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血清清蛋白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2021-03-17 05:54黄晓莉王保珍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5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置换术人工

吴 煜,黄晓莉,王 呈,王保珍△

(1.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营养科,山东 济南 250012;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山东 济南 250012)

当疾病导致髋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且非手术治疗无效时,需进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营养不良是一种体重减轻、肌肉量减少和皮下脂肪减少及功能状态减弱的营养失衡状态[1]。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如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情况,会增加术后病死率和康复时间,同时增加感染风险和延迟伤口愈合[2-4]。研究发现,营养良好者的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低于营养不良患者[5]。血清清蛋白(ALB)是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的因子[6-7]。研究显示,血清ALB可能是年龄、并发症和疾病严重程度的替代指标[8-10]。成年人的正常血清ALB水平在35~50 g/L间波动。血清ALB水平低于35 g/L时通常被定义为低ALB血症[11]。临床上,血清ALB检测成本低且应用广泛。目前,有关术前血清ALB水平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较少见。本研究探讨了术前血清ALB水平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旨在为术后临床结局的预测评估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76例,其中男67例,女109例;年龄21~85岁,平均(60.27±11.53)岁;体重(68.21±10.19)kg,体重指数(BMI)(25.47±3.30)kg/m2;身高(163.60±7.5)cm;总住院时间5~50 d,平均(12.86±5.09)d,其中术前住院时间(6.44±2.56)d,术后住院时间(6.43±4.12)d;全髋关节置换术(THA)7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103例。根据血清ALB诊断标准分为正常组(>35 g/L,153例)和异常组(≤35 g/L,23例)。纳入标准:(1)经CT和(或)X线检查确诊,须进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2)具有手术指征并同意手术;(3)术前及术后3 d行血常规检查。排除标准:(1)发热;(2)合并造血系统疾病;(3)存在影响伤口愈合疾病。患者基本情况见表1。2组术前诊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患者基本情况

表2 2组术前诊断情况比较[n(%)]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1)术前处理: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对合并有基础疾病者进行针对性内科治疗,确保有效控制病情;行髋膝关节CT和(或)X线检查,明确病情情况并进行营养状况评估。(2)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后放置假体,复位髋膝关节。彻底冲洗伤口切口并进行负压引流,逐层缝合伤口。术后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早期进行髋膝功能锻炼。

1.2.2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血清ALB水平、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2 结 果

2.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情况比较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术后死亡1例,异常组无死亡情况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2组血清ALB水平、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 2组除年龄、BMI、总住院时间外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血清ALB水平、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

2.3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结果显示,血清ALB水平降低、住院时间长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见表5。

表5 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

3 讨 论

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存在营养状况问题。外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率可高达50%,是近年来值得重视的外科问题[12]。营养状况差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有关[13]。血清ALB可以被用来作为评价个体营养状态的指标[14-15]。血清ALB水平低(≤35 g/L)与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相关。这些数据可能会影响术前决策,直接影响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及对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影响围手术期发病率和病死率[16]。相关研究显示,血清ALB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17-20]。LEE等[21]研究发现,髋部骨折患者血清ALB水平小于或等于35 g/L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ALB水平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结局有关。患者血清ALB水平对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起着关键作用,其可以通过影响伤口的愈合过程及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异。可能与2组患者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基本一致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年龄、BMI水平有显著差异。排除年龄这一不可更改的因素外,提示BMI水平影响血清ALB水平。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大多是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这可能是由于创伤性疾病本身应激,从而导致代谢旺盛、消耗增加及术后并发症[22]。本研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BMI等混杂因素,结果显示,血清ALB水平降低、住院时间长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提示术前ALB水平小于或等于35 g/L时,可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使住院时间延长。血清ALB水平低的患者,因为免疫力下降、营养丢失会增加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通过改善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营养状况,从而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骨科患者营养状态应予以足够重视,通过检测术前血清ALB水平,及早进行干预并严密监控[24]。外科医生可评估患者营养状况,优化围手术期补充营养支持的策略[25]来改善患者术前营养概况,可通过改善患者血清ALB水平来增加营养储备,促进伤口的愈合及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综上,血清ALB水平降低是影响人工髋膝关节置换的危险因素,该指标可以为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近期疗效提供重要信息。术前,通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给予营养支持,或许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因此,临床应在术前检查患者血清ALB水平,积极调整患者术前营养状况,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在收集资料时虽考虑其他疾病等的影响,但是无法排除其他与营养相关的混杂因素的干扰,如淋巴细胞等。后续可开展进一步研究,探索其机制,从而预测和筛选临床结局不良的高危人群,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治疗。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置换术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