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乐练赛”体育课堂教学德育透视

2021-03-05 05:56黄宁波
浙江体育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德育运动心理

黄宁波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广东 广州 510080)

2018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增强师德教育实效性,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1],体现了国家对德育的重视,强调立德树人。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新一轮课改的浪潮注入了学生核心素养,其实践培育和理论探讨,备受同仁们关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2]。该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集中体现,表现为综合素养,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无不与德育有关,而现实体育课堂中常见“重体轻育、重技轻育”和忽略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的真实感受。作为笔者首创的“乐练赛”体育教学理念,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操作性策略。其理念强调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围绕学习乐趣的热度、运动技能的梯度、运动负荷的尺度、体育品德的高度四个维度,让学生获得乐趣、掌握学练、享受比赛,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3]。其中,乐是指乐趣,练是指学练(教师层面是指促进学练;学生层面是指掌握学练),赛是指比赛,“乐趣、学练、比赛”构成“乐练赛”理念三个基点。本文以“育”为载体,分析体育的德育功能和原理,探讨“乐练赛”体育课堂教学德育渗透路径,强化以“体”育人,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抛砖引玉。

1 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意蕴

1.1 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研究国内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有:蔡广、龚正伟提出立德树人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提倡公平正义,以善良美德、诚实守信为基点,实现德育、体育一体化的愿景[4]。张志勇认为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有助于各学科的横向渗透、纵向贯通[5]。这些研究对体育和德育进行融合,为课程一体化建设提供新的方向,有助于促进课程改革实现愿景。卢伯春从多维整合(纵向、横向、实践、时空)视角,审视生活、实践、人性和学科融合,提倡学校体育的整体教育观,最终构建学生良好的体育生活[6]。可见,体育与德育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国外关于体育与德育的研究有:Romance T.J 、Weiss M.R和Bockoven J等人对小学生体育课进行品德教育实验,实验组与控制组在8周后产生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德道、社会和心理发展教育综合得分明显高于控制组[7]。Proios M、Athanailidis I和Gi-annitsopoulou E研究发现体育与德育的相互促进,对个人的道德观念、性格气质和社会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8]。沈丽群等指出加拿大安大略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和道德品质[9]。从上述文献中可知,学校体育渗透德育,相互促进,已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且国外开始关注体育德育中融入生活教育。但国内外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层面,研究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文献并不多见,主要以实践性论述,质性研究结合实践的文献极少。

1.2 学校体育的德育内容

体育是通过个体的身体活动,进行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的教育,以增强体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校体育是指体育工作者、管理者指导在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体育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中各种体育活动,属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同时孕育了德育内容。德育是在“德”的基础上而“育”,无德即无育。关于德育的概念有四种观点:中观德育论、层次德育论、微观德育论、宏观德育论[10]。除了宏观德育论外,其它三个德育观点均没有把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内容。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2018年)指出,德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心理品质)教育。教育部对德育内容的导向是相对丰富、全面的,包含“心理品质”教育,立“宏观德育论”观点。“具身德育”是一种创新德育理念,强调身体力行与心理活动的统一[11]。具身认知已经从哲学思辨走向生活实际,涉及人的喜怒哀乐,左右情绪,关乎身心。具身德育提倡身心合一,全面育人,重视生理、心理的相互影响。笔者在德育实践操作中进行反复探索、研究其意蕴,深感心理健康(心理品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德育密不可分,融为一体,也认同“宏观德育论”观点。其理由:一是人的心理诉求,可通过言行举止来体现,从而映射其道德伦理、思想境界、政治觉悟、法制意识;二是从学校德育管理层面来说,方便统一管理、利于学校德育工作一体化建设。笔者在认同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才给“德育”下定义,可避免德育概念蕴含的德育观点杂乱。即,德育的定义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行为规范,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心理品质等的教育。

理解“德育”概念后,还需知晓德育的起源,以便更好地制定学校体育德育内容。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H·斯宾塞在《教育论》(1860)中最早提到“德育”一词,后传入我国,在《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1902)中最早使用“德育”。宏观德育论是在继承历代“道德观”后,逐渐丰富完善起来。如“人之初,性本善”成了《三字经》的开篇语,老子崇尚“上善若水”,孔子追求“仁爱”,荀子推行“积善积德”、“厚德载物”,儒家文化奉行“中庸”、“中和”之道,不仅体现均等化的平均主义,而且提倡公正正义。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成为传承道德的佳话。这些也是继“周礼”之后,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的德育内容,也为学校体育的德育内容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体育的德育内容日渐丰实,涵盖五个方面:①从道德教育方面,主要是体育品德(体育品格、体育道德、体育精神);②从思想教育方面,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质、劳动观、国防观等;③从法制教育方面,包括法制法规、法纪品质;④从政治教育方面,包括社会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政治品质、政治立场、团队合作等;⑤从心理品质方面,包括意志力、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学校体育的德育内容覆盖面广,具有丰富性、关联性、兼容性、渗透性等特征。

总之,厘清体育与德育的关系,便于加深对德育的理解和德育渗透,制定学校体育的德育内容,为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指引方向。基于培育核心素养的视角,在体育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其意蕴:①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精准培育;②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共赢发展;③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塑造人格、锻炼意志品质等方面,发挥出体育特有的价值功能。

2 核心素养下“乐练赛”体育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路径

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的三个方面入手,结合“乐练赛”理念三个基点,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基于体育德育内容较为广泛,选取有前瞻性、针对性、代表性、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容作重点阐述。通过发现问题、方法论证、实践检验、总结提炼,构建了核心素养下“乐练赛”体育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路径(图1)。

图1 “乐练赛”体育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构建

2.1 帮助学生“获得乐趣”,促进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指人体在内外部环境刺激下,处于身心良好状态的表现。健康行为包括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卫生、体育锻炼习惯等。其中,体育锻炼习惯与学校体育的德育内容相关。“乐练赛”体育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获得乐趣,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健康行为[12]。在实践操作上,通过制定体育锻炼习惯的标准,抓好课堂常规、把握适宜的运动负荷、培养体育学习兴趣等,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帮助学生获得乐趣。

2.1.1 制定体育锻炼习惯的标准。所谓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人们内化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育文化过程中,积久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判定体育锻炼习惯的一般标准:具有6个月以上的体育锻炼经历,每周至少3天体育锻炼,每天锻炼时间一般在1h左右,且运动负荷为中等强度或以上。学生对体育锻炼习惯的认知,有助于珍惜体育课堂的锻炼时间,促进积极的参与行为,为“乐练”、“乐赛”奠定基础。

2.1.2 抓好课堂常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常规是指课堂上最基本的课堂行为准则。教师抓好出勤,假条需家长、班主任签名把关,避免学生蒙混过关,尤其是女生出勤管理难度相对会大些。社会性别规范作用于女性身体实践的结果,导致女性在主流性别规范的认同与维护中可能会阻碍某一运动项目的“全身心”投入[13]。女生可能对某一运动项目存在抗拒心理,而随意请假,或借用“生理期”请假(例假)。女生在例假期间要对自己进行症状评估,主要看学生是否是病理状态下的例假,不是病理状态者,建议适度运动;反之,则见习。关注学生着装,不合要求,会影响体育锻炼,甚至有安全隐患。做准备活动时,教师发现学生边交谈边做动作,应及时制止,避免准备活动不充分。调动学生队伍要强调快速到位,改变行动拖拉的习惯。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在动机、注意、保持、动作再现等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掌握知识、技能,获得社会经验,遵守行为规范[14]。汪晓赞指出,帮助儿童少年养成持续性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注重儿童青少年的体育学习和行为改变过程[15]。故,抓好课常规工作,营造积极、健康的支持环境,促使学生热情投入体育学习,改变不良的体育学习习惯,促进其健康行为。

2.1.3 把握适宜的运动负荷,增强欢畅的运动体验。适宜的运动负荷,有利于改善学生心肺功能,产生积极的运动体验。在课堂中,运动负荷过小,锻炼效果甚微,反之,容易过度疲劳,产生运动损伤。教师需讲授“个人极限心率=200-年龄”、“有效练习心率(靶心率)=个人极限心率×60%~85%”、“平均心率=140~160次/min”等运动负荷知识,并让学生对照相关的测量方法。比如,测量运动的心率,强调在运动停止时5s内进行测量,一般采用测量10s的心率次数乘以6。当然,佩戴运动手表、心率监测仪等仪器,更能准确监测心率。通过测量仪器,把握适宜的运动负荷,促进学生获得欢畅的身体体验,有利于学生超量恢复,促进其健康行为。

2.1.4 培养体育学习兴趣,增添乐趣。兴趣是指个体对事物进行探索或愿意参与的心理倾向。兴趣的产生是个体偏爱的内在需求行为,与人格特征有显著关系。体育学习兴趣是个体对体育知识的认知与探索,表现为愿意参与的心理倾向。影响体育学习兴趣的三因素:一是学生的特质,包括学生的个体心理、生理条件、个性特征。学生对具体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的引导,结合自身特质,探求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师的专业水平、组织能力、个人魅力等。教师教学有方,使学生习之所得,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16],产生体育学习兴趣。三是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偏爱。学生通过直观的外媒信息,产生好奇,或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某一项目持特有的、浓厚的学习意愿,产生偏爱。为此,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偏爱程度,是体育学习兴趣形成的关键。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感兴趣,易形成积极的体育学习行为,有助于学生在此运动项目的体育学习中获得乐趣,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促进其健康行为。

2.2 帮助学生“掌握学练”,提升运动能力

“乐练赛”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学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学练的方法和动作技术,提升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指个体的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其中,心理能力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体现出的心理品质,包括人的意志力、自信心、认识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个性品质。这里重点讲述增强与德育内容较为关联的心理能力(意志力、心理适应能力),提升运动能力。

2.2.1 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指人为了实现目的,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自己行为的品质。意志力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与人的精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指向人的欲望、注意力、情绪的自我控制。从机理上分析,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意志力需具备三个要素:①加强运动负荷;②延长运动持续时间;③克服一定的困难,或经受一定的受挫力、承受力考验。如长跑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极点”现象。除了告知学生如何应对长跑时出现极点的方法外,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如何调整呼吸节奏的方法:鼻吸口呼,吸气缓慢匀和,呼气短促有力,两步轮换呼吸,或三步轮换呼吸,加速、冲刺时呼吸加快、加深。学生掌握长跑学练中呼吸节奏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耐力适应性,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2.2.2 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适应能力是个体适应环境时,内部心理活动自我调节的能力。体育课堂中的教学展示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教师言语尽量不给学生带来压力,减少学生在展示环境中怯场现象。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请学生出列展示,有些学生展示发挥不佳,与平时练习的质量有差距。显然,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消极的心理占了主导作用,影响其正常发挥技术水平。教师对展示的学生应给与鼓励语言,如“敢于出来展示,你已经成功了”,“按你平时的练习动作展示就行”。学生展示中巩固动作技术,且被接纳、认同、赞美,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产生积极的运动体验,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需改变只挑选优秀学生出来展示的惯例,让不同运动技能梯度的学生均应该有展示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尤其是体育困难生展示时,教师多鼓励该生的进步情况,寻找闪光点给予表扬,并带动学生鼓掌,使之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

2.3 帮助学生“享受比赛”,提升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人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的道德品质或精神风貌。《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品德包括体育品格、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乐练赛”体育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享受比赛,主要是通过多元化的比赛,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17]。多元化的比赛包括小组团队间、各种接力、分层等比赛。

2.3.1 培育学生的体育品格。爱德华·怀恩(Edward A Wynne)认为品格是指体现或表达道德相关的行为和言语[18]。斯坦利·哈弗罗斯(Stanley Hauerwas)指出品格是通过人的自我能动机制,体现其信念、意向和行动,与自我决定存在者的本性相一致的道德[19]。上述二位学者分别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对品格进行定义,存在学科立场上的差别,但各自观点中有一定的交集,主要体现于“行为”的表达。弗洛伊德(Freud)认为人格是在攻击与阻止中,内化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包括了情绪和驱力[20]。此概念主要体现在“情绪、驱力、社会规范、冲突”。显然,情绪、驱力、冲突均是“品性”的释然,关乎性格、心理特征。由此,笔者对品格的定义:品格是个体在与外界交互的过程中,体现品性的行为。近几年,随着德育在体育领域的渗透和细化,“体育品格”这一词初露崭角,但体育学者关注尚少,对其下定义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可遵循品格的定义加以借鉴。即,体育品格是指个体在体育运动的交互过程中,体现品性的体育行为。依据此定义,结合品格的理解,归纳体育品格具有主观性、可塑性、交互性、积极性等特征。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文明礼貌、相互尊重体现品性的礼节行为;社会责任感体现品性的使命行为;正确的胜负观,体现品性的得失行为;团结合作体现品性的协作行为。这里主要谈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团队合作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互补互助,发挥团队精神,体现协同合作。团队合作需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学生的合作行为。即,团队合作的四原则:一是奉献与担当相结合;二是分工与合作相结合;三是尊重与宽容相结合;四是批判与创新相结合。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通认可具有交互作用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合作交往,互帮互助,促进团队合作。社会生态学理论强调个体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内在环境等多维环境的影响下,提升个体学习、观察等能力[21]。据此,创设互动、合作、竞争的比赛环境,提升个体的团队合作能力。例如,采用小组团队合作抬轿子(游戏)接力比赛,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相互信任、团结友爱,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因此,学生协同合作,才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

2.3.2 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体育道德是指个体在体育关系中形成的评判准则和行为规范。个体在体育运动中参照或继承前人的行为准则,内化具有共性的、约束性的道德规范。《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公正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违背诚信自律,主要体现故意请假、未按要求做够组数和次数、散漫随意等。现就遵守规则、公平公正作重点阐述。

坚持规则。“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这句话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所谓规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为人处事所遵循的法则、制度或章程。规则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诉求,会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但质疑过后应理性回到支持当中来,这样有利于避免利益的单极化。人对规则的权衡,只能选择相对公平与合理的方式,并用奖罚分明、规范化的制度或法则来约束[22]。合理、适度的欲望是社会有序运转之所需,也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之保障。规则具有约束作用,不轻易被改变,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的规则也会顺势而变,目的是适应发展的需要,在既定时期理应得到维护和遵守。规则意识是对规则的觉察和感知,是遵守规则的前提保障。教师为学生渗透规则意识,使教学有序,并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测和应急处理,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学渗透规则意识的三个途径:一是通过器材规划、摆放、箭头指引,激发学生潜在的规则意识。例如,绳梯、三级蛙跳组合接力比赛,学生看到绳梯和三横线以及箭头指引方向,就知晓行径路线,不可违规走“捷径”。二是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熟悉游戏或比赛的规则。有些游戏或比赛规则,通过示范结合讲述的形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三是教师直接讲述规则的利弊、注意事项。

坚持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指人们制定、执行规则时,采取客观、准确的评判标准。俗话说“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人们在制定、执行规则时,较难做到周全,这给人们留下一个弹性空间,考验人的道德品质。在体育课堂的教学比赛中,也会出现可判可不判的“弹性空间”,教师执判应公平公正,学生应理解教师的判罚,尊重教师。在制定规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适当调整规则,使比赛顺利进行。例如,高中女生的篮球水平相对较低,为保篮球比赛进程流畅,让学生尽情享受比赛,应酌情判罚,避免过多处于停球、罚球、开球状态。教师可降判罚低尺度,统一“标准”,做到公平公正,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2.3.3 弘扬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指人们在体育运动中遵守行为规范所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育精神是体育道德的支柱和灵魂,对个人和社会具有导向或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精神包含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

自尊自信是体育精神的基础。自尊自信是自我尊重、充满信心的积极态度和良好心理。其具体表现为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不卑躬屈膝,从容面对,淡定,自信。自尊与自信构成两个基石,共同支撑,并形成合力,促进形成良好的心理结构,以凸显人的精神风貌。不管对手如何强大,甚至藐视自己,均淡定从容,“霸气侧漏”,体现良好的心理优势。在体育课堂的教学比赛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当替补队员(学生)替换需休整非受伤的主力队员时,通常发挥不佳,而替补受伤且不能继续参赛的主力队员时,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表现。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其它体育竞技类比赛中。笔者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突围现象”。对“突围现象”进行分析,归于个体的心理调适失衡:一是缺乏自信。替补队员上场时,一般只有几分钟的表现,且在短时间内发挥尚可,才有机会争取更多的时间上场比赛,无形增加个体的心理包袱,不利于“突围”。二是畏惧心理。替补队员担心发挥不佳,而受到教师或队友责骂,或对手过于强大,表现为卑微、恐惧。综合上述现象,教师可以这样处理:①在比赛稳操胜券的情况下,尽量创造机会给替补队员上场时间或者增加上场次数,促进技、战术娴熟,使个体心理适应能力得到强化,坚持自我,消除自卑心理。②教师多鼓励队员,放下包袱,不计个人的得失,以团队利益为重参赛。③教学比赛善用“巧招”。即,为了赢取比赛,教师(教练)暗示主力队员替换休息时故意装“伤”,减轻替补队员被换的心理压力,让其尽可能发挥出最佳水平,促进自尊自信。当然,现实教学中,巧用这一现象的概率较小,但在关键的场次、时刻可为之。另,教师可讲述“专注于做自己的事,不考虑得失的瓦伦达(Wallenda)心态”,对队员进行心理疏导,消解紧张情绪。诚然,学生放下思想包袱,不畏强势,自尊自信,建立良好的心理结构,才能更好地展现体育精神。

积极进取、勇敢顽强是体育精神的核心。《论语·子路》指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指人应立志有所作为,努力上进。积极进取是个体的积极参与,且力求上进的表现,有助于团结协作,以提高学习的实效。勇敢顽强是个体有一颗不服输、敢于拼搏的心,挑战承受力极限,毅然坚持为之的行为。例如,在障碍跑接力比赛中,可提高比赛难度,考验学生的胆量和勇气,主动挑战,彰显其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体育精神。当学生示意放弃时,教师应及时鼓励,促使学生攻坚克难,感受体育学习过程的艰辛,体验挫折教育,培养其体育精神。

超越自我是体育精神的升华。超越自我是突破思维的束缚,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或挖掘个体最大的潜能,实现愿景。自我超越是在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进步、自我完善、自我改造中,产生创造性张力,最终战胜自己的过程。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到,“通过自我认识的内化,才能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换句话说,要想超越自己,需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势与短板,扬长避短而为之。超越自我是通过个体的自我认识,感知内在需求,激发个体的内部动力,克服难关,超常发挥,战胜自我。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超越自我的四种方法:①培养创新能力;②创设持续运动的情景;③加强运动项目的难度;④掌握运动项目的技巧。

综上,培育学生的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品质,有助于弘扬体育精神,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3 结 语

“乐练赛”体育课堂教学,倡导寓教于乐,乐中练、练中赛,帮助学生获得乐趣、掌握学练、享受比赛,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应关注学生体育行为的切身体验,力求身心愉悦,并兼顾技能、体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突发事件应抓住教育时机,灵活应变,必要时利用课的生成,进行新的教育,尤其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果断,及时控制事态。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建议学者们尝试对德育进行层次划分,让德育目标更清晰,制定出适合大、中、小学相对应的德育内容,并分析德育原理,寻绎德育渗透的操作方略,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德育运动心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心理感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