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的影响

2021-02-07 06:11许婷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头孢哌酮预防性病死率

许婷婷

肝硬化是我国临床多发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之一。肝硬化主要指通过多种因素反复或者长期作用发生的弥漫性肝损害[1]。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为多发的一种并发症状,并且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不良的饮食结构等,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依据相关临床报道指出,将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应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降低泌尿系统、呼吸道与肠道等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3]。但目前对此观点暂无统一定论,此类报道相对较少。在此次实验中,对86 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对比和讨论,旨在探析不同西药给药方案对于预防并发症效果的差异性,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86 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遵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观察组女20 例,男23 例;年龄26~72 岁,平均年龄(42.52±9.83)岁。对照组女21 例,男22 例;年龄27~73 岁,平均年龄(42.55±10.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由血常规、实验室检查确诊[4];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患者均出现有大便潜血、黑便和呕血症状;精神正常者;未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功能衰竭。排除标准: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不全面;患者入院时经检查已有感染症状;未签署同意书者;患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者存在失联风险。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给予患者注射用生长抑素(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707)3 mg 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 次/12 h;连续使用3 d 作为1 个疗程,直至患者出血停止48 h 后停止用药。若患者持续出血,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内镜止血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注射用生长抑素、内镜止血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头孢哌酮舒巴坦(深圳立健药业有限公司,药准字H20054882)3.0 g 进行静脉滴注治疗,2 次/d;对其过敏者给予0.4 g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337)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 次/d,预防感染治疗7 d 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临床指标,包括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时间、止血时间。②统计患者治疗后的再出血率与病死率。③统计两组感染情况,包括菌血症、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止血时间、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病死率与再出血率比较 观察组病死率、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d)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病死率与再出血率比较[n(%)]

表3 两组感染情况比较[n(%)]

3 讨论

肝硬化本质上属于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且反复作用后所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根据相关报道显示[5],目前我国大部分肝硬化由肝炎引起,仅有小部分为血吸虫性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失常,肝硬化患者最为严重和危急的合并症之一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一旦得到确诊,需及时进行急救治疗,纠正患者的循环衰竭,及时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6]。

注射用生长抑素、内镜止血等常规治疗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常用的治疗方式,可促进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体内血小板的聚集,有利于患者上消化道的止血,控制疾病进展,同时预防消化道再次出血[7]。但患者因肝硬化易造成肝功能损伤,免疫功能下降,进而诱发院内感染,仅通过常规西药治疗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8]。当前我国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率可达20%,感染是造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如何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情况,是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的关键[9]。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其主要通过给予患者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大部分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均有抗菌活性。左氧氟沙星作为广谱抗生素,是喹诺酮类药物中的一种,具有良好抗菌效果,对于大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具有抗菌活性,可降低院内感染率。

在临床治疗中,抑制感染情况,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显得尤为重要。时秀梅[10]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中,纳入了72 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采取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后的菌血症、泌尿系统、呼吸道等感染率为11.11%,采取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后的再出血率为13.89%,院内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止血时间、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病死率、再出血率、总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的疗效更佳,有利于抑制院内感染情况,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于抑制感染情况,预防患者消化道再次出血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猜你喜欢
头孢哌酮预防性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