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的因素分析

2021-02-21 09:19朱静ZHUJing李亚芳LIYafang傅彩云FUCaiyun
医院管理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年限急诊科职称

□ 朱静 ZHU Jing 李亚芳 LI Ya-fang 傅彩云 FU Cai-yun

近年来,医院急诊就诊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导致急诊科拥挤现象日益加剧,从而加重急诊科工作负荷,增加患者痛苦、延误病情,甚至诱发医疗纠纷,影响急诊护理人员情绪,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医疗差错率[1-2]。急诊预检分诊按照患者病情快速分类,初步明确其治疗的优先顺序,有针对性地解决患者急诊治疗问题,提高急诊救治水平[3-4]。因急诊预检分诊多由急诊护理人员完成,其预检分诊决策能力直接影响急诊工作的医疗与护理质量[5]。本研究对影响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改进急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20年1月至3月杭州市三家医院在职的168位急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具有职业资格证;从事预检分诊工作≥6个月;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门诊导诊护士;调查期间因疾病、培训、进修、休假等因素未在岗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2.调查工具

2.1一般资料调查表。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预检分诊工作年限、急诊工作年限、取得急诊相关证书、文化程度、急诊科平均日就诊人次、经过急诊分诊正规培训、职称、参与病例讨论、业务考核间隔时间等资料。

2.2预检分诊能力评估。使用预检分诊决策量表(TDMI)评估调查对象预检分诊能力,共37个条目,包括直觉、经验与技术信心、认知行为、批判性思维等4个维度,各维度条目分别有7个、11个、8个、11个,每个条目分值为1~6分,1分表示“非常不赞同”,6分表示“非常赞同”,总分为222分,分值越高预检分诊能力越强,该量表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2,4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0、0.78、0.89、0.90,内容效度CVI为0.881,信效度较高。

3.资料收集方法。调查者采用统一指导语告知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目的、意义、问卷填写注意事项等,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评估情况。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总分为158.10±25.87分。TDMI量表各维度均分及总均分见表1。

表1 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分,±s)

表1 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分,±s)

项目 平均分经验及技术信心 4.30±0.65认知行为 4.40±0.86批判性思维 4.36±0.75直觉 3.94±0.87预检分诊能力 4.27±0.71

2.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检分诊工作年限、急诊工作年限、取得急诊相关证书、文化程度、经过急诊分诊正规培训、职称、参与病例讨论、业务考核间隔时间与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急诊科平均日就诊人次与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单因素分析(分,±s)

表2 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单因素分析(分,±s)

注:①为t值;②为χ2值

项目 例数(n) 预检分诊能力 t/χ2 p≥35 117 160.89±27.05年龄(岁)1.223① 0.223<35 51 155.42±25.74男 22 152.40±28.97性别1.229② 0.221女146 159.58±25.01预检分诊工作年限(年)≥5 100 161.60±21.98 2.549① 0.012<5 68 152.05±26.34急诊工作年限(年)≥10 96 163.20±29.15 3.218① 0.002<10 72 149.18±26.24取得急诊相关证书是109 167.42±28.20 4.650② 0.000否 59 147.86±21.39大专及以下 83 140.32±21.84文化程度8.059① 0.000本科及以上 85 166.45±20.17急诊科平均日就诊人次≥200 50 162.50±28.34 1.907① 0.058<200 118 154.32±24.09经过急诊分诊正规培训是104 169.64±23.58 8.258② 0.000否 64 140.08±20.70护师 101 153.04±27.98职称2.415② 0.017主管护师及以上 67 162.39±18.24是 94 172.40±26.15参与病例讨论9.501② 0.000否 74 135.78±22.97业务考核间隔时间(月)≥6 69 141.02±20.68 7.485① 0.000<6 99 169.05±25.87

3.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见表3),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检分诊工作年限、文化程度、经过急诊分诊正规培训、职称、参与病例讨论、业务考核间隔时间是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表

表4 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多因素分析

讨论

急诊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确保患者安全、优质、高效就诊,还需防止出现评估处理延迟、转住院延缓、滞留诊室等不良现象[6-7]。目前各大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呈逐年攀升,空间相对有限,易出现环境拥堵、患者及家属内心烦躁等问题[8]。预检分诊是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生命体征、主诉分析、病史等评估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迅速安排其隶属专科救治,可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救治、护理照护,缓解医疗资源交叉滥用、急诊拥堵等情况[9-10]。因急诊科患者入院急、疾病种类复杂、不可预见性等特点,且护患交流时间短,对护理人员的预检分诊能力要求较强较高[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预检分诊工作年限、文化程度、经过急诊分诊正规培训、职称、参与病例讨论、业务考核间隔时间是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在于:(1)随着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工作年限时间延长,工作经验不断积累,能力逐渐发展、完善,可提升预检分诊能力。(2)文化程度高者学习能力相对较强,专业知识较为完善,对自身要求相对较高,在工作实践中可不断提高预检分诊能力。(3)急诊分诊正规培训能够提高急诊护理人员技能水平、强化理论知识、拓宽临床护理经验,能够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短期内提高预检分诊能力水平,更好地满足患者就医需求[13-14]。(4)职称一般与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技能等因素相匹 配,职称越高者专业能力与专业知识相对越高,综合工作能力越强,预检分诊能力相对较强。(5)参与病例讨论可使急诊护理人员病情分级能力迅速提高,经回顾、反思抢救细节,促进其寻求真相、开放思考,更快地适应分诊岗位工作,提升预检分诊能力[15]。(6)业务考核可反馈急诊护理人员能力与知识水平,促使其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更好地实施“查缺补 漏”,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预检分诊能力。

针对上述情况,管理者需根据急诊护理人员的职称进行岗位分层管理,优先选择高职称者作为预检分诊护士。制定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工作收入、职称晋级挂钩,督促急诊护理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适当缩短考核间隔时间,可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危机感,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急诊相关培训课程,定期组织病例讨论,提高护理人员批判性思维及专业知识水平,通过资深护理人员经验介绍与分享,增强工作年限短、职称低护理人员的分诊技能,更好地适应分诊岗位工作。

综上所述,预检分诊工作年限、文化程度、经过急诊分诊正规培训、职称、参与病例讨论、业务考核间隔时间是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的高危因素,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可进一步提升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

猜你喜欢
年限急诊科职称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高压锅最多用8年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