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Lung VCAR软件结合MIP技术对微浸润腺癌诊断价值

2021-02-27 03:08胥海宇马欣慧马远洋于庄
智慧健康 2021年32期
关键词:实性胸膜腺癌

胥海宇,马欣慧,马远洋,于庄

(1.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东宁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299)

0 引言

恶性肿瘤按照肿瘤的范围可以分为原位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1]。微浸润腺癌属于肺部恶性肿瘤的早期病变,是肺部癌症的一种病理类型。根据相关调研数据表明,女性患微浸润腺癌的可能性高于男性,且吸烟人群更易患病[2]。微浸润腺癌是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发生浸润,而浸润深度通常<5mm。在对微浸润腺癌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采取手术的形式将癌肿进行切除。患者在经过手术切除治疗后,可以选择辅助性的放、化疗进行综合性治疗。过往的治疗经验表明患者的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为理想,治愈率达到了90%[3-4]。对于微浸润腺癌患者而言,及时明确诊断把握治疗时机是保障生存率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研究将10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Lung VCAR软件结合MIP技术对微浸润腺癌的诊断价值,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良性组、恶性组),每组50例。良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9~76岁,平均(54.24±11.76)岁;恶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41~78岁,平均(55.34±12.6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肺部小结节症状;所有患者在接受Lung VCAR软件结合MIP技术检查前均没有接受过放化疗;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皆完整且签署了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排除标准:患者曾有原发肿瘤治疗病史;患者肺部结节最大径超过了3cm;患者依从度低。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在美国GE公司的Optima CT660 64排128层CT机器上扫描。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肺底。参数设置如下: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99mA,层厚为10mm,重建薄层为0.625mm,获得图像采用Lung VCAR软件结合MIP技术处理,获得结节总体及实性成分的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平均密度等,再结合结节发生部位、形态、边缘、分叶、毛刺征、空泡征、空洞征、胸膜牵拉征及结节与血管关系、累及血管根数和血管在结节中走形及血管扭曲、扩张、迂曲程度诊断微浸润腺癌。

1.3 指标判定

影像分析:由2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各自独立在ADW4.7工作站上使用Lung VCAR软件对结节进行分析,在出现意见分歧时需通过讨论达成一致。Lung VCAR软件自动获得结节总体及实性成分的三径、平均密度、实性部分体积、总体体积、实性部分体积百分率、非实性部分体积。并在三维成像基础上由胸部组医师对结节发生部位、形态、边缘、分叶、毛刺征、空泡征、空洞征、胸膜牵拉征、结节与血管关系、累及血管根数做出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结节影的影像学比较

两组结节影的影像学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结节影的影像学比较()

表1 两组结节影的影像学比较()

2.2 两组结节形态学特征比较

两组结节形态学特征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结节形态学特征比较[n(%)]

3 讨论

根据有关调研数据表明,肺癌是我国最为高发的癌症类型,致死率居所有恶性癌症的首位[5]。肺腺癌是肺癌中最为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类型,具有恶性程度高的特点。根据过往治疗微浸润腺癌的经验来看,如及时对患者在微浸润腺癌早期就进行手术,并选择性放化疗,可以大大提升5年存活率[6]。虽然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高分辨率CT影像学的发展,肺部微小结节性病变的发现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对肺部微小结节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仍是临床诊治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深究和探讨的问题。微浸润腺癌在早期发病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容易导致漏诊。在临床诊断中,如果医生缺乏经验容易将原位癌和微浸润腺癌混为一谈,造成错诊的发生。原位癌通常无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对原位癌患者实施手术会导致患者的医疗成本增加,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创伤[7]。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Lung VCAR软件结合MIP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重点关注。OptimaCT660薄层高分辨扫描利用ADW4.7工作站三维成像软件进行MIP三维重建,能从患者是否存在分叶征、棘突征、毛刺征、空泡征、钙化、细支气管气象、边界清楚、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卫星灶等多方面对肺小结节的形态学改变、内部结构、周围关系进行准确清晰的评价[8]。本研究通过对10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检查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典型结节的深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征、胸膜牵拉、血管集束征对恶性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虽然良性结节也可出现某些恶性征象,但在恶性结节中出现的比例远远高于良性结节(P<0.05)。MIP技术应用在显示这些征象方面优于单独应用横断面评价肺结节。Lung VCAR软件技术可以提供病灶轴位、冠状及矢状位图像,容积显示图像,结节的最大、最小及平均值,结节的距离测量以及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结节的体积大小[9-10]。其提供的3D成像可较准确地显示病灶边缘形态特征,3D成像避免了2D成像时部分容积效应的干扰,能准确显示病灶与血管间的关系,避免了将位于病灶旁的血管断面在2D成像上误为毛刺征或误为血管进入病灶内而将病灶诊断为恶性结节[11]。3D成像可用于评估邻近胸膜的微浸润腺癌向胸膜浸润造成的胸膜凹陷征,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12]。

综上所述,将Lung VCAR软件结合MIP技术应用于对微浸润腺癌的诊断中效果确切,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以为医生诊断提供有利帮助。

猜你喜欢
实性胸膜腺癌
miRNA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在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指导活检决策中的价值
管状腺癌伴有黏液腺癌分化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床旁超声判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拔管时机的参考价值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