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听说技能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

2021-03-09 01:05帅昌兴
求知导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摘 要: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初中英语听说技能的价值与教学困境;简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本质特征和初中英语单元听说技能整体教学的基本内容。作者将二者有效结合,用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Go for it!(2013年版)八年级(上册)Unit 10 Section A 2a-2d的听说语篇教学为例,把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实在初中英语听说技能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教学新路径,提升初中学生听说英语技能的有效性,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初中英语;听说技能;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2-0064-03

作者简介:帅昌兴(1968.11—),男,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岛石中心学校,副高级教师。

引 言

在不断改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作为输入环节的听能够提供学生语言习得的语料并建构语言意义;而作为输出环节的说能够迁移学生应用所学语言进行现实生活情境中的语用表达。在教学中只有将听和说有效融合,才能进行在输入基础上的内化,同时进行具体应用语境下得体表达的有效输出。

一、初中英语听说技能教学的困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听说技能的价值,常常使听说教学和训练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对理解和加工“听”到的信息比理解和加工“读”到的信息面临更多的挑战。分析初中英语听说技能教学面临的困境,可总结为四点:第一,教师很少分析听说语篇和深究听力文本的意义解读,把单元听说语篇当作泛听对待处理;第二,教师设计的听说教学任务单一,没有导入,没有对话练习或小组实践;第三,教师没有教授和训练学生听说技能的活动设计和相关基础知识的铺垫,只顾着教学进度;第四,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往往省略引导学生说的多个活动。学生不能将所听到的新知通过说的具体活动进行迁移应用,无法转化生成新的语言。

二、英语活动学习观的本质特征

英语活动学习观指向核心素养,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学习者理解学习语言和尝试运用其所学得的语言进行表达,有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多元思维的发展。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学生形成英语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英语学习活动观能够引导学生将知识发展成为能力,将能力转化成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初中英语单元整体听说技能教学的基本内容

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Go for it!(2013年版)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每单元在整体上有三次听力输入,其中Section A有两次,Section B有一次,且听说内容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第一次听力输入,能够帮助学生简单处理信息并输出模仿性的口语;第二次听力输入,能够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第一次的听力内容,学生听后对信息进行多层次的处理,然后输出控制性的口语;第三次听力输入,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单元话题,通过多个听力活动处理信息,然后应用新学的词汇和结构,输出不同形式的口头和书面练习,尤其是在输出模仿性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创造性输出的口语练习。第二次和第三次听力活动都体现了听力教学听前、听中和听后的过程性。

四、在初中英语听说技能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保障了课程总目标的落实,提供了变革教与学可操作的方式和途径。笔者以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Go for it!(2013年版)八年级(上册)Unit 10 Section A 2a~2d的听说语篇教学为例,尝试在实践听说技能一系列活动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学情分析

1. Unit 10 Section A 2a~2d听说技能整体教学的内容

该部分围绕单元话题“party”展开,集中呈现了有关假设或推论的词汇和句型,并继续巩固动词短语及“be going to”和“will”表达将来时的用法。该部分的核心句型是第一条件句“If...will...”。此外,Section A通過对班级聚会(class party)的讨论,要求学生听懂对话大意及细节信息,并能够模仿输入的语言,围绕假设与推论,尝试做简单的语言输出,为讨论Section B的假设与建议奠定一定的语言基础。

活动2a~2d的重点是听说教学。活动2a通过一段长对话,引导学生关注谈话的主题及活动举办的时间。2a和2b的听力材料涉及班级聚会(class party)的举办时间,讨论了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听力活动分步设计,降低了难度,能够引导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听,分层次把握对话内容。

2.学情分析

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上课害怕出错,不敢主动发言,几乎没有学习英语的方法与热情,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

(二)课堂教学实践

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教什么、用什么材料教、教谁、怎么教、为什么教等本源问题。因此,听说课教学前,笔者必须考虑择取什么样的材料,输入什么、输出什么、如何输入与输出及应达到的效果等,并以此为标准设计有效课堂教学的现实基点。同时,笔者还要在师生、生生互动活动中展开每一项课堂教学听说任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实现从输入语言到成功输出语言。

1.猜

利用此教学环节开启Unit 10 Section A 2a-2d听说课的导入。笔者通过指导学生看(view)标题、插图、PPT、视频或问题等,引导学生预测(predict)听力内容。此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进入预热听力状态,将学生从松散、休息的课前思绪带入课堂学习的专注状态,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形成积极联想的心态。

【教学片段1】

笔者通过播放歌曲If You Are Happy,带领学生轻松进入学习本单元,并让学生有意识地感受if条件句的使用。笔者追问学生:“If you're happy/sad, what will you do?”引导学生使用本单元目标句型“I'll...if I'm happy/sad.”做出适时回答。之后,笔者引导学生看2a的图片并读题目“Listen and circle the correct answer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1.The students are talking about when to have(a class party/a class meeting/a birthday party).2.They plan to have it on(Friday evening/Saturday afternoon/Saturday evening)”,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对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预测。此外,笔者引导学生从2a的图片和题目中所提供的非听力因素“猜”得以下信息:图片对话中的人物可能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这个男孩和女孩可能走在放学即将离开校园的路上;对话的主题可能是关于party或meeting;该party或meeting活动举办的时间可能是周五晚上、周六下午或周六晚上。

【设计意图】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习能力。预测是很实用的一种学习能力,可以调动学生的认知和方法,使他们进入各种猜想和预测中,并鼓励他们用已知的英语句式进行表达,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猜测,期待同伴或教师给予他们印证猜想的肯定与激励。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听说未知的强烈欲望。学生静待播放听说内容,提高了学习的专注度。

2.听

这个环节要求听与做笔记同步进行,一边听一边记录笔记。教师布置听的具体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捕捉关键要素,包括事件、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和原因,从而初步了解听力语篇的基本框架。这是提高学生听的能力的基本策略,学生知道所听的内容是什么,就会主动融入听力训练中。

【教学片段2】

活动2a和活动2b是一篇发生在Nelly和Mark之间的对话:举办班级晚会。

听第一遍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记录关键词,并通过问题“ Who starts the conversation? Why does he/she start it? What are they mainly talking about?”使学生形成以下基础语篇:Nelly starts the conversation because she wants to ask Mark to help her with the class party. They're mainly talking about when is the best time to have the party and what to do at the party.

播放第一遍录音,笔者指导学生关注听力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对话的主题和活动举办的时间,之后要求学生完成2a。教师可以与学生核对答案,请几个学生说出答案的依据。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文章一开头就提到了:I want to have a class party. 教师可让学生回忆并说出这个句子。第二个问题涉及三个选项,对话中提到三个时间:today、tomorrow、Saturday afternoon.“Today”这个选项不对,因为对话提到这个原因:If they have it today, half the class won't come.“Tomorrow”这个选项也不对,原因是:Students will leave early to study for the test. Mark建议周末举办聚会:Why not have it on the weekend? Nelly表示赞同:...let's have it on Saturday afternoon. 笔者让学生通过重复这些重要的信息点,发现自己听力中的障礙,同时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量,为后续的活动做准备。

【设计意图】

听的基本技能就是听关键信息、听懂大意和主题,而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策略就是记笔记。学生做听力的具体指令和任务后,更能专注于听的过程,主动地边听边精准地做笔记。

3.思

听力中的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有助于学生将关键词和习惯表达法结合具体语境加以运用。

【教学片段3】

笔者再次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思考:“关于聚会的准备工作,Mark和Nelly还需要考虑什么问题?”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将关键词汇记录在笔记本上:a class party、half the class、let's have it、the day after tomorrow、study for、Why not、video、be bored、organize等。之后,笔者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将问题和答案匹配,引导学生用完整句来回答问题,并让他们巩固第一条件句“If...will...”和一般将来时的运用,最后让学生大声朗读。

【设计意图】

学生善于做笔记与思考,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内分享记录成果,互相补充、互相进步。

4.学

让学生学习每篇听力中新的词汇和有用表达是开展听说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在听说中对话题、语音语调、功能与结构的学习。

【教学片段4】

笔者第三次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体会对话中的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設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专注学习听说材料中的新知识点,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记忆新知识点,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新知。

5.说

听之后的输出就是说的环节,成功输出是检验本节听说课成功的关键。教师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输出新学的英语,让学生能在学中用、用中学,迁移创新。

【教学片段5】

笔者导入活动2d:“阅读Jeff和Ben关于如何准备聚会的对话,并回答问题“What are the two things Jeff and Ben talk about,regarding the party preparations?(food, games)”。

笔者通过进一步追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对话内容。

笔者播放2d的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体会目标句型在真实语境中的使用。

学生两人一组,利用PPT表格中的信息,模仿2d中的对话,继续拓展2a和2b听力录音中Mark和Nelly的对话。

【设计意图】

两人结对进行对话练习或以小组形式练习朗读对话。学生可以使用恰当的动作、眼神、升降调,拓展对话中的语言表达,如学习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模仿该对话的基础上编写并表演新的对话,即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模仿、迁移听力语篇的对话结构和本单元的核心句型“If...will...”。

结 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对培养初中生的听说技能有指向作用。经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一步步引领学生从听的语言输入到新语言的创新性输出,实现输入和输出的有效双促进,保证培养学生听说技能的有效性,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987501705398

猜你喜欢
学习活动观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学习活动观开展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以听带写”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