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研究:核心内涵、历史脉络、传承创新

2021-02-01 12:44原甜甜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谱系理想信念时期

吕 健 原甜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核心内涵及其分类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核心内涵。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本质上指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特质、理论发展和不断创新的系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结晶。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依靠谁、为了谁”的要求,凝结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和理想追求,并在新时代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其核心内涵在于:一是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由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先进分子组成的的奋斗团队;二是突出谱系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系统;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需要在新时代得到不断传承和创新,使其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分类。

1.从时间上来看。从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时期来理解:第一个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时期的精神[1]。主要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南泥湾精神、抗战精神。第二个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建设时期的精神。主要有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第三个时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时期的精神。主要有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奥运精神、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特区精神。此外,还可以转折性的会议和在非常时期执行非常任务为依据。[2]比如,古田会议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瓦窑堡会议精神等,展现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另外,非常时期执行非常任务所体现的精神,比如抗震救灾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集中体现了团结协作、万众一心、心系群众的精神品质,凝聚中国人民的力量,展现“世上无难事”的景象。

2.从空间上来看。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创建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3]。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一些地区的党组织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如“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勇敢与团结、自强不息与艰苦奋斗的汶川精神等。这些精神彰显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吸收了不同地区的精神禀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主攻方向和目标。

3.从人物来看。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的近百年历程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丰富了党员精神的内涵,如:谷文昌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刘胡兰精神、黄大年精神、黄文秀精神、孔繁森精神等。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岗位,但他们有着崇高的精神品质,体现了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对祖国绝对忠诚、对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坚定信心。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历史脉络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的萌芽。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列强欺凌、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局面,加之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索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道路。1921年,中共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之源,是我们党精神宝库、精神谱系的最初根系,是我们党的初心和源头,也是我们党保持纯洁性的根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的形成。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懂得了枪杆子领导革命军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组织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在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经过“三湾改编”,到达井冈山地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这一关键时刻,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成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引起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高度恐慌,对中共苏区进行残酷的“围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万里长征展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伟大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如果红军在长征途中不坚定理想信念,长征就不会取得胜利。中共中央在1935年到1948年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使延安成为中共革命的中心。在延安,中国共产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召开了洛川会议、党的七大,延安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到成熟的地方,此外,毛泽东的一些重要的理论著作也是在延安撰写完成的。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时期是中国社会实现从战争到和平、从农村到城市的伟大转折,是中国共产党走向全中国的重要标志,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两个敢于”“两个一切”“两个善于”“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这一精神为新时代我们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考验,中国在政治、经济、党的建设、国防等方面相对落后。在中国经济开始好转之际,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危急关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领导下,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人类历史上的抗美援朝精神[4],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功臣,充分体现了中共党员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涌现出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焦裕禄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等一系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推动了我国工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研发的重大进展。上述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自强不息与英勇奋斗的历史篇章。

(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的升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按红手印,订立生死状,实行生产责任制,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形成了小岗精神。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自然灾害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勇往直前,培育了抗洪精神、抗灾救灾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疫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奋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无私品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蓬勃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科研难题,勇于攻克难题、忘我牺牲,形成了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培育过程中,形成了奥运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工匠精神。这些新的精神为历史性的成就提供了不竭动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的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也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精神谱系得到继承和发扬。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传承创新

(一)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精神之根。“红色基因”首次提出是在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军区考察时指出,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5]。红色基因蕴含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精神谱系之中,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代代相传的遗传密码,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共产党人重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的精神实质,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红色基因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传承好红色基因,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策划活动,在坚持红色传承中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传播好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在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还要注重挖掘宣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人物,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崇尚先进、热爱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在宣传典型人物中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使得红色基因永葆生命力。

(二)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信念。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信念是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时代性和人民性。坚定理想信念是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筑牢精神之基的动力之源。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取得成功,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有明确的目标,坚定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一是政治立场正确。面对被动局面、面对不理想状态时,不能缺失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不能消极被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居安思危,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二是思想认识要有一个主体意识。弘扬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最重要的是强化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当前,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以及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弘扬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精神,树立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弥补“短板”,更好地促进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建设。三是行为上要有一个自觉行动。坚定理想信念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奋斗,因此,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坚定理想信念,共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三)牢记初心使命,打牢精神之本。传承创新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就是要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回望历史,一部近百年精神谱系的传承史,就是一部牢记初心的奋斗史,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追求。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博物馆、观看主题影片、阅读红色文化书籍、听取中国共产党精神系列讲座,重温党的入党誓词和历史,牢记初心和使命,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提醒自己,发扬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精神,不忘根本和使命。切莫让自己的贪欲过满,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放松要求。对于国家而言,要担当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继续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精神,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心系人民群众,全面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的意义和时代价值,从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和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供动力支撑。

(四)持续改革创新,凝聚不竭动力。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不断创新的发展历史。弘扬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精神,就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为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担当精神。弘扬建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精神,就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苦干实干、敢拼敢闯的奉献精神。弘扬改革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精神,就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精神。今天,改革开放的每一步深入,都要求中国共产党员具有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50多次强调创新,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要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赋予的改革创新精神,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新一轮发展浪潮中,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增强不气馁、不服输的胆识和气魄,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用创新的办法,突破自身与工作的瓶颈,在一切困难和问题面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战胜困难、贏得主动,以更高目标、更强作风、更硬本领,一个一个节点推进、一件一件抓好落实,奋力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猜你喜欢
谱系理想信念时期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神族谱系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