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功能训练联合头针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2021-02-05 09:25李生伟周永辉
光明中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头针步行功能障碍

张 聪 廖 琼 李生伟 周永辉

在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中,对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较大的就是步行功能障碍[1]。而平衡功能对于患者的步行稳定性很重要,是决定患者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1]。据统计,有超过8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平衡功能障碍,在康复治疗阶段,患者的独立行走、独立起坐等成为最为迫切的改善内容[2]。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观察运用平衡功能训练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患者对其步行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年龄48~68岁,对照组年龄43~70岁。在入院后对2组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此外,试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②首次脑出血或脑梗死后;③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④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⑤有平衡功能障碍;⑥病程在6个月内;⑦患者知情同意[3]。排除标准:①病情过于严重或进行性加重者;②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者;③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者;④病程超过6个月者[4]。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①头针治疗:依照中国针灸学会制定的《头皮针的标准线》取偏瘫对侧的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和顶中线[5]。常规消毒后,用针灸针斜刺,捻转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②常规运动疗法:包括床上良姿势摆放、桥式运动、髋膝关节控制训练、降低肌张力、增强肌力训练,每天1次,每次40 min。试验组:在头针治疗和常规运动疗法后,运用以色列Tetrax平衡训练系统进行平衡功能训练。治疗师根据患者平衡功能测定结果设定不同难易程度、具有个性化的训练模式(选择电脑软件提供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式)[6]。主要是以提高患者下肢负重和下肢关节控制能力为主的训练,包括静态平衡训练和动态平衡训练。训练初期平衡功能差的患者可握住双侧扶手保持平衡,待平衡功能好转后可双手自然下垂放置身体两侧。治疗师在患者身后视患者平衡功能情况给予或不给予必要的辅助,以患者不摔倒且能完成平衡训练为度。每日训练1次,每次20 min,需要连续1个月的治疗,关注整体成效。2组均进行1个月的康复训练,训练开始前、结束后分别予以康复评定。

1.4 观察指标①ADL评定:采用Bathel指数,包括进食、洗漱、穿衣、转移、两便等10个动作,总分值0~100分[7]。②步行能力评定: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可分为5个等级:0级:不能步行或需2人以上的协助;1级指得是需要有1人全程协助,才能完成行走;2级:需1人开展间断性的接触肢体的帮助行走,步行不安全;3级:需1人在旁监督或用言语指导,但不接触身体;4级:在平地上独立步行,在楼梯或斜坡上行走需帮助;5级: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完成独立步行[8]。随后,对患者进行疗效的判定,了解患者病情整体康复结果。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2 结果

2.1 ADL评分治疗前,2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ADL评分对比 (例,

2.2 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治疗后2组患者的 Holden步行能力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的Holden步行能力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比较 (例,

2.3 临床疗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则为80%(24/3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9]。脑组织损伤主要影响了患者的平衡功能,引起下肢肌群的协调能力下降,双下肢承重的对称性受到破坏,加大了重心转移的难度,步行能力下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10]。故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平衡功能的训练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主要是以Bobath技术进行常规的平衡训练,侧重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和下肢运动控制训练,由于训练动作单一,缺乏趣味性,难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1]。本研究采用以色列Tetrax平衡训练系统对患者治疗,治疗师根据患者检测结果,采用个性化、从简到难训练手段,使患者在正确平衡点引导下进行重心转移训练、姿势稳定性训练,且训练过程中患者可通过视觉和听觉反馈调整并配合训练。整个系统中为患者提供了多个训练方案,多种游戏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训练环境,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患者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临床疗效。

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中医学认为“头者,精明之府”。头部乃脏腑和经络之气血汇聚之处,对头部穴位施针,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振奋阳气,健脑补髓,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12]。头针的刺激,有利于神经功能的不断修复和巩固,可加强皮层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和代偿作用,促进功能重组,提高躯干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增加步行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13]。

本研究发现,2组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ADL和步行能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提高,说明常规运动疗法配合头针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有肯定的疗效。而在常规运动疗法、头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平衡训练系统对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的试验组1个月后上述观察指标明显较对照组高,提示平衡功能训练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促进患者步行能力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平衡功能障碍作为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会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增加了脑卒中二次跌倒、损伤的风险,由此我们需要提升患者的日常步行能力,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在本次治疗中,无论是头针疗法,站立平衡训练,都可以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协助,更好地恢复平衡力。相较于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案,平衡功能训练更具有趣味性,可改善患者的重心方向,增加躯干灵活性,并为步行稳定打下基础。在结合头针治疗下可以改善平衡力。

综上所述,平衡功能训练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促进患者步行能力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头针步行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步行回家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从步行到奔跑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