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1-03-09 13:30陈欢
考试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生

陈欢

摘 要:近些年,我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同时也十分的关注学生对教学的个性化需求。小学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基础阶段,而语文则是小学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小学的阅读能力,不仅影响着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影响着小学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针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现状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并且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帮助小学生逐渐地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自学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地小学生便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时小学生即便在没有教师和家长要求和监督的情况下也会自主地进行阅读,小学生的自学意识会有所增强。

(二)有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通常会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一些问题,不能够引导小学生通过阅读寻找答案。让小学生自主地去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根据问题在头脑上绘制一幅逻辑图,并结合这一逻辑图从文本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有助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每一篇文章中都拥有优美的语句和词藻,通过大量的阅读,小学生自然可以积累到一定的写作素材,这就为小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借鉴。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长时间下来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三、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一)过于重视朗读,忽视了对小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往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通常仅仅是让小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从表面上来看,课堂教学氛围较好,教学效果也比较不错,但是其中潜藏着很多不足之处。长时间下来,小学生往往也仅会大声地朗读文章,很难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也无法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严重缺乏对小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忽视了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每一名小学生的学习水平、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阅读教学中,部分小学生能够很轻松、流利,并准确地把握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还会主动地思考与探究课文的内涵。但是也有一部分小学生阅读基础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阅读的速度较慢,并且不是很流畅,经常出现卡顿的情况。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一视同仁地采用统一的内容和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很容易影响一部分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很难实现整体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缺乏科学的指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不管是阅读还是理解能力都还比较薄弱,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然而,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是让小学生自由地展开阅读,既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阅读基础能力,也没有考虑到小学生自制力,缺乏对小学生阅读的科学指导,一些小学生则是敷衍了事地进行阅读,这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随之不断增多,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各种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一)注重加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活动形式的完善

以往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无法促使小学生对阅读产生浓烈的兴趣和欲望。因此,若想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必须注重加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形式的完善,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朗读比赛活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一般都比较争强好胜,并且非常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在朗读比赛中小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较高。在正式开展教學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先为小学生预留出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的时间用来做比赛前的准备,随后将整体小学生合理地进行小组划分,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小学生开始朗读比赛,并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同时为其颁发奖励,以此对小学生进行鼓励。

(二)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小学生成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小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的调动,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其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还非常喜欢玩,并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缺乏对客观事物的充分认知。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颖程度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参与度。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相应教学情境的创设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促使小学生自主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从而切实地实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既形象又逼真的动态视频,通过这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很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小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感觉十分的新鲜,便可以兴致勃勃地展开对本篇课文的阅读,并且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共鸣,促使其更加奋发图强地读书,将小学生带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增强小学生的阅读体验感,以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