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海亮实验中学马春艳 老师答疑

2021-03-14 23:05马春艳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宴饮鹿鸣宾客

马春艳

《短歌行》中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一句为什么含有“招纳贤才的热情”呢?

这句诗选自《诗经·小雅·鹿鸣》。《诗经》中很多篇章,原为西周礼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鹿鸣》原为宴饮典礼中燕礼的迎宾曲,即天子、诸侯或其他大贵族宴请宾客时宴会上的歌唱内容。

在远古时代,吃饭实在是件很重要的事。生活奢华的贵族讲究吃饭也属正常,但《诗经》产生的西周时代,贵族不但好宴饮,而且将宴饮上升为仪式活动,并且仪式繁多,程序复杂,其中奏乐和歌唱就是很重要的环节。奏乐歌唱实为西周礼乐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奏乐歌唱不仅仅为渲染气氛助兴,更宣示着西周宗法社会的某些基本原则,协调着西周宗法社会人群内部的关系。

西周社会实行分封制,即周天子将王朝境内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自己的同姓子弟或异姓姻亲贵族,使他们封邦建国,以拱卫周王室。这种分封制实质就是“贵族分权制”,贵族之间的礼尚往来,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往要通过宴饮环节来完成,这时宴饮不再是简单的吃饭,而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性典礼活动,更是政治权利的分享。宴饮上的歌唱成为传达价值理念的重要方式。“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翻译过来就是“四方嘉宾来,奏乐来欢迎”之意,同时借鹿儿呼唤同伴分享肥美的青草起兴,渲染一种热情、和谐的气氛。到此我们就会明白嘉宾非一般宾客,实为重要的各国使者或重要政治人物,《鹿鸣》作为迎宾组曲之一,表达的是对与会宾客的热情欢迎之意。渴望建功立业、胸怀政治抱负的曹操正是借此表达对贤才的欢迎,呼唤他们与自己共建大业。

猜你喜欢
宴饮鹿鸣宾客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呦呦鹿鸣——中国古代器物之《五彩百鹿尊》
名利如“宾客”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刘宾客常论医 信方传世
热闹婚礼季,如何在宾客中脱颖而出?
酒中日月
鹿鸣
“遍赞宾客”句解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