演化。

坚持问题导向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问题导向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实践第一。问题来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超越,也是激发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核心,在中国社会的制度探索、定型和深入过程中发挥了实质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将其深刻融入中国发展道路中。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党的认识路线,是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河。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3]毛泽东着眼于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和前途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应用于党的理论与实践,作为党审视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工具,作为制定路线、开辟道路、创新理论的思想武器,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过河的 “桥” 和 “船” 。新时代,习近平从整体视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把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和中国国情的现实性问题合理整合,是坚持问题导向与中国道路深度契合的有力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国家转型和改革中积蓄了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但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错综复杂的问题。习近平高度重视从我国现状和具体问题出发,聚焦当前的、现实的、已经发生变化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4]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十三五” 规划的收官之年,阶段性目标的完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也是我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道路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新时代,问题导向与中国道路的深度对接,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指向的科学社会主义精神的中国特色,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规律性认识和深入诠释,揭示了问题导向所蕴含的理论诉求和实质作用。

二、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以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为基础的,并且随着历史演进而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实践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性存在。因此,巩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首要落脚点是在中国传统历史,以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相继发生的历史性转变为基本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客观认识我国的社会性质、所处阶段和主要矛盾,以此明确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凡是关涉中国道路的问题都具有历史延续性,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深入思索并科学判断,才能焕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实土壤中衍生的理论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检视中国革命道路正确与否的基本纲领和手段。在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看待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诸多问题时,多次把革命经验的正确与错误相比较衡量,深刻反思土地革命及建党以来的错误经验。一方面,拒绝生搬硬套;另一方面,反对满足于个人和局部的狭隘经验。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发展的解题法宝,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最终形成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坚持以中国具体问题为导向的理论成果。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怀揣着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时代使命,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现实视角,解答了合乎中国道路发展的实践性问题,深入推动中国道路的稳定性发展。毛泽东思想回答了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原则始终贯穿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发展。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此实际问题为中心而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问题的全面见解,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针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还是否适用、中国革命到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的问题,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国家的革命进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来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如何实现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实践诉求?党从中国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出发,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认真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深刻的阐述。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斗争的教训中总结经验,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避免照搬俄国十月革命武装起义的经验。同时,他提出要结合实践汲取科学社会主义的合理性成分,坚决抵御用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了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此外,在针对中国如何稳步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毛泽东主张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要把握中国的生产力状况并认清中国的国情。在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一方面,在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方面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政策,避免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过火行为。立足中国实际,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具体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根本性原则,有助于巩固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和制度形式。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的根本经验。第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概括。在中国社会制度发展的探索和定型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同党内的 “左” 倾和 “右” 倾错误思潮不断展开斗争。毛泽东从国情出发,为肃清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尤其是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为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必然要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党内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原则,始终坚持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绝不能从本本出发。 “理论家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只是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家,而不可能成为党和人民所要求的实际的理论家。”[5]斗争越多,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就越加深刻,对问题导向方法论的运用也更加成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也不断深化。第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群众问题为导向,为群众解难题。党的群众路线在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牢牢把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则,是推动理论走向实践层面的强大动力,才能明确辨析和厘清中国道路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对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作出详尽论述,并确立其为党的正确的领导方法,指出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是党的两个正确领导方法。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6]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就应该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应该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要下最大力气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将群众的切身体验和切身利益作为直接切入点,赢得群众对党的拥护和信任。第三,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就是坚持以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国情和使命问题为导向。独立自主是我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始终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始终坚信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意识到世界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从而找到符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践上,历来坚持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出发点牢牢树立在基本国情和国家使命问题上,树立在自力更生原则的基础上,绝不做其他国家发展道路的附庸者,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基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出发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系的辩证法原则,不断回答如何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制度定型的一切发展进步无不是在破解时代性和阶段性问题中实现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向何处去” 又一次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一个特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无法完全按照马克思主义所规划的社会主义蓝图来构造和实现的,要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实际的有效整合,寻求中国发展道路的有效路径。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的决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创造性成就,回答了不同时期在中国这个东方落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特定性问题,对实现中国道路的整体性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不断开辟新的发展阶段的根本经验。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坚持问题导向方法论的理论成果。 “文化大革命” 后,针对 “两个凡是” 的错误障碍,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积极与 “两个凡是” 展开斗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7]解放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全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的法宝。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实现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时代特点的深入契合。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植于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把握,解决过去的遗留问题和关涉中国发展道路的新问题。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是党坚持问题导向方法论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勇于开拓创新,历史和现实给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中国课题。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根植于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把握,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的遗留问题,突破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新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照搬苏联模式带来了很多问题,我们毫不掩饰苏联模式对中国带来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为摆脱苏联模式所作出的努力,是党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是党坚持问题导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实践结果。第三,改革开放的科学决策,是党坚持问题导向方法论的伟大实践。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长期以来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争论给出了明确答案。对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要从根本上克服官僚主义对党的侵蚀,利用体制机制优势来铲除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弊端,依据世界发展态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决定实行对外开放的长期政策。邓小平号召全党进行 “第二次革命” ,厘清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革除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回答了对外经济开放进程中出现的疑问和争论,解决了妨碍甚至严重阻碍体现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优越性的体制问题。

三、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起点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起,时代化始终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所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要紧贴时代化,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始终把握时代性。在中国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作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科学决断,带领中国人民进入无产阶级领导时代。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再次认识到时代发展的主题已经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就是走自己的路,就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在新时代,面对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更加凸显了对时代化的现实诉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取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必须脚踏实地解决问题,才能发挥制度的实质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结合新的历史特点,直面中国新时代课题与挑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展了许多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历经五年的不懈奋斗,全方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习近平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国内国际形势所作出的科学判断,以我国重大问题到现实导向,对新问题和新矛盾所作出的应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历经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实力极大进步,人民生活取得显著改善,国际地位也大幅提升,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变化。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们又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比如,人民需求和发展水平之间产生了新的变化,这就使我国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和新需要,针对如何治国理政的问题,习近平坚持问题导向,提出新思想和新理念,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 “四个自信” 凝聚民族力量和民族共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学说,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回答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理论发展不能与问题相脱节,要将中国发展道路的诸多问题当作理论创新的土壤,其核心原因在于理论武装要以问题意识为前提,才能有力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走向理论创新离不开问题导向的方法论支撑,对于理论创新的研判和走向也才能越来越清晰。 “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8]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脱贫攻坚和 “十四五” 建设进入开局之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待提高;党的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党聚焦新时代突出问题和群众的强烈诉求,提出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和落实具有鲜明问题导向特征的新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具体化为根植于中国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实现新时代的新变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深化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具体问题出发,立足于问题导向倒逼改革深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针对过去改革存在的不充分、不全面、不深入的弊端解决,回答好为什么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通过解决主要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和过程。在新时代、新阶段,改革的深入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明确致力于解决复杂多变的时代问题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要着眼于亟待解决的重点改革任务,着眼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着眼于当前人民群众的改革呼吁和美好追求,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难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构建问题导向制度化,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坚持问题导向,要眼光长远,形成解决问题的新体制新机制,着眼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国家在制度上的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在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全党和人民的目光落在坚持与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各项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上,有效利用具体制度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将着眼点放在如何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深入发展、如何保证我们党长期执政、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稳定团结,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直接体现党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在党的制度建设中是表现最突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管党、治党一以贯之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中具有核心作用。因此,党的建设制度也决定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发展,是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 “四大考验” 和 “四种危险” 既是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发展急需破解的难题,也是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的着力点和关键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坚持问题导向,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9]。在全面从严治党上重拳频出、驰而不息,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内政治生态焕然一新,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猜你喜欢
导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偏向”不是好导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