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21-02-05 09:25蒋彦彦
光明中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熏洗骨性关节炎

蒋彦彦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较为常见,是一种软骨退行性病变,发病后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炎症等病理变化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西医治疗尚无对症方式,效果欠佳,临床重视中医治疗方式探究,中医认为此病与肝肾亏虚有关,患者气血不足,筋脉失去涵养,因此临床治疗以调畅气血、活血通络为主,其中中药熏洗、手法治疗应用价值较高[1,2]。本研究分析了膝骨性关节炎应用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2例,利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1~72岁,平均(56.43±4.82)岁;病程0.5~7年,平均(3.73±1.62)年。试验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40~72岁,平均(56.11±4.73)岁;病程0.6~8年,平均(3.98±1.55)年。2组上述资料差异小,可比。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3,4]:近1个月内出现膝关节疼痛情况,伴有关节活动时摩擦响声,X线片检查显示膝关节骨端边缘出现骨赘情况,部分患者膝关节周围伴有肿胀情况。中医诊断标准[5,6]:主症:关节疼痛不适,次症:腰膝酸软无力,伴有酸困疼痛情况,劳累后更甚;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②神志清楚、语言交流能力正常患者;③对研究知情,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骨髓炎、骨肿瘤、骨结核或外伤导致半月板损伤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肝肾功能障碍者;③膝关节外伤或伴有明显炎症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监测患者膝关节功能状态,开展抗菌抗感染治疗,配合进行针刺治疗,穴位选择阳陵泉、犊鼻、梁丘、太溪、悬钟、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内膝眼和外膝眼等,穴位常规消毒,进行针刺,使用华佗牌毫针,进针得气后留针20 min。试验组的基础治疗同上,配合开展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治疗:①中药熏洗。方剂组成:威灵仙30 g,牛膝20 g,千年健20 g,透骨草15 g,川芎15 g,乳香12 g,草乌10 g,防风10 g,丹参10 g,细辛6 g,药物混合后用纱布包裹,放入清水中,清水量以3000 ml为宜煎煮30 min,随后取出药包,药水倒入水桶中,放入白酒和陈醋各30 g,患膝挪至桶上,使用大毛巾覆盖进行熏蒸,待温度降低至40 ℃左右,可用毛巾沾药水热敷,熏蒸热敷持续30 min左右,1次/d,1剂使用2次,持续治疗4个月。②手法按摩。放松手法,引导患者俯卧,帮助其放松膝关节并伸直,医者双手放置在患者大腿后侧,轻轻拍打直至小腿处停止,持续5~10 min;弹拨手法,确定患者委中、承扶、承山等穴位,使用拇指进行按压,并确定腘窝处压痛点,对其进行刺激,再确定股二头肌肌腱、腓肠肌、内收肌腱,利用拇指和食指进行弹拨。随后进行提膝处理,引导患者俯卧,医生用手握住患者踝关节,调整膝关节位置,使其屈曲90°,然后向上提拉小腿,另一只手将患者大腿按住,轻轻摇晃拍打;按摩髌骨,患者仍仰卧,医者确定髌骨位置,向四周方向推动,达到极限位置,维持20 s左右,然后放松髌骨,使其恢复原貌,反复操作3次,随后再轻轻按压;痛点按揉,患者仍保持仰卧位,医者确定膝关节周围位置,手法轻轻按揉,3~5 min后确定痛点,对其进行轻柔按摩,力量由轻到重,再逐渐减轻力度;屈伸膝关节,医者手握患者足部,另一只放在患者膝关节前房,促使膝关节屈曲,并达到极限位置,然后轻轻摇晃,操作3~5次后引导膝关节伸直,反复操作20次左右。手法按摩每天开展2次,持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评价标准[7]: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3个等级:显效: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情况基本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随访4个月未复发;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和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前两个等级标准。总有效率为前两个等级占比之和。②病情严重程度。参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量表(ISOA)[8],主要内容:夜间卧床情况、持续站立、走路、坐位起立、最大步行距离,以分值评判疾病程度,0~12分,分值越高说明病情越重,于治疗前2~3 d和治疗后12周评估。③疼痛程度。使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0~10分评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重,于治疗前2~3 d和治疗后1周评估。④症状评分。主要症状:关节疼痛、关节晨僵、活动受限,按照症状严重程度由轻到重0~4分评分。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例,%)

2.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程度和疼痛情况治疗前,2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量表(ISOA)、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SOA评分、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症状评分治疗前,2组关节疼痛、关节晨僵、活动受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2组患儿治疗前后MMSE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例,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发病率较高,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科疾病,发病后患者出现关节活动障碍、关节疼痛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西医认为患者发病与骨质增生、关节软骨退化等因素有关,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而中医理论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痹证”范畴,具体发病与风寒湿邪入侵有关,痹阻经络而血行瘀滞,筋脉失去涵养,从而出现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问题,临床治疗应以散寒除湿、活血通络为主,但具体治疗方式选择尚无定论,值得进一步探究。

表3 2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 (例,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SOA评分、NRS、关节疼痛、关节晨僵、活动受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如下:针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选择阳陵泉、犊鼻、梁丘、太溪、悬钟、阴陵泉,针刺能够发挥活血化瘀功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但是单纯针刺治疗见效慢、疗程长,治疗效果欠佳。目前临床重视中药熏洗和手法治疗探究,本次研究中中药熏洗方剂中主要包括川芎、牛膝、乳香等药物,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功效,配伍透骨草、威灵仙、千年健发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功效,而细辛、草乌、防风等搜风胜湿、祛风除痹,诸药配伍,共奏温经通络、祛风散寒、舒筋止痛功效,同时熏蒸给药能够促使患者微微出汗,保证局部皮肤充血,进而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状态,且现代医学研究指出,中药熏蒸能够促使炎性物质经由毛细血管吸收和消散,且对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起到刺激作用,形成新的代谢情况,进而破坏病理反射状态,促进疾病恢复。而手法治疗则直接作用于患者骨骼肌,能够促进肌肉纤维伸展和收缩,进而促进肌肉弹力恢复,同时还会对韧带关节进行刺激,促使韧带挛缩情况改善,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此外,按压髌骨、点压痛点等方式可促进膝关节周围组织血液循环改善,并提高髌骨浮动度,促使髌骨关节压力减小,利于关节软骨组织新陈代谢恢复,促进损伤修复。同时,中医理论认为,手法治疗能够发挥驱邪止痛功效,促进机体气血顺畅,发挥疏经通络功效,从而更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按摩能够促进患者症状恢复,改善其病情炎症程度,缓解患者疼痛情况,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熏洗骨性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