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牵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2021-02-05 09:25丁灿群
光明中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腰痛腰椎因子

丁灿群

腰椎滑脱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又被称为“假性腰椎滑脱”,主要是由于腰椎退变、腰椎周围韧带松弛、锥体失稳导致锥体向前或后滑脱,病情严重的患者由于神经根被压迫,会出现腰痛、下肢根性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传统床边牵引治疗虽然可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但并不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腰椎功能,一旦停止治疗,复发率较高,综合治疗效果一般。三维牵引是一种结合中医正骨复位、生物力学的康复技术,在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治疗中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此,本研究选定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定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项研究,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样本容量60例)。观察组:女性28例、男性32例;年龄40~60岁,平均(50.12±1.13)岁;病程5~19个月,平均(12.26±3.74)个月;病变部位:19例L3~4、31例L4~5、10例L5~S1;Meyerding分度:20例I度、19例II度、21例III度;体质量指数(BMI)20~27 kg/m2,平均(23.16±1.05)kg/m2。对照组:女性29例、男性31例;年龄41~60岁,平均(50.14±1.24)岁;病程6~18个月,平均(12.24±3.71)个月;病变部位:20例L3~4、28例L4~5、12例L5~S1;Meyerding分度:22例I度、20例II度、18例III度;BMI 19~27 kg/m2,平均(23.19±1.04)kg/m2。2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纳入标准①均经X线、CT、MRI等检查确诊。②年龄大于40周岁。③均存在不同程度顽固性腰痛、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④均为首次发病。⑤生命体征平稳。⑥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近期存在脊柱、腰椎手术史者。②处于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⑤合并肺结核、肺部感染者。⑥合并重度贫血、营养不良者。⑦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者。⑧合并重度骨质疏松者。⑨病理性腰椎不稳者。⑩研究未开展前接受过对症治疗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纳三维牵引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在胸肋骨下缘捆扎胸部牵引带,另一端放置牵引尾架上,在患者脚踝部捆扎腿部牵引装具,牵引钢丝绳抽出后,将牵引挂架连接腿部牵引装具带环,根据“静态牵引”操作方法实施悬吊牵引治疗,牵引治疗期间将沙袋放在骶部,保持腰部处于漏空状态,时间共计30 min,每日2次,2周为一个疗程,结束牵引后平卧10 min,手法整复,均共计治疗2疗程。对照组(采纳床边牵引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在骨盆上捆绑牵引带,上缘刚好位于髂前上棘,固定带系在胸廓,下缘刚好位于肋弓,牵引绳挂在牵引弓上,开始牵引治疗,具体牵引时间和次数同观察组,结束牵引后,平卧10 min,手法整复,均共计治疗2个疗程。

1.4.2 观察指标2组均在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①临床疗效具体判定标准:腰痛等症状消失,工作及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为显效;腰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工作及日常生活受到轻微影响为有效;腰痛等症状无好转、无变化,工作及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60×100.00%。②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抽取所有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以3000 r/min离心速率、10 cm离心半径,离心处理10 min,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试剂均由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一切操作谨遵相关标准完成。③JOA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包括泌尿膀胱功能、主观感觉、日常生活能力、客观发现,总分为29分,分值越低,功能障碍越重。④视觉模拟自评量表(VAS)评分:总分是10分,1~3分是轻度,4~6分是中度,7~9分是重度,10分是剧烈。⑤OD指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包括腰腿疼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社会活动、旅行,分值在0~5分,分值越高,功能障碍越重。⑥GQOLI-74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每个维度总分均为100分,生活质量与分值呈正比。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明显比对照组(76.67%)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治疗前2组血清hs-CRP、IL-6、IL-1因子对比,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例,

2.3 2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OD指数对比治疗前2组JOA评分、VAS评分、OD指数对比,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OD指数均明显比对照组低,JOA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OD指数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JOA评分增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3。

2.4 2组患者GQOLI-74评分对比治疗前2组GQOLI-74评分对比,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且观察组增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4。

表3 2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OD指数对比 (例,

表4 2组患者GQOLI-74评分对比 (例,

3 讨论

腰椎滑脱症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推进,腰椎滑脱症发生率明显增高,给社会及家庭均带来了沉重负担。据调查:腰椎滑脱症在腰腿疼患者中占4%~5%。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腰椎滑脱症的发生与骨质疏松、绝经、椎间塌陷、椎间盘退变、小关节退变、腰椎曲度改变、关节紊乱、周围组织损伤等导致椎间关节移位,进而引起退行性腰椎滑脱。据不完全统计:将近90%以上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腰痛、腰椎前凸等症状。腰椎滑脱症可引起神经卡压、神经管狭窄、腰椎管狭窄,具体体现为间歇性跛行、双下肢疼痛、腰痛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会引起二便失禁,部分患者甚至面临着截瘫,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

腰椎滑脱症属于中医领域“腰痛”“腰痹”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外感风寒湿、肝肾亏虚、跌扑损伤、慢性劳损等导致筋骨失养、风寒湿瘀痹阻脉络,出现腰痛等症状。hs-CRP是一种超敏指标,当机体受到支原体、细菌、急性创伤等因素的影响,血清hs-CRP含量会显著增高。IL-6以及IL-1均为临床常见的致炎因子,机体炎症反应严重程度与血清IL-6、IL-1浓度呈正相关性。三维牵引可以扭转、牵拉腰椎周围的筋,对筋实施运动训练,提高筋的弹力,扩大椎间隙,提高椎体稳定性,提高脊柱力线的平衡性,扩大椎间隙、椎管,缓解椎管对神经造成的压迫,进而起到复位椎体的目的和作用。另外,三维牵引可以松解粘连、挛缩的软组织和瘢痕,降低病变软组织的压力,改善淋巴系统血液回流以及局部血液供应,同时降低应力性肌纤维张力,消除神经牵拉刺激等引发的微炎症反应。本研究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明显比对照组(76.67%)高,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hs-CRP、IL-6、IL-1因子、VAS评分、OD指数均明显比对照组低,JOA评分、GQOLI-74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表明三维牵引应用于腰椎滑脱症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且三维牵引具有实用价值大、费用低廉、安全可靠、临床疗效等优点,大部分患者均可接受。

综上所述,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纳三维牵引治疗,可有效缓解腰痛等症状,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改善腰椎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均较高。

猜你喜欢
腰痛腰椎因子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职业腰痛早防治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