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教学序列化的构建和应用

2021-02-21 00:57姜正娣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9期
关键词:序列化写作方法写作能力

姜正娣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采取序列化的教学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层层深入地推进写作训练进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序列化教学时,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应当融入序列化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让学生逐渐掌握各种重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发展学生的作文思维,逐渐适应难度更大的写作要求。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写作训练的体系化更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稳固提升,更好地达到写作教学的训练目标。

一、设定序列化的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可以为写作教学设定序列化的目标,在不同年级和不同教学阶段,写作训练的要求是有差别的。初一学生刚结束了小学的学习,开始适应和了解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写作教学目标。进入初二后,学生需要进一步熟悉和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逐渐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到了初三,写作训练要进一步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锻炼,教师要通过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培养学生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让他们能合理构建文章框架,明确表达观点,并就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述。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设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可以循序渐进地推进写作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首先要仔细分析课本中的写作内容和主题,梳理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比如,针对锻炼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能力,以及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两方面的要求,七年级写作训练的具体目标可设定为“作文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的真切体验;从生活中合理选择写作素材,并能有序安排材料;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中心思想明确的记叙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怎样选材”“学习抒情”都是基于这类教学目标设定的写作训练主题;八年级的具体目标为“写人记事,力显个性,能表达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根据表达需要,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作”。“表达要得体”“学写故事”“说明的顺序”都是针对上述目標的。进入九年级后,写作训练的核心内容为议论文的写作,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议论文的行文构思能力,让学生在文章中准确表达观点并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述。明确各年级写作教学的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模式,让写作教学得以稳步推进。

二、选择序列化的教学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应当选择序列化的教学内容,安排各个时期写作训练的要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除了要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还要充分考虑学情。如果学生缺乏对某一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的了解,教师要找到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教学效果最大化。

教师在选定教学内容时可以采取如下思路:七年级写作教学首先要强化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主题有“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怎样选材”等;以学习“从生活中选材”为训练点的写作主题有“写人要抓住特点”“如何突出重心”,可以让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有真切感受的题材。八年级的“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体”以“完整地记叙一件事,叙事清楚”为训练点;“说明的顺序”“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以“明确说明文的基本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为训练点。进入九年级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以“议论文写作观点明确,文章结构清晰”为训练点;“修改润色”“有创意的表达”以“根据需要采取合适的表达方式,基于修改润色优化文章”为训练点。结合相应的教学训练点,选择合适的写作训练主题,针对性更强,能达到层层深入的训练效果,可以不断发展学生的多元写作能力。

三、采用序列化教学

教师在设计写作训练过程时也可以采取序列化原则,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任何特定的写作训练要点,教师都需要在教学前深入细致地研究教学要求,考虑学生实际的学习状态和语言能力,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课堂上教师要丰富和学生的交互,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中,理解和掌握各种典型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写作能力的提升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教师要不断优化革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如,“写人要抓住特点”和“抓住细节”这两个主题看似没有直接关联,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作文指导上有相似的规律。比如,为了凸显人物特征,或很好地呈现细节,都需要仔细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观察能力,观察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社会现象,还可以是自然景观。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音乐、图片、实物、文字等手段呈现观察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例如,观察人物,他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如何通过语言准确表达?在观察这幅画面后,你能捕捉到哪些让人难忘的细节?如何在作文中呈现细节?采取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多在思维上给予学生引导,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上获得更多思维上的启示。

四、综合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序列化教学是为了让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得到层层深入的推进。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展开由浅到深的训练,可以首先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作文技巧,然后再发展学生的作文思维,促进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形成。教师在采取序列化写作教学模式时,要有明确的教学向导,确立各个时期的教学要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序列化写作教学预设目标的达成,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总体来说,教师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可以按照“观察思考—阅读感悟—构思立意—动笔实践—文章评改”五个基本环节展开。在落实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展开课外延伸阅读,观察和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同时,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写精彩”的思维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形成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写作训练要求,细化写作思维引导,让学生了解适合不同文体的写作的思维方法,能熟练应用各种作文技巧来优化自己的作文,增强习作的可读性。序列化训练以及科学的等级测评体系,可以很好地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写作教学总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序列化写作方法写作能力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指导重在运用
画一画,写一写
初中生写作序列化实践与思考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分层次序列化训练增强考场写作的增分因素
对“失序”的习作教学之思考和把脉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坚持以读促写 注重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