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之针对性序列训练

2021-02-22 07:12邓慧颖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借力大鹏事例

邓慧颖

近年来,议论文已成为高考学生首选的写作文体,但如何写出一篇上等的佳作,一直困扰着他们。关于议论文的写作,笔者认为分步骤、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序列训练是当务之急。序列训练首先需要教师使学生明确训练目标,实现“一课一突破”。当然,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也可以“多课一突破”。

一、行文结构训练

行文结构训练关系到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议论文一般以“引—点—议—联—结”为基本写作思路,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时评微写作训练为主导,指导学生以小段落的形式进行集训,旨在使其灵活掌握并运用此思路,层次清晰地表达心中思想。

二、过渡技巧训练

1.名言与中心观点的过渡训练

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三四条名言警句作为论据,但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会出现所列名言与所给材料的中心没有任何联系、名言纯粹是一种摆设的情况。由此就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名言引出或点出中心论点。如下面这篇学生习作:

牛顿曾谦卑地说道:“我只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看待世界。”深切道出了“信”的内涵。伟大的哲学家卢梭也曾说:“人是一株能思想的苇草。”含蓄地指出了“思”的价值。因此,只有信而有思,才可丰富和点燃我们的生活,使其绚丽多彩。——《信而有思》

作者引用名人名言后,通过简单的分析使其直指自己的中心观点,然后再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2.思辨段的过渡训练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思辨性。要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就要注意思辨色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达要“留有余地”。为防止文章表达突兀,建议在文中用一些词作为过渡,如“也许有人会说……,但是……”,即我们常说的“假想说”,或是使用“……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诚然,正是因为……才……,但是……”等句式,还可用“毋庸置疑”“固然”等进行过渡。如下面这篇学生习作:

也许有人会说,温柔的关怀不是更容易让人接受吗?但是,不可否认,置于钢刺之下的关怀才能显出“温柔”的可贵。“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些不冷不热的手段已是苍白无力,现代人的麻木已经不是温柔的劝导所能唤醒的了。当代社会急切需要那一根有力的刺。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克服重重枷锁,探寻到钢刺下的“温柔”呢?所以,别因“钢刺”的外表而对其“温柔”的提醒置之不理。否则,面对冰冷的机器,会慢慢忽视身边的温暖鲜活的人和事。渐渐沉醉于自己的一隅天地,执着于自己的一丝念想,在自己塑造的围墙中孤独自守,别人再也无法窥探你的心情,同时,你也无心关注他人的感受。偏居一隅,忘却了自己的天地。久而久之,人人都如一幢可以移动的孤堡,孤堡之间只有冰冷的碰撞,再也没有血与心灵的交流,如此下去,人也如同冰冷的机器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钢刺上的“温柔”》

上面这篇选段的作者巧妙运用了“假想说”。在上一段论述“钢刺上的‘温柔的意义”的基础上,用“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样的句式,巧妙地补充了“温柔关怀”的弊端,既由上一节自然地过渡到这一节,又体现了思维的严谨。

三、论证方法训练

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如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等。因学生写作时较少运用假设论证与比喻论证,那么在平时训练中就可刻意让学生练习运用。刚开始学生运用效果不好,教师可以选取部分运用较好的文章作为案例,供学生参考学习。借鉴学习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能运用自如,由生变巧。

四、围绕观点表述事例训练

如今高考作文的中心观点是从所给材料或名言中提取出来的,但是在写作时,学生又要围绕中心观点,用事实来证明其观点,即举例论证。而在这一环节中,不少学生会出现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具体流程如下:

(1)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写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举例论证。(2)收集学生所写的论证事例,审查学生在围绕观点表述事例时出现的问题,整理并提取出大部分存在问题的事例,印刷成册后下发给学生。(3)让学生从普遍存在的问题事例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自我反省。(4)教师选取两篇成功围绕观点表述事例的经典范文,让学生分析总结其优秀之处,并借鉴学习。(5)学生要总结出围绕观点表述事例时常出现的问题,如以叙代议,分析不到位、不透彻,貌合神离,内在的逻辑不严密,语言表达不严谨等,并结合成功案例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

下面是一名学生写的《借力实乃人生大智慧》的文章选段。

善于借力是一种智慧。“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诚然,善于借助风力,大鹏才得以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翱翔云端,抵达南冥。依墙而生,借助墙的支撑的“爬墙虎”向上生长,枝延四方。善于借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一跃而起,抵达心中的“南冥”。“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可见,借力实乃人生大智慧。

此语段主要出现了三个典型的问题:

(1)貌合神离:语段在开头与结尾都强调“善于借力是一种智慧”,但作者在列举大鹏和“爬墙虎”的事例时,只是说到“借力”,并没有“智慧”的体现;而且在中间部分提到的“善于借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也仅仅是提及而已。

(2)内在的逻辑不严密:语段开始点出“善于借力是一种智慧”,中间列举完事例之后得出的是“善于借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紧接着又回到事例,最终得出结论“借力实乃人生大智慧”。

(3)分析不到位、不透徹:“借力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善于借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又体现在哪里?语段缺少围绕观点对事例进行的必要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学生进行了二次修改,下面是修改之后的片段:

善于借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爬墙虎”缘墙生长,枝延四方。试想,即使大鹏拥有一展遮天的大翼,但如果没能借助六月的大风,它又何能“抟扶摇直上九万里”?即使“爬墙虎”拥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没有借助墙的支撑,它又怎能向上生长,枝延四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见,借力实乃人生大智慧。

修改之后的语段首先点明“善于借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这一中心;接着指出大鹏和“爬墙虎”达到的境界;随后用假设论证方法,紧扣“善于借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这一中心对大鹏和“爬墙虎”进行表述;最后引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由物及人,得出结论“借力实乃人生大智慧”。

有针对性的序列训练,更容易让学生发现写作时出现的问题,从而逐步改进。成功的写作需要经过复杂且漫长的过程,这需要学生不断地学习,更需要积极地内省、反思。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侯集中学

猜你喜欢
借力大鹏事例
借力使力 巧解难题——以简谐运动为例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借力大数据 探索安全监管新模式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看图纸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借力上合,山东绘出更大“朋友圈”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润和借力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