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让初中数学教学更精彩

2021-03-09 13:30杨正春
考试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初中生活化数学

摘 要:数学知识本身就与生活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在大部分数学知识中都可以找到生活的痕迹。尤其在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有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教学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才可以让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有助于学生进行认知。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数学

一、 前言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具有较强的重要性。它对于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知识来说,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所以,为确保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有一个高效的认知,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场景在教学环节引入,以此让初中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的生活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知识运用思维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尤其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应注意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引导,应确保学生可以充分认知到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用数学知识可以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也可以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进行凸显。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也应使学生懂得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刻领悟,可以有效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精彩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

具体来说,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较高要求,传统层面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过于刻板和单一,较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就现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虽然初中数学教学已经有了新课程标准,但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仍旧有一大部分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在这种模式下,会导致学生较难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进而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不佳。同时,众所周知,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因此,为对当前这一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突破,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学生懂得看似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实际层面得以运用,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以《有理數的加减法》为例,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常见场景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对有理数加减法的知识进行学习和认知。比如,小茗家有一个温度计,小茗用温度计对一整天的温度进行了记录,早晨的温度为:-6℃,中午的温度比早晨上升了7℃,半夜的温度又下降了9℃,那么,请帮小茗算一下,小茗同学家里半夜的温度是多少?这种与生活场景十分贴近的问题一经提出,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小茗家的温度说出来,并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出班级学生回答此问题的正确率和错误率,并分析错误原因,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讲解有理数加减法的概念,使学生可以更加透彻地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理解。

三、 模拟生活,深入理解

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关联,可以确保学生能够以数学的眼光去对待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使学生以生活视角去印证数学知识。就现实层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通常只采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但是,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述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也就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了。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关联,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模拟生活情况,使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完善的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将所数学教学环节中抽象性较强的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场景,并通过信息技术将这些生活化的场景进行转换,从而实现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形象化数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场景对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进行体会,以此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直线、射线、线段》为例,在进行本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射线和线段的异同点学习来说,有一部分学生较难理解,通常将两个概念形成混淆。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模拟生活化场景,以此确保学生可以对这一数学问题形成深刻认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生活中的数学场景进行有机转换,比如,当人们用手电筒进行发光的过程中,会看出手电筒发出的光会沿着一个点向外面发射的,通过将手电筒的发光进行播放,会使学生懂得射线的道理,也就是从一个点发出的,同时,沿着这个线段进行无限的发射就是射线的概念。当然,为确保学生可以深度理解射线知识点,教师可以在教室用手电筒为学生模拟生活场景,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对射线知识进行理解。此外,教师可以将电线杆的图片在多媒体上进行播放,进而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线段是由两个点发出的概念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拿生活中常见的筷子,竹竿等对学生做比喻,以此为学生模拟生活场景,使学生懂得两个点发出的射线可以汇集成线段,这种以生活化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可以确保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

四、 实际体验,灵活运用

就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应将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层面,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的全面进步。学习数学知识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思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而在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体验,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有效提高,同时也可以确保学生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得以提升。

细化来说,从传统层面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全部的教学过程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的,而教师在课后仅对学生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其他层面就不在过多参与到教学中来。这种教学导致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制约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对这一教学不足进行突破,使学生的眼界可以更加开阔,同时也可以有效确保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对数学知识进行运用,教师课堂教学环节结束后,应突破传统层面单纯的只对学生布置与课堂教学环节相应的问题为主,而是应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知识点相似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层面,对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运用,并鼓励学生将运用过程进行具体描述,以此确保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以及数学实践运用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以《轴对称图形》为例,对于本知识点的教学来说,由于与生活内容较为贴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对生活中相关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寻找,同时也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可塑性较强的材料对轴对称图形进行制作,并将这些寻找到、制作好的成品在课堂学习环节进行共享,以此确保学生可以在自身具有的生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细致地对轴对称图形进行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今后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轴对称图形,可以与所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的理论知识进行关联,比如,夏天的蝴蝶和蜻蜓,春天和秋天放的风筝都是典型的轴对称图形,而游乐场的摩天轮也是典型的轴对称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与数学知识进行结合,就会使枯燥烦琐的数学知识变得具象化,生动形象化,使学生可以对轴对称图形的内涵形成深度认知,同时也可以确保学生可以更加稳定、扎实地对轴对称图形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懂得生活与数学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同时也会明白数学知识的奇妙之处。

五、 互动模式,掌握知识

初中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自主思维意识,自己对数学知识也有了自身层面的看法。因此,为顺应学生的这种自然发展规律,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以此确保学生之间可以在组内就数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运用能力问題进行交叉互动,教师也可以鼓励将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在小组讨论中进行运用,从而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此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精彩,并达到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细化来说,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在教室内,教室也是一个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大家庭,教师与学生每天都会在教室内进行交流沟通,一起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同时也一起分享学习成功后的快乐,一起突破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而从这一层面来讲,教师也担负着家长的责任,使学生可以在教师之处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在这种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相结合的模式下,也更加完善的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学习场景,使学生可以更加高效的在班级内对学习问题进行交流沟通。

以《几何图形》为例,在进行本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分组可以通过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来进行,使每个组别的学生都可以保持相近的水平,以此有利于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比如在某一组别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每一次都有变化几何图形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也激发学生的动脑意识,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确保数学学习内容与生活有更加紧密的契合度,教师也可以以每个人为基本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合成何种图形,同时,应如何对组成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这种引导型的教学模式可以确保学生在更贴近于生活化的情境中对数学问题进行学习,并掌握更多的数学运用技巧。

六、 结语

全新的数学学习时代已经来临,而对传统层面数学教学方法进行突破,不仅是为了对新时代的数学教学进行顺应,更是未来数学教学的大势所趋。就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只有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情况下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才可以确保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更具精彩性。

参考文献:

[1]郝伊凡.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精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8):244.

[2]田小建,成建新.谈如何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J].才智,2020(7):87.

[3]章锦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5):153.

作者简介:

杨正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积石山县居集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生活化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