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探析

2021-03-22 10:29张雅利刘增平
甘肃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医学

张雅利,刘增平

(兰州大学图书馆,甘肃 兰州73000)

2003 年,美国医学图书馆学会(MLA)认识到公众健康素养促进工作面临挑战,指出应将“信息能力”注入到健康素养的研究中,从而首次提出了健康信息素养(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HIL)的概念,认为健康信息素养是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两个概念的渗透与融合,其内涵是认识到健康信息需求,熟悉可能的信息源并应用它们来检索相关信息,评价信息的质量以及在某一具体情况下的适用性,分析、理解并利用信息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能力[1]。2016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战略主题[2],这标志着每一位公民,都必须重视健康问题,并逐步培养起管理自身健康的相关能力。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提高他们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对于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国外医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健康信息教育运作模式,国内一些医学图书馆在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做了积极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和健康突发事件的日益增多,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已经成为更多大学生急切关心的问题。基于此,国内高校图书馆积极行动起来,利用自身的空间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开始为广大读者提供健康信息资源服务,并初步探索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

1 相关概念和研究

1.1 信息素养教育

2002 年,我国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首次提出高校图书馆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2015 年,再次修订了此项规程,进一步重视信息素质教育;2018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组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创新素养教育的概念,认为图书馆应结合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信息素养教育水平[3]。近年来,国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新生教育、线下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线上专题培训讲座等活动,将建设重点逐步从阅读推广向包含阅读更广泛的素养教育转移,以促进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型发展[4],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总体情况较好,实现了多元化、全方位的用户信息素养教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新型教育模式的兴起,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进入了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5],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将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突破“内卷化”的创新点。

1.2 健康素养水平

1974 年Simonds 在国际健康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健康素养”的概念,此后,随着信息发展和相关研究的不断进展,这一概念的内涵被不断丰富,2014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素养的定义为“代表着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通过这些途径能促进和维持健康”[6]。健康素养不仅仅是使人们获得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理念,从而改变生活行为方式,而是使人们意识到健康素养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以便更好促进人类健康[7]。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素养水平标志着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新高度。良好的健康信息素养意味着有能力获得更多疾病预防和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知识,从帮助人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对于国内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近年来一些学者做了相关调研,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明显偏低,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仅为12.08%[8]。2014年研究显示,广州市大学生所具备健康素养比例整体过低,仅为8.2%,其中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最低,大学生虽具备一些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却不能实现向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转化[9]。2016 年调查显示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44.62%[10]。2018 年调查显示蚌埠市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为19.24%[11]。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总体较低,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3 健康信息素养教育

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包括提供健康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健康传播话题、培养科学健康观等一系列系统的教育。最初美国医学图书馆学会提出健康信息素养并成立健康信息素养专项组,都是鼓励医院管理者、卫生保健提供者和医学图书馆向人们进行健康信息素养服务,而后这类服务逐渐扩大到公共图书馆乃至高校图书馆。在健康信息服务起步略晚的国内,从事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图书馆也是以专业,而且稀少的医学图书馆为主[1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到来,非医学高校在校学生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健康信息需求旺盛,据调查统计84.4%的在校大学生对健康信息有较高的需求,而及时获取健康信息有助于大学生做出较为合理的决策[4]。健康信息服务和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不再是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使命,也不再是专门针对医学生的素养教育,国内非医学院校图书馆也开始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尝试。本研究选取了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主要借助其网站信息进行案例调研,重点关注图书馆为在校学生所做的健康信息服务和开展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

2 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

2.1 调查设计

本次调研以2017 年9 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13]为依据,采用网络访问和电话咨询的形式,主要调查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对在校学生进行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情况,调查内容涉及健康主题阅读推广,健康资源导航,线下教学或讲座,线上讲座、培训或视频,以及健康主题活动等五类目前现有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形式,见表1。

表1 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形式表

2.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见表2)

表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案例表

续表2

续表2

2.3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调研结果

首先,就教育的形式而言,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最大特点是把健康信息服务和学科服务相结合。在被调查的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中,除4所外,有38 所都有健康资源导航,即对各类医学数据库、电子期刊和医学网站进行链接导航,这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主要的形式,这种教育形式和学科服务相结合,既是健康信息服务,又是学科服务。仅次于健康资源导航的教育形式就是健康主题阅读推广,调查显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些高校图书馆利用其自身丰富的医学电子资源,对医学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例如北京图书馆发布的“20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清华大学的“新冠病毒研究信息资源汇总”,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关于冠状病毒等相关免费信息资源整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疫情研究E 网打尽”,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新冠肺炎研究高影响力论文摘要和国内学者Nature 发文(健康科学类)信息汇总报道”,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川大战役纪”栏目,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研究情况综述”等,都是将病毒的专业信息、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的最新资讯与相关的医学数据库和最近的科研成果相链接,既为学生做好健康信息服务,又为广大师生开展相关科研做好梳理。第二,“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开展形式单一,没有形成教育体系。从目前的调查结果看,没有一个“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将5 种教育形式组合起来立体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仅仅北京大学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和郑州大学图书馆3 家开展了4 种教育形式,占比仅仅是7%,另有8 个“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了3 种形式的教育,占比19%,有18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仅仅只开展健康信息导航这样一种教育形式,可以说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才刚刚起步,远远没有形成教育体系。

其次,就教育的内容而言,也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从内容来源来看,“转载模式”较多,“原创模式”较少。健康咨询导航和健康主题阅读推广几乎全部都是“转载模式”,有相当一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线上和线下培训、讲座中也是转载相关专家关于医学数据库讲解的视频、医学专家的讲座,当然也有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的“漫谈阅读与健康”“瘟疫与西方艺术——疾病与瘟疫对西方绘画的影响”“从古希腊神话的‘瘟疫模型’说起”以及“新冠病毒暴发对人类社会的警示”系列在线讲座、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真人图书”板块举办“关注视力的终极杀手之眼底病篇”和“日常生活中的口腔保健”的在线讲座、南开大学图书馆举办《瘟疫的历史启示:中国的经验与省思》在线讲座,以及东北大学图书馆举办“全球COVID-19 疫情下的环境与健康论坛”在线讲座都是“原创模式”的典范,值得其他“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习和借鉴。第二,从内容设置而言,了解和熟悉健康信息资源较多,形成健康传播议题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健康主题活动,依托健康资源和医学数据库的比赛或者健康主题的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和学生们就一些健康问题展开积极互动交流,把学生们的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某个健康类话题上,从而形成健康传播议题,对参加者的健康态度以及之后的相关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较为出色的案例是兰州大学图书馆借助世界艾滋病日,举办防治艾滋病专题书展,开展“风速对话”之艾滋病科普系列读书分享会,并在线播放学生自制的科普视频,和学生开展针对艾滋病话题的积极互动,从而对大家的健康观念和生活行为产生影响;武汉大学图书馆开展的“医学人文知识竞赛”和“疫情防护,你的知识储备达标么?”的健康主题比赛制造健康话题,增加健康知识储备,形成良好的健康观念,帮助学生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

再次,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关注信息需求较多,培养并提高健康信息能力较少。大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唤起的是学生对健康信息需求的认识,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可靠的信息源检索健康信息,而对于其内涵所包括的其他三个方面的能力:能够评价健康信息的质量,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使用的健康信息,分析、理解和应用健康信息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14],远远没有涉及。“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中无论是健康信息导航,健康主题阅读推广,线上、线下有关医学数据库的培训、讲座,还是针对医学数据库使用情况的健康主题比赛活动,这些教育形式都是“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努力提高健康信息的可获取性和可读性,增强健康信息源的可靠性,满足师生们的基本健康信息需求,而对于培养信息分析能力、评价能力、依靠信息的决策能力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往往都是被忽视的。所以,进行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纵深发展将是今后高校图书馆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最后,就教育的完整性而言,效果评估环节缺失。本次调研也说明大多数图书馆还难以掌握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效果[12],高校图书馆和国内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一样,对于通过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后,受众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并没有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在国外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评价体系中,以美国为代表的是有独立的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主要通过测试受众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用及运算能力来评估受众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而以英国为代表的是通过《英国NHS图书馆质量评估标准》 中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内容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健康素养的效果。随着国内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逐渐开始并走向成熟,需要建立适合我国特色的评价体系。值得期待的是,目前,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正在研发《全国健康素养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网络评价系统》,此系统针对不同的群体包括学生群体分别制定了一套专门的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这将为研究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评价体系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7]。

3 基于本次调研的启发和思考

通过本次调查,除个别高校图书馆做得比较出彩外,“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整体呈现出一种粗放型的教育方式,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建立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在整体运作思路下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健康信息服务,为读者提供健康资源、传播健康理念。

3.1 从受众需求出发,努力构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3.1.1 开展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实现对受众的个性化健康信息服务

无论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图书馆、面向医学生群体的医学图书馆,还是面向大学生和研究生的高校图书馆,所开展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都要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所以,首要的就是面向健康信息传播群体开展交流互动,调研并掌握受众群体实际所需健康信息的种类、特点和用途,形成高校学生健康信息需求分析,以此为依据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健康信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科研相关的健康信息,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从各自学校的学科背景出发,依托学科背景需要的健康信息组合开放医学数据库。另一类是生活相关的健康信息,从调研结果看,“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目前主要提供的是针对突发健康事件涉及问题的健康信息服务,而大学生最想了解的心理保健、运动营养、慢性病及伤害预防三方面的健康信息知识[9]很少涉及,今后高校图书馆要以增加这方面的健康信息传播为主要目标来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当然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需求细分,实现对受众的个性化健康信息服务。例如,针对女大学生群体本身的特点,健康信息服务的目标是普及生殖健康信息知识,提高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生殖健康信息素养能力[15]。

3.1.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健康素养水平

在大健康的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提高馆员整体的健康素养水平将是大势所趋,馆员是用户的信息导航员,他们整体的健康素养水平决定了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质量。本次调查中,只有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了应对后疫情时代,为馆员开设线下心理健康讲座。今后各高校图书馆要创造机会将集中学习健康知识和馆员的自学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图书馆馆员整体的健康素养水平。由于健康信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图书馆还需要培育专门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健康学科馆员队伍,通过进行医学专业化的培训,使健康学科馆员具备医学信息专业素养,这些健康学科馆员能搜集整理和深度加工健康信息,熟悉医学类常用数据库的类型和各大健康信息专业门口网站的特点,具备信息检索和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能针对目标人群的健康需求主动开展个性化的推送服务[4]。

3.1.3 加强健康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健康信息服务

首先,提高健康信息的针对性、可靠性和可获取性。高校图书馆从学生的健康信息需求出发,提供可信权威的纸质信息资源以及专业的医学电子资源,并通过健康资源导航和健康主题阅读推广全方位建立学生和健康信息资源的有效链接。其次,提高健康信息的可读性、可识别性。整合各类健康信息资源,将文字、图像和多媒体等医学资源有机组配,吸纳学生对健康信息以及健康类话题的关注以及积极参与互动。最后,增加健康信息的原创性。加大图书馆健康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依托健康热门话题和世界健康类节日等,以传播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健康技能为目标,深度开展健康主题阅读推广,增加“原创模式”的健康信息,为学生开展健康主题研究和获取健康信息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3.1.4 创新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质量

随着信息动态技术的发展,健康信息学在信息科学、社会科学、图书馆学和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作用,相关健康信息类课程也悄然兴起,“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可以视学校情况创新线下教学或讲座和线上讲座或培训的内容,开发健康信息类通识课、医学信息检索课,并把相关课程嫁接到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中,让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拓展和延伸的一部分[16],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对健康信息的处理能力;而健康主题活动是当前“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较少的教育形式,在将来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图书馆要深度挖掘健康类话题,在线上或线下积极开展富有挑战性的健康知识竞赛论述题,用综合知识表达健康主题的技艺对决等,更适合高智商的大学生展示全面的综合知识,配合专家点评,参与者会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17]。这些有趣、有益、有效的主题活动,在学生中推动参与,促成交流,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并结合人际传播的优势,在学生群体中既引导形成健康传播议题,又帮助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和健康观念,从而积极影响学生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此外,开展健康信息咨询,与学生开展交流互动,也是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形式,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通过QQ、微博、微信、移动图书馆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交互式健康信息咨询服务,这样既掌握学生的健康信息需求,又为后续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效果的反馈做好一定准备。

3.1.5 建立健康信息素养教育评价反馈机制

除期待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正在研发的《全国健康素养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网络评价系统》外,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思考[17],建立了以活动主题核心信息知晓率、行为率、技能掌握率为模式的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以对活动模式的“有用性、收获、效果”等三方面效应得到的等级主观感觉(好、中、差)为模式的认可指标,对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便及时监测本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情况,形成教育-反馈-再教育的良性互动模式。这些有益的探索为高校图书馆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评价反馈机制开拓了思路。

培养学生科学分析、理解并利用健康信息,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的能力,既满足健康信息需求、提高健康技能,又形成健康意识和健康观念,从而使健康素养水平得到提升,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综合的系统化过程,需要高校图书馆在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框架下,既借鉴国外经验,又结合我国实际,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才能实现培养信息能力的长远目标。

3.2 积极寻求各方合作,共享健康资源,共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

在共享经济时代,实现健康资源共享、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共建将是必然,所以要积极寻求各方合作。首先,是与本校医学相关学院合作。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各综合性大学而言,其图书馆积极利用医学相关学院的学科优势,从既是健康教育又是学科服务的健康资源导航和健康主题阅读推广方面切入,打造高质量的健康信息服务,吸引学生关注健康信息、学习健康知识。另外,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展一些由这些学院的医学生号召发起的健康主题活动,并推广至全校学生参加,以此来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其次,是与医学图书馆合作。美国经验表明,在推进公众健康信息服务方面,国立医学图书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健康信息服务的带头和领跑者[18]。在国内,同样,医学图书馆作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先行者,已经在健康信息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高校图书馆除学习他们传播健康知识、倡导健康观念的经验外,还要与这些医学图书馆开展交流合作,共建、共享健康信息和各类医学数据库。最后,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与各大医院、公共卫生部门、医学研究中心及校医院等医疗健康机构合作。这些医疗健康机构作为医学知识的传播中心,在健康信息资源和传播方面具有很大优势,高校图书馆应与这些医疗机构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将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引入线上、线下各类医学培训课程和各类健康咨询服务项目中,对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

3.3 努力争取国家政策和地方图书馆行业组织的支持,实现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健康发展

目前,国家层面只有针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出台了正式文件,随着健康信息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在各个高校图书馆的积极开展,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对高校图书馆健康素养教育做出规范和引导将是一种必然。另外,努力争取地方图书馆行业组织的支持,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本身健康发展的有利推动。其中,地方图书馆学会应发挥学术研究的专长,研究国外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和健康素养教育的经验,并结合国内实际和地方差异,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受众的健康信息需求、教育模式、教育效果等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对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做出指导;同时,图书馆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管理的优势,制定高校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政策法规,与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一起发挥作用,在实践上进行监督协调、收集表彰和推广一些高校图书馆取得较好成绩的案例,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等等,从而促使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已经起步,但要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以及健康信息服务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地位,仍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构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寻求各方合作及得到国家政策和地方图书馆行业组织的支持将是高校图书馆必然经历的三部曲。希望本次针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调研与分析,能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开展此项教育提供积极的思考和借鉴,也为我国健康信息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医学
医学的进步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