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民族工业的近代化
——以芜湖县裕中纱厂为例

2021-03-01 04:22
关键词:棉纱纱厂安徽省

彭 勇 刚

(安徽大学 历史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芜湖县裕中纱厂是近代安徽省最早也是最大的完全使用机器生产的纺纱厂,自成立后在内外部因素影响下几经沉浮,但其引入大量先进机器设备和管理理念,奠定了安徽省近代化发展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学界多对裕中纱厂发展的历程、产品与生产设备以及纱厂建筑的空间布局①进行论述。但对裕中纱厂发展艰难的原因及其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等问题缺乏专门论述。下文通过大量史料探寻裕中纱厂的发展历程,剖析其曲折发展的原因,揭示其在安徽省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中起到的作用。

一、命运多舛:裕中纱厂发展历程

裕中纱厂自成立后,在时代环境影响下曲折发展,其发展历程折射出民族企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艰难生存的状况。

(一)初步发展时期(1916-1922)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芜湖县被开辟为通商口岸。1882年,李鸿章又将镇江米市迁移至芜湖县,大量洋商和华商纷至沓来,芜湖县成为安徽省南北货物集散中心,商贾辐辏,贸易繁荣。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成立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掀起兴办实业的热潮。

士绅陈惟彦、江干卿和宁松泉等人于1916年开始在芜湖筹建裕中纱厂。当时,安徽省有一笔准备上交北洋政府的盐务税,共计20万元,而后确定无需缴纳。陈惟彦便凭借自己与财政部部长周学熙私人关系密切的背景,将这笔盐务税转为办厂的资金,并公开招股80万元,最终投资资本定为100万元。经北洋政府批准后,他在芜湖陶沟和狮子山附近购买土地473 ha建造厂房,通过上海洋行从英国道勃生厂购买机器。纱厂取名“裕中”,有使中华富裕之意。但因机器受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且购买地皮耗时良久,直至1919年5月纱厂才正式投产。由于纱厂地基是填水塘后建造的,机器开动后房屋震动剧烈,不适合纺织细纱,裕中纱厂便主要生产10支和16支的粗纱,以“三多”和“四喜”为主要商标,棉纱主要销往安徽省内及附近地区。全厂共有纱锭18 000枚,有500 hp的蒸汽发动机一部,日产棉纱40余件。大多数熟练工是在外地招募,在芜湖县本地招收粗壮工。

1919-1922年,在一战后外销需求旺盛的有利条件下,裕中纱厂通过低价收购棉花和高价出售棉纱的方式从中赚取差价,获利颇丰。到1922年,裕中纱厂产品大有供不应求之势,结账盈余约为14万余元,“其盈余之丰,在芜埠工厂中,可称首屈一指云”[1]。

(二)发展艰难时期(1922-1945)

1922年后,列强卷土重来,大量洋纱在华倾销。裕中纱厂的棉纱大量滞销,经营日益困难。1925年,裕中纱厂与各经销纱号关系紧张,大量棉纱积在仓库中无法销售,流动资金匮乏。刘晦之便请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出任董事长,李经方将不动产抵押给银行获得60万元资金,暂时解决了裕中纱厂的燃眉之急。但纱厂销量不佳和开工不足的问题仍未得以解决,到1930年日产棉纱仅为20多件,同年7月“以原棉告罄,棉纱堆积,遂宣告停工”[2],纱厂一度陷入困境。

1931年,芜湖发生水灾,田亩淹没殆尽,秋收无望,全市商店停业[3],人民流离失所,棉花歉收,市场暗淡,裕中纱厂最终难以支撑经营。裕中纱厂股东会于1931年11月将纱厂出租给上海市安泰铁厂经理沈海涛,并更名为芜湖县裕中盈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但盈记接办后营业并无好转,出租仅1年后该公司便宣告破产。1932年底,刘晦之再次将裕中纱厂租给中国实业银行董事李季芝,重组为芜湖县裕中纺织公司纱厂,陈公猛被任命为经理。陈公猛管理纱厂是外行,纱厂经营并无起色。两年后“厂方辗转租赁于他人营业,经营者亦感棘手,总计两年间时开时歇,亏本达三百七十万元”[4],最终纱厂资不抵债,宣告破产。芜湖县地方法院多次拍卖纱厂,但因纱厂负债过多且机器陈旧,市场上鲜有人问津,最终产权改归为债权人实业银行所有。

由于当时政府规定银行不得经办实业,实业银行又与中一银公司的赵志游商谈购买事项,1937年2月,双方以年租金6万元达成租办协议。赵志游将纱厂改名为中一纱厂,加以整顿并降低成本,用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纺出的纱更加均匀,纱厂生产状况逐渐好转。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12月10日,日军占领芜湖县。中一纱厂被整改为日军陆军医院,纱厂机器遭到严重破坏。1938年5月,日军又让裕丰纺绩株式会社以“军管理”名义经管纱厂。裕丰纺绩株式会社通过与赵志游等签订合办经营合同,在名义上将经营权还给中一实业,但实际上的所有权和决策权依然被日本人把控,日本人采取掠夺式经营的方式,使该厂日产棉纱量锐减到2~3件。

(三)申新公司收购经营时期(1945-1949)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政府接收中一纱厂,并将厂名改回裕中纱厂。裕中纱厂的机器在日本控制时期遭到严重破坏,原棉匮乏,纱厂的产量很低。1946年,国民政府经济部又派郭明章接管纱厂。但郭明章在任期间纱厂经营管理混乱,内部勾心斗角,日产棉纱最多仅为5件左右,生产效率低,亏损严重。1946年6月,裕中纱厂被出售给上海市申新公司。申新公司经营纺织业经验丰富,资本雄厚,对裕中纱厂生产经营和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合理排列机器,加强对工人的训练,生产状况好转。

从表1可以看出,申新公司接手后,裕中纱厂的产量迅速提高,棉纱产品类型粗细纱兼有,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5]59。1947年,纱厂日产棉纱达到40件以上,是裕中纱厂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国民党发动内战后,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市场萧条,棉花供应困难,裕中纱厂产量迅速减少,到1949年基本停止生产。1949年4月23日,芜湖县解放,军事管理委员会接管裕中纱厂,实行公私合营,并改名为芜湖纺织厂,裕中纱厂又迎来了新生。

表1 芜湖裕中纱厂1946-1948年棉纱产量

二、衡短论长:裕中纱厂的优势和局限

裕中纱厂自1916年成立后,依托芜湖通商口岸的区位优势,一度盈利颇丰,发展迅速。后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艰难,几经沉浮,裕中纱厂的经营局限性也十分明显。

(一)裕中纱厂发展优势

裕中纱厂成立于安徽省最早的通商口岸芜湖县,位于省内经济腹地,且省内没有大型机器纺织厂与其竞争。申新公司收购纱厂后,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资金技术,这是裕中纱厂生存发展的独特优势。

1.优越的区位条件

芜湖县绾毂长江,交通便利,靠近产棉区,有一定的手工业基础。芜湖县附近地区盛产棉花,原料供应充足,棉花就地采购运费更低,能够节约部分成本。芜湖县地处安徽省东南部,“扼皖江之中,南通宣歙,北达安庐,估客往来帆樯栉比,皖江巨镇莫大乎此”[6],这里水陆交通便利,是安徽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棉纱可以行销全省各地及长江沿岸各埠。芜湖县拥有悠久的棉纺织业传统,手工业基础较好。自明朝以来芜湖县的浆染业便很发达,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赞道:“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7]作为浆染业的相关产业,家庭手工纺织业在芜湖县迅速发展起来,这些家庭手工机坊对棉纱需求巨大。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芜湖县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成为安徽省南北货物集散中心,对芜湖县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的活跃和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8]。农民原先的棉织品所用原料皆系人工制造,自机制洋纱流入后,机户更愿意购买洋纱[9],这使得自给自足的耕织结构逐渐解体,小农与市场的联系开始加强,机制棉纱的需求大量增加。裕中纱厂以低价收购农民的棉花,再以高价出售棉纱,获利颇丰。

芜湖县是安徽省最早开辟的通商口岸,在帝国主义经济入侵下,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他们为求生计,被迫到城市中出卖劳动力,为纺织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

2.申新收购后实行科学化经营

1946年,申新公司收购裕中纱厂后改革人事经营管理制度,提高纱厂经营管理水平(图1)。[5]52

图1 申新公司接管后裕中纱厂经营管理结构

裕中纱厂原先机器排列不合理,生产效率低,秩序混乱。申新纱厂对部分机器进行修理,科学排列机器位置,合理调整生产中的不协调流程,工人生产效率提高。夏季温度高和黄梅时节湿度过大容易导致棉纱断头,纱厂便根据天气变化合理调整生产工艺。纱厂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改善与经销纱号和客帮的关系,完善销售网络。还建立了验纱制度,提高原棉和成品的品质,出品的棉纱备受市场欢迎。

(二)裕中纱厂发展局限

“裕中纱厂有生以来,即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日子里挣扎。”[10]纱厂管理者大多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生产成本高,在同其他纱厂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之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等原因,致使裕中纱厂发展艰难。

1.纱厂经营管理不善

一方面,裕中纱厂未能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首先,裕中纱厂经营者陈惟彦、沈海涛和陈公孟等多为资本投机者或股东亲友,缺乏经营经验,各纱号订购的棉纱不能及时供货,影响纱厂信誉。其次,厂内的棉花采购人员多为股东亲信,采购棉花时为中饱私囊,使用劣棉纺纱以次充好,导致出品的棉纱质量差,纱厂形象严重受损。另一方面,裕中纱厂经营管理水平有限。裕中纱厂由厂长或者经理一人独揽大权,用工头管理工人,而申新和大生等大型纱厂早已试行科学管理法,用工程师取代工头,设置专门部门分管生产和经营。厂中工人缺少技能培训,熟练度不足,“三道粗纱机需有两人管一台,细纱机每人仅管十木焊”[5]352,生产效率低。陈惟彦等人投资建厂耗时过久,正式开工时一战已经结束,列强再次卷土重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民族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纱厂的地基是填塘而成,地基不稳,机器开动时容易震动,纺出的细纱不均匀,产品难以赢得顾客青睐。

2.洋纱大量在华倾销

“吾国纱业之不振,由于外力压迫者半。”[11]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在中国市场大量倾销棉纺织品,再加上日本在华设立纱厂,国内棉纺织企业在帝国主义棉纱的倾销下举步维艰。纱锭是纺织机器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常以它的数量表示纺织厂的设备规模及生产能力。从纱锭数量看,日商1922年在华纱锭数为621 828个,1936年即飙升至2 135 068个;华商1922年纱锭数为1 506 634个,1936年增至2 746 392个[12],可见华商纱锭的增速远不及日商。

日纱厂多为财阀经营,资金充裕,每纺锭投资81.08元,利息仅为3厘[5]12;芜湖士绅的封建观念浓厚,大部分流动资金都流向钱庄和土地,而投资于近代工业的资金较少,裕中纱厂的资本主要来自于商人集资和向银行借贷,资金匮乏,每纺锭投资只有66.5元,利息为8厘左右[5]12。纱厂流动资金不足,只能大量向银行和钱庄借贷。1930年,裕中纱厂每月债息达6千元以上[2],利息负担远高于日商开设的纱厂。日本纱厂的机器设备和生产工艺先进,管理科学,出品大多为20支以上的细纱,且生产棉纱成本低。裕中纱厂技术落后,出品大多为20支以下的粗纱,且管理经验不足,生产棉纱成本高。1935年,华商纺制1包20支纱的成本需43.7元,而日商仅需20.4元,华商每包纱的成本竟为日商的两倍以上。日商经常采用价格战策略,低价抛售棉纱恶性抢占市场,导致裕中纱厂棉纱大量积压。

3.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1929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帝国主义纷纷向殖民地转嫁危机,加强对其经济掠夺的力度。日本对裕中纱厂实行军事管理期间,芜湖县市场流通的货币有法币、中储券、日本军票和日钞等,币制紊乱阻碍经济发展和棉纱流通,棉纺织业发展危机不断加深。

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费开支浩大,只能靠不断增发货币维持,导致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日益严重。1937年6月,法币发行量为14.1亿元;1945年底,法币发行量为10 319亿元;到1948年8月时,竟已发行6 636 946亿元[13],货币严重贬值。为遏制通货膨胀和挽救濒临崩溃的经济,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停用法币,改金圆券为本位币,用金圆券1∶300万收兑法币,但恶性的通货膨胀仅通过简单的币制改革是难以遏制的。如1948年2月18日,裕中纱厂每包20支三喜纱的纱价为4 840万法币;到1949年4月21日芜湖县解放前,每包纱涨至3 800万金圆券,涨价幅度非常惊人。产业资本在流通期间发生通货膨胀,获得的资金数量确实是增加了,但不能买到生产开始时同等数量的原材料,也就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14]。国统区金融秩序混乱,人民生活贫苦,棉纱市场萧条,裕中纱厂的日常生产经营难以维持。

芜湖地区棉纱市价和统税不合理,致使裕中纱厂纱价低于生产成本。为抑制通货膨胀和国民党的败局,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限令市场上各种商品按照1948年8月19日的市价折合成金圆券,各地物价维持在该日市价,不准涨价。此次限价后,规定芜湖县20支纱每件售价为金圆券653.2元,上海市每件售价金元券707元,无锡市每件售价金圆券743.2元,九江市每件售价金圆券796元。20支纱上海市每件纳税金元券17元,芜湖县则须金元券20元[15],裕中纱厂棉纱在芜湖县的售价远低于上海市和无锡市等地,但棉纱缴纳的税额却高于上海市,不合理的棉纱税加重了裕中纱厂的成本负担。

从表2可知,裕中纱厂1948年8月20支纱每件成本共计金圆券865元,1948年8月19日限价后规定芜湖20支纱售价为金圆券653.2元,裕中纱厂每售出1件20支棉纱就要亏损200元金圆券[15]。在这种情况下,申新公司见难以盈利便抽离资金,裕中纱厂逐渐歇业。

表2 裕中纱厂1948年8月二十支纱每件成本

三、拨云见日:裕中纱厂在安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裕中纱厂是近代安徽省唯一一个大型机器纺织企业,所产棉纱行销各地,有利于振兴国货和挽回民族权利。纱厂采用大规模机械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奠定了近代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加速了安徽省经济朝近代化方向演进。

(一)挽回民族利权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芜湖县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大量洋纱对华倾销,传统的“以织助耕”家庭手工纺织业在洋纱的倾轧下逐渐瓦解,“乡人衣着,大半仰给于洋纱布”[16]。

由表3可见,1900-1919年芜湖县海关进口的棉纱数额十分巨大,当时安徽省没有大型机器纺织企业,棉纱“均系上海贩运而来,坐失权利,不知几岁”。而在1919年芜湖县裕中纱厂正式投产后,每日可量产棉纱40件,1919-1931年芜湖海关进口的棉纱数量明显减少。虽然一战后日本在华投资设厂,部分棉纱不经过芜湖县海关就直接运到省内售卖,但裕中纱厂所产的“三多”和“四喜”等优质棉纱在各地畅销,掀起民众支持国货的热潮,裕中纱厂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减少了洋纱在华倾销和白银流失,“诚挽回利权也”。

表3 芜湖海关进口棉纱统计(1900-1931)

(二)推动生产和社会变革

工业化是经济近代化的重要前提,裕中纱厂使用机器生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裕中纱厂成立后,购买英国道勃生厂纺织机器,又陆续在巴罗厂买了粗纺纱机器[13]。裕中纱厂使用现代化机器纺织棉纱,以机器动力代替人力,是近代安徽省最早也是唯一的完全使用机器生产的大型纺织厂,市场竞争力强,逐渐淘汰了安徽省原来“以织助耕”的家庭手工纺织业和个体经营的小手工业作坊,推动传统的手工棉纺纱业向机器棉纺纱业转变,加快安徽省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裕中纱厂奠定了安徽省近代工业化纺织业的基础,带动安徽省社会经济向近代转变。裕中纱厂所产棉纱行销各地,机制棉纱供应充足,推动家庭手工副业转变成专业化生产。芜湖县因原料取给便利,成为当时国内重要的棉纺织业中心和近代安徽省纺织业的发源地。安徽省农村开始种植更多棉花,购买棉纱的资金通过出售农产品获得,从而推动小农经济进一步解体,农产品商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裕中纱厂的厂房是近代安徽省最大的工业建筑区,在安徽省近代工业建筑史上意义重大,使安徽省近代工业建筑现代化进程从单体建筑过渡到工业厂区。裕中纱厂不断从外地招募技术熟练的工人,推动安徽省纺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申新公司收购裕中纱厂后,设置不同的部门分管生产和经营,用工程师制代替工头制,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到安徽省。裕中纱厂引进的先进生产技术、人才、资金、设备和管理理念奠定了近代工业化纺织业的基础,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物质条件,加速了产业革命,带动安徽省社会经济向近代化变迁。

棉纺织业作为民族工业崛起的先驱,始终与近代化以及民族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一个缩影。裕中纱厂作为近代安徽省最早和唯一完全使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企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几经沉浮,裕中纱厂的艰难发展历程也是中国曲折的近代化历史进程的真实写照。裕中纱厂在学习西方工业文明过程中引进先进机器设备、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促使传统手摇脚踩的木机纺纱向以蒸汽和电力为动力的机器纺纱转变,奠定了近代纺织业的基础,推动了安徽省传统农业经济向近代工业经济转变,是近代民族企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发挥作用的典型案例。

注 释:

① 主要有王鹤鸣和施立业的《安徽近代经济轨迹》、《中国近代纺织史》编辑委员会的《中国近代纺织史·下(1840-1949)》及徐震、杨潇然和丁莎莎的《近代安徽裕中纱厂建筑群研究》等。

猜你喜欢
棉纱纱厂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要为“乡人”谋一条生路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单梳经编织物编织过程对棉纱毛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裕湘纱厂:“湖南工业活化石”
上海纱厂工人代表大会万岁
短纤纱经编产品开发与应用
棉锦交织双层布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