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段数学预习的策略研究

2021-03-07 07:13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小学谈晓丹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折线统计图布置

□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小学 谈晓丹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预习能使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很多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前,首先会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预习。但是很多小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由于对于数学不感兴趣、预习内容难度较大等,对于预习的积极性不高,或是在预习的过程中敷衍了事,不能达到较好的预习效果。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预习任务安排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多样化的引导方式,使学生的预习效果得到提升。

一、有效提升学生的预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尚不成熟,因此,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时,仍然会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学习。很大一部分学生普遍以“这个我感兴趣,我就多学一些,那个我不感兴趣,我就少学一些”的想法来学习。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预习,就需要使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感兴趣,只有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得到提升,才能使小学生愿意进行数学预习。

例如,在教师要求小学生预习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三)”这一课时,如果仅仅要求小学生通过看书进行预习,很多小学生都没有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在布置任务前给小学生分发一些小方块作为他们预习的道具,要求他们在预习完成后将小方块组合成喜欢的造型,并且画出三视图,很多学生就会提升他们对于数学预习的兴趣。这是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画图等都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事。在学生预习完成后,教师还可以随机抽取几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可以使他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自己用小方块摆成的造型以及所画的三视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小学生的展示欲望能得到满足。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学预习的兴趣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不仅使学生顺利完成数学知识的预习,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以一个较为饱满的状态进行数学学习。

二、让学生进行分层次预习

教师之所以要使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预习,是为了使学生提前针对教师即将要讲解的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能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但是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已经逐渐拉开了不同的层级,如果教师在进行预习任务布置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是盲目地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预习作业的布置,必然难以兼顾班级内部各个学习层级的学生。如果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较为简单,很可能导致学习能力较强的小学生不能通过预习提升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教师布置的预习难度较弱,又有可能导致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进行预习时压力过重,甚至难以完成预习任务。因此教师在进行预习任务布置的时候,可以将预习任务分层,通过任务分层的方式,让每一个层次的小学生都能完成数学知识的预习。

例如,在教师进行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这一课的预习任务布置时,就可以采用梯级任务的布置方式。教师可以将预习任务按照不同的难度层次进行分派,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使他们通过预习了解圆柱体与圆锥的基本概念;对于学习层次处于学生群体中部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有关于圆柱与圆锥的底是什么,高是什么等任务,使学生通过预习能了解圆柱与圆锥的不同,并针对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通过预习能了解怎样找到圆柱与圆锥的底与高;对于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使学生通过预习的方式了解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式,并针对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计算方式进行一定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分层次预习能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对于知识的预习,使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预习“吃得饱”,使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还避免了学生由于预习任务太难或是太简单而导致无法完成预习任务或是在预习的过程中敷衍了事的情况发生。

三、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预习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因此具有一定的表演欲望与展示欲望。因此,在教师进行预习任务布置的过程中,除了使小学生独自完成对于数学知识的预习,还能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预习。例如,在教师进行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的预习任务布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知识的预习。在教师布置任务之前,可以让每一个小组通过数据的统计,以及预习所得到的知识进行一个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很多小学生由于小组合作而表现得更加积极,在学生通过预习的方式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后,教师可以让他们的小组代表上台讲解,使学生了解他们是怎样理解折线统计图,所绘制的折线统计图统计了什么数据。如,第一小组的代表上台:“我们小组认为折线统计图就是通过在统计图上进行点与折线的连接,看出一个事情的发展趋势。”他还向同学展示了他们小组所绘制的折线统计图:“我们组画的折线统计图是关于中国在奥运会中所获得的金牌数,通过这个统计图能看出,咱们国家获得金牌的数量越来越多,意味着咱们国家在体育这一方面越来越厉害了!”在第一小组后,还有其他小组也进行了关于预习成果的汇报。这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预习任务布置。教师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对于数学知识的预习,能使学生在参与小组预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小组合作能力。学生在预习时,通过讨论、研究等形式能加深每一个人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这一点从每一组的折线统计图绘制都没有出现错误上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预习,方式较为新颖,能使学生更愿意进行预习,还能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增进友谊,提升小组合作能力,并且能使每个小学生都较为圆满地完成预习任务。

四、结语

预习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预习能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加轻松地完成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因此,在教师进行预习任务布置时,需要通过恰当的手段使小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折线统计图布置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解信赖域子问题的多折线算法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特别号都有了
折线
折线图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学会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