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奄包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2021-02-05 09:25宋长满史宝娜
光明中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葛根芩主症结肠炎

宋长满 史宝娜 董 毅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生于直肠或结肠侵犯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解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1]。该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UC的发病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及免疫功能失常有关,结肠黏膜慢性炎性病变及溃疡形成是该病的主要病理特点[2]。该病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随着病情进展,到后期可能出现结肠扩张、穿孔或出血,有研究认为,UC与结肠癌有密切关联,UC患者患结肠癌风险数倍于无结肠炎人群[3]。还有研究认为,UC患者罹患免疫相关性疾病风险较高[4]。为避免该病并发症,预防恶性病变发生,需及早进行积极干预, 目前,西医治疗UC常规以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为基础,西医治疗虽能不同程度缓解UC患者症状, 但极易复发,且因长期用药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耐药性问题也不容忽视,中药内服联合中医外治能够综合调理患者脏腑功能及免疫应答,促进肠黏膜修复,积累了宝贵经验。本研究采用热奄包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灌肠治疗UC,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消化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6.56±3.78)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82±0.54)年;乙状结肠炎16例,直肠炎12例,全结肠炎17例;轻度21例,中度24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36.40±3.65)岁;病程1.1~10年,平均病程(3.76±0.51)年;乙状结肠炎15例,直肠炎12例,全结肠炎18例;轻度20例,中度25例。2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方如实掌握研究方案具体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5]诊断标准。有超过1年病程的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病史并经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6]诊断标准,证属大肠湿热型,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黏液脓血;伴有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不小于18岁,且不超过70岁;③有良好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者;②因其他疾病导致腹痛腹泻者;③有血液病及免疫缺陷者;④严重精神及智力障碍;⑤长期应用激素;⑥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恒诚制药集团淮南有限公司,0.4 g,国药准字H20020211)治疗,0.8 g/次, 4次/d口服,治疗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葛根芩连汤加减灌肠后再予热奄包烫熨治疗。灌肠方如下:葛根40 g,黄芩、黄连、白芍各20 g,白及、五倍子、槐花各15 g,甘草10 g。取上方,中煎,取100 ml包装分装,每次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将药汁加热至38 ℃,睡前2 h保留灌肠,灌肠时患者左侧卧位,将灌肠管一端接输液器,然后将另一端涂抹了石蜡的灌肠管从患者肛门缓慢轻柔插入,插入深度为15~25 cm,然后将灌肠液以50~60滴/min滴入,灌肠液滴完后要求患者将臀部适当垫高并休息1 h,期间变换体位,保持左侧卧位、俯卧位及右侧卧位各20 min。灌肠后予中药热奄包烫熨治疗,热奄包组方如下:大青盐1000 g,吴茱萸100 g,干姜、附片、高良姜各50 g,将吴茱萸、干姜、附片、高良姜碾碎磨粉与大青盐混合后置于热奄包中,洒适当清水后微波炉加热5 min,将加热后的热奄包敷于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烫熨治疗维持30 min,防止烫伤,1次/d,治疗4周。

1.4.2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包括主症及次症,主症包含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4个方面,次症包含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干口苦3个方面,症状由轻到重分别记0、2、4、6分;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包括TNF-α、IL-2、CRP及粪钙卫球蛋白水平。

1.4.3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者症状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5%,复查结肠镜显示黏膜恢复正常,无活动性炎症病灶;显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中医证候积分下降≥50%但<75%,复查结肠镜显示黏膜较前明显好转,炎症病灶显著吸收;有效:患者症状减轻,中医证候积分下降≥25%但<50%,复查结肠镜显示仍有轻度炎症;无效:症状无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25%甚至上升,复查结肠镜炎症病灶无好转甚至加重。

1.4.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主症及肛门灼热积分、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小便短赤、口干口苦积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在主症、次症各方面及总积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各指标及总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 (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TNF-α、IL-2、Hs-CRP及粪钙卫球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TNF-α、IL-2、Hs-CRP及粪钙卫球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例,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机制不明,通常认为其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本病病变呈慢性、连续性特点,并呈现出发作、缓解及复发交替出现的规律,该病多累及直肠及结肠,以结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性病变为特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为消化科常见疑难病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方式的改变及诊断方法的发展,UC就诊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有研究发现,本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地域差异,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同地区UC患病率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及地区UC患病率总体高于欠发达国家及地区,据估计我国大陆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约为11.6/10000,而真实数据被认为可能高于这个水平[8]。UC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与结肠癌密切相关,需引起人们重视。

美沙拉嗪为氨基水杨酸制剂,能够作用于肠道黏膜,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白三烯的形成,减少结肠黏膜前列腺素E2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脂肪氧化酶活性,抑制白细胞趋化,减少多种细胞因子产生, 清除游离基,从而达到抑制肠道炎症反应的目的[9],还有研究发现,美沙拉嗪对于血小板活动因子(PAF)合成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而该因子被认为在炎症发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0]。周全魁等[11]研究发现,美沙拉嗪能够有效调节UC患者肠黏膜TLR4和NF-κb表达,抑制炎性反应,缓解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

UC病变主要发生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并可对直肠及乙状结肠产生侵犯,中药保留灌肠可直达病灶,促进黏膜吸收。本病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湿热、痰浊、血瘀等为其主要病理因素,在UC活动期往往以实证为主,责之于湿热蕴肠,气血不调,病情严重可出现热毒内陷、瘀热互结。大肠湿热证为本病主要证型,主要病机为湿热蕴肠、肠膜血络受损、大肠传导功能失调,治疗上以清热化湿、调气和血为治疗原则,药物选择葛根芩连汤加减保留灌肠。方中葛根升阳止泻,主治热泻热痢;黄芩、黄连清热解毒燥湿,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作用;白芍敛阴柔肝,缓急止痛;白及、五倍子活血敛疮、止血生肌;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长于治疗便血、血痢。将上方组成的灌肠液注入结肠可发挥清热祛湿、愈疡止血作用。在保留灌肠后再采用中药热奄包烫熨治疗,热奄包中装有特制中药粉末,由吴茱萸、干姜、附片、高良姜组成,能够温补脾阳,散寒止痛,大青盐加热后可保持较长时间温热状态,与吴茱萸、干姜、附片、高良姜粉末混合使用,使药力更加持续。神阙者,气之所系,生气之源,为任脉要穴,可调节阴阳、温肾健脾、培补元气,热奄包烫熨神阙,旨在扶正祛邪,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主症及肛门灼热积分、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在改善小便短赤、口干口苦方面效果不甚明显,提示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患者腹痛腹泻、便血、里急后重等主观感受方面确有一定疗效,但在清除余热方面效果有限,而观察组在主症、次症各方面及总积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热奄包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灌肠能全面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主观感受。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2、Hs-CRP及粪钙卫球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热奄包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灌肠可有效调节UC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综上所述,热奄包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灌肠能有效缓解UC患者症状,改善患者主观感受,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够调节UC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有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葛根芩主症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葛根芩连丸UPLC指纹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测定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相关研究
葛根芩连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小儿腹泻的统计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