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健康干预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17 05:54刘春梅曾晓兰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5期
关键词:肝功能血脂脂肪

刘春梅,曾晓兰

(重庆市东南医院:1.健康体检科;2.儿科,重庆 401336)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病变主要是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沉积为主,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体力劳动的减少及饮食的营养过剩,过量的饮酒导致NAFLD发生率上升,且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NAFLD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该疾病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多是通过接受健康体检时检出,从而导致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发展为其他疾病[3]。因此,提高患者自身的重视度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了个性化健康干预在NAFLD患者中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本院NAFL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4]: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排除标准[5]:(1)酒精性肝病;(2)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3)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照组中女16例,男24例;年龄31~67岁,平均(47.03±4.01)岁;肥胖者13例,超重者20例,体重正常者7例。观察组中女15例,男25例;年龄32~69岁,平均(48.00±4.04)岁;肥胖者12例,超重者22例,体重正常者6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调查患者基础资料,包括腰围、体重、身高、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别及年龄。通过生物化学检验及肝脏超声对患者进行肝功能及血脂测定,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谷氨酰转肽酶(GG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对照组在体检结束后给予口头宣教,让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做好复检。观察组接受为期半年的个性化健康干预,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在了解患者家庭背景后,与患者家属的积极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及家庭支持。将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表发放至患者手中,讲解计划表内容,使患者对诱发疾病发生的原因、疾病对机体的影响有初步正确的认知,了解健康干预的必要性,提高其配合度。干预方式包括开展座谈会、网络通信及电话咨询,通过3种途径与患者进行联系沟通,将疾病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反复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度。结合不同患者自主管理能力、患病程度及身体健康等情况,给予针对性的生活习惯、心理等多方面引导,通过定期检查将病情进展和控制程度告知患者,提高患者治疗信心。(2)饮食及运动干预:随访期间,让患者记录每天运动、饮食情况,提高其自我监控意识。结合其记录情况,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不良嗜好、喜欢选择的运动方式、爱好、每天脂肪及营养元素等摄入量进行综合评估,为其制订个性化饮食、运动方案,对其进行自身行为修正。基本原则为在保障每天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将每天能量的摄入量降低209~4 184 kJ,脂肪摄入占总能量的20%~25%,蛋白质摄入占总能量的15%~20%;注意增加矿物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摄入,以低血糖食物为主要能量来源,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水果、蔬菜、谷薯类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鱼类、瘦肉类、豆类、乳类,以及蛋类食物。运动方案的制订结合患者兴趣、活动能力、年龄及性别,指导其进行脉率的自我监测,做到“坚持、全面、个性化、循序渐进”。运动强度逐渐增加,并以中等量为最佳强度。运动方式以网球或羽毛球、打乒乓球、游泳、跳舞、快慢走、骑自行车等为最佳选项,每周3~5次,每次30~60 min,以“170-年龄”为运动后的安全心率。(3)定时复检,调整方案:每月安排患者进行1次复检,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干预方案进行相应调整。(4)确保健康干预效果,多种方式提高患者依从性:多倾听患者反馈,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根据其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干预。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患者安全感,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干预依从性。获取患者家属的支持也非常重要。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团体活动,进而改善患者情绪,为其提高依从性创造良好、健康的环境。

1.2.2观察指标 (1)比较2组健康行为(合理饮食、合理运动)遵守情况;(2)比较2组肝功能(GGT、AST、ALT及TBIL)改善情况;(3)比较2组血脂(HDL、LDL、TG及TC)改善情况。

2 结 果

2.12组健康行为遵守情况比较 观察组合理饮食率、合理运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健康行为遵守情况比较[n(%)]

2.22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前,2组GGT、AST、ALT及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GT、AST、ALT及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2.32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前,2组HDL、LDL、TG及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DL、LDL、TG及TC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比较

3 讨 论

体力劳动的减少、暴饮暴食、过量的饮酒等导致患者脂质代谢发生紊乱,致使肝内脂质发生沉积,影响患者肝功能[6]。NAFLD是一种肝细胞大泡性脂肪病变,病变的主体在肝小叶,以患者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与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7]。NAFLD的病理改变是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及脂肪沉积,与患者血脂水平没有绝对关系[8]。NAFLD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患者发生与肝病有关的残疾,甚至死亡[9]。对于NAFLD患者的治疗,除了药物,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进行干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进行适量运动,避免油腻饮食,以清淡为主,减少高脂肪、胆固醇食物摄入,减少饮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研究发现,多数NAFLD患者在未并发其他并发症时并不会对该疾病进行过多干预,自我饮食、生活习惯并不会因为该疾病的出现而发生过多改变[10]。因此,为了提高患者对NAFLD的重视度,有效的健康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合理饮食率、合理运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GGT、AST、TBIL、ALT、HDL、LDL、TG及T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体检后个性化健康干预的实施可显著促进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改善,提高患者合理饮食率及合理运动率。其原因可能是:(1)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方案有正确的认知,纠正患者对疾病的不重视态度,并对于伴有焦虑、担忧等负性情绪的患者进行情绪管理,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对积极生活有较佳的促进效果[11]。(2)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能够提高与患者的联系范围,也能够使患者随时随地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患者的疑虑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解答。通过与患者沟通,可了解患者的内心诉求,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关怀护理,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从而提高患者配合度[12]。(3)在饮食方面及运动方面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饮食干预及积极运动的必要性,积极主动配合干预方案的实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同时,能加强家属的配合,给予患者更好的照料,进而促进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13-14]。

综上所述,个性化健康干预可有效改善NAFLD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减轻其脂肪肝严重程度。

猜你喜欢
肝功能血脂脂肪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反派脂肪要逆袭
你了解“血脂”吗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