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课程思政的时代蕴涵与发展路径

2021-03-26 19:07
关键词:新工科工科育人

黄 泽 文

(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

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风起云涌、方兴未艾,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悄无声息地点燃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革命之火”。人工智能,特别是高级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毫无疑义将引发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环境等四要素的重构和创变,进而推动实现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重构[1]。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领域的技术科技革命与产业变化,教育部积极推进高校“新工科”教育模式革新,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动“新工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使各“新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合统一,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最终达成新时代适应未来新兴产业需要的、满足新经济需求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新兴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一、“新工科”建设中课程思政的时代蕴涵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报告中指出:世界高等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终身化、信息化”的趋势[2],高等教育与世界格局、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与个人福祉形成了更加系统而复杂的共生关系。其中,高等工程教育承担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如何顺应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承担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使命担当,促使其自身不断转型升级,实现从“技术范式”到“科学范式”并最终趋向“工程范式”的演变,体现其育人价值的现代化更迭,并时刻瞄准未来的新范式[3-4]。“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以课程思政为创新突破,统整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和实践体系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培养出具有时代蕴涵和中国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其中课程思政是造就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担当时代大任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一)课程思政是实现“新工科”宏伟蓝图的时代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党组等相关部门也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这些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件,为新时代新工科建设勾勒出了宏伟蓝图,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开启了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课程思政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部署的紧迫任务,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实现育人目标价值的主渠道。学科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两条平行发展的教育活动,而是相互渗透、深度融合,共同实现育人价值叠加、教学资源创新、教师队伍壮大以及教学实效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2017年2月20日,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新工科”建设通过多次讨论,逐步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简称新工科建设“三部曲”)。教育部随后又相继颁发《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文件,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及培养方案。“新工科”建设是一项为了应对新经济挑战、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要和未来发展要求的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也是一场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的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战略行动,更是教育部和高等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打好提升质量、推进公平、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攻坚战的重要举措。通过“新工科”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国家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同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愿意将所学知识奉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堪当时代大任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对于我国“新工科”建设而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立德树人目标为育人不变标杆的同时,更应通过课程思政打造出具有时代蕴涵和中国特色的“新工科”。

(二)课程思政是“新工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第一,“新工科”课程应契合立德树人、育人为先的理念。“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教育事业的神圣职责,也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6]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8]这说明,高校立德树人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能偏废大学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和育人功能,特别要强化通过实施课程思政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

第二,“新工科”课程理念应体现“新工科”特色。“新工科”的建设为高等工程教育带来了一种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变革、一种挑战。课程思政不仅体现出大学课程对个体精神成长意义的追问,也表达出课程要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引导,以遵循国家主流价值观要求的精神旨归[8]。“新工科”中很大一部分专业属性偏向理工科、更加注重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看重学生发展国际性等特点,势必给“新工科”思政建设带来重大影响。从理念目标上看,“新工科”课程思政应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价值旨归,立足于人的思想道德养成的系统性特征,赋予课程以整体育人的功能,使专业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新工科”课程体系应实现科学知识传授与家国情怀培育的深度融合。首先,育人目标一体化。专业课中应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功能,又应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应针对“新工科”学生的学科专业特色,完善传统的“三全育人”环节,避免模式僵化、实效性差等问题。其次,课程资源整合化。要在学科专业课程资源和教学案例、项目研讨、个案分析中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尤其应该结合国际形势复杂化,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科技人才竞争激烈化的当下,将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时代责任担当等作为对专业发展追求的政治引领,树立更加坚定服务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战略,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福祉和利益积极奋斗。再次,育人队伍专业化。提高专业课教师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专业性,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高思想意识和政治站位,以构建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发展路径为实践归宿,立足于人的思想道德养成的系统性特征,从一开始就将教书和育人视为一体,赋予课程思政以整体育人的功能[9],使“新工科”专业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顶层设计,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工科”人才。

(三)课程思政是“新工科”破解自身发展困境的重要路径

第一,理念困境。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将“立德”简单地理解为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或是片面传授专业知识等消极态度的问题,“新工科”课程思政由于其专业特性或者培养目标的理念定位和认知不足,此类问题体现得更加明显。教师以“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填鸭式的教学讲授方法、单一陈旧的授课形式,过多地强调理论性和政策性,纵有教师满腔热情的知识讲授,也会因理念偏差、缺乏新意、缺失价值育人而使学生严重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这类问题造成了高校“新工科”课程单一的知识化倾向,掩藏了专业知识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离散了“育人”与“知识传授”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造成了人才培养“思政取向”与“知识传播”“价值引领”与“文化传承”的背驰。

第二,实践困境。在“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实践中,“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开始,就存在突出的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包括课程地位、重视程度、专业水平等方面的不平衡。一方面,对于“新工科”相关专业来说,由于培养过程更加看重技能性和实操性,容易出现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课程轻思政课程倾向,导致思政课程相较于专业课程被忽视,彼此之间的地位不平衡,这样的不平衡,同样表现在专业课程建设的固有模式与“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实践环节。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体系过于抽象化,远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大学生发展的真正需要,以至于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最终引来部分专业课教师乃至于整个社会对高校思政教育价值的怀疑,这样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影响了“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推进。

第三,能力困境。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其时代性、思想性、政治性和育人性的鲜明特点,对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工科”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发现、挖掘出隐藏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二是课程思政的融合能力不足,不能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知识的有机融合。这些不足,势必对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造成极大的损伤,严重影响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发展原则

“新工科”更加注重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看重学生发展国际性,这给“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带来重要影响。“新工科”建设是一种变革、一种挑战,站在新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历史方位上,“新工科”课程思政应遵循永续性、平衡性、生机性的发展原则。

(一)永续性原则

“永续发展”是涉及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概念,强调在发展中要以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的永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对于“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发展来说,永续性原则要求要注重发展教育生态、学科生态、育人生态,优化“新工科”课程思政开展的方式及手段,实现其自身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新工科”课程思政以及“新工科”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来说,永续性应为首要核心原则,“新工科”建设的价值与意义不断得以肯定,同时也对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活动带来积极影响。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9]。因此,“新工科”背景下所培养的“新工科人才”必定是全面发展的、爱国爱党的、品德修养觉悟高的人才。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保障“新工科”建设中不断培养的人才不仅仅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可培养造就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等优秀特质的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担当时代大任的人才。

新时代“新工科”课程思政要与“新工科”的新背景、新使命、学科特性、国家人才培养诉求等融为一个有机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思量与布局,要把握永续性的发展原则,构建新时代全方位育人的有效机制,并牢牢把握“新工科”背景为课程思政带来的统一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二)平衡性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平衡性发展原则缘起于儒家“中庸”思想,中庸之道强调适度、整体与权变。儒家创始人孔子把中庸作为德性的要求,本意为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要求人们做事和看问题保持一种中和的平衡状态。儒家“中庸”思想认为偏向任何一方都将造成这种平衡的破坏,也就不能保持事物的完美。因而,儒家的中庸反对走极端的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儒家“中庸”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给予了极高的历史评价,他指出:“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11]

“中庸”思想对“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新工科”建设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是兼备机遇与挑战的,其建设与发展也是一个过程,过程中面临冲突与危机时,一定要牢牢把握好平衡性发展原则。如前文分析所得“新工科人才”应具备全面性、国际性、创新性的特点,应用型与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中往往会过于重视专业能力培养,而忽视思想品德培养,只有充分利用好、开设好课程思政,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工科”人才。

(三)生机性原则

孔子将“和”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历代儒学家都重视和合,汉代大儒董仲舒认为:“顺天之道,节者天之制也,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是故物生,皆贵气而迎养之。”[12]从中可看出“和”对事物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13]这一论述充分展现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拓创新精神,展现了民族进步发展中所需要的勃勃生机、不竭动力的源泉。由此,“和”是触发生机的沃土,而创新是促进“新工科”建设发展的永动机。

“新工科”课程思政也需要秉承生机性的发展原则,把握好“新工科”建设中“和”生态的创建,给予“新工科”发展以沃土,看重课程思政对实现“新工科”人才全方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达成的育人作用。同时,能够根据“新工科”发展所具备的特殊性,不断创新课程思政的方式、手段,促进“新工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仅仅是有良好条件的发展,更是勃勃生机的发展。

三、“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发展路径

课程思政所建构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是国家意志的精神呈现。新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必须通过优化课程目标、完善课程内容、强化教学过程、改进课程评价等环节的制度性变革,构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化落实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新工科”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一)理性审思:课程思政忠于实践改革、坚持“五育并举”

“新工科”课程思政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政策层面的探究,必须求真务实走向实践探索,在实践中努力找准改革创新的突破点,以实打实的精神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第一,“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应突出创新探索。课程思政不仅需要注入师生行动者的主动建构,而且必须真实地走进高校、走进课堂,转化为师生的主体性行动,保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路径。“新工科”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学科背景、思维特性等原因,更加具有灵活性,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偏向实作性。因此,创新“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显得更加重要,需要不断拓展课程思政的空间,推进课程思政的载体创新,不断提高课程思政适应性、扩大课程思政覆盖面、增强课程思政可操作性。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等相应“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中增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变革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新精神”“良知和责任感”“家国情怀和职业素养”等具体要求的相关内容。

第二,“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应强化问题导向。“新工科”课程思政必须以提升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能力为切入点,通过课程思政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融入来展示实效性[13]。思想政治教育的旨归是通过知识传授、答疑解惑、实践考察、主题教育等形式,发挥思想引领、力量凝聚、行为调整功能,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构主流意识形态、宣扬国家意志的实践活动。鲜活的实践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而当下课程思政中的种种问题症结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实践与实践的割裂、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疏离,日益呈现理论脱离实践、实践负重难行的客观现实,严重削弱了课程思政的信度和效能。迫切需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重学理化轻生活化、重叙事化轻时代化、重文本化轻图像化的过往现状,让高大上的理论落地生根,融入实践、融入生活、融入人心,指导行动。

第三,“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应坚持以生为本。“新工科”背景下与时俱进的课程思政,要积极关注学生日常、关注学生需求,引导激励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互动中分享、在实践中提升,拉进书本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消除知识殿堂与实践庭院的界限,推进知识教育与实践育人的深度融合,构建符合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成长发展需要的育人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思想与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虚实结合、有机统一,把传道授业解惑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用生活体验诠释马列原理,用鲜活事例体悟抽象道理,最终使学生具备透过现象把握本真、通过表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实现认知—认同—内化—实践的统一,最终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二)理念深化:课程思政回归育人工作本真

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各类矛盾交织、价值多元碰撞、社会环境复杂,“新工科”专业的诞生具有浓厚的时代韵味,反映了市场经济对大学人才培养专业性的需求,但也容易陷入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漩涡,也由此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度,迫切需要发挥各个学科优势,彰显各门课程的特色,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因此,探索课程思政改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二选择,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

第一,把握“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基本定位。课程思政的终极价值在于育人为本、以德为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10]在“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让每位教师从心底里认可“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和岗位责任,牢记“育人”本质,把握学生需求,充分发掘所教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贯穿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把尊重人、发展人和完善人作为价值导向,使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中实现情感认同、思想内化和行为转化,做到既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纯真情怀,又不失价值导向的纯正和科学规律的纯真[14]。

第二,彰显“新工科”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新工科”伴随时代特性产生,其相关专业学生具有其自身特性,学校、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正确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贯穿融入“新工科”课程体系之中,从学科教材、课程教学、课堂管理等,全方位建构起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要防止课程思政的表层化问题,防止课程思政与课程知识传授两张皮的问题,防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仅将知识看成一种符号性的存在和确定性的结果的问题,要把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视为一种文化的存在,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人才所必备的要素,回归课程育人的工作本真。

(三)系统整合:课程制度、体系、内容、教学队伍全方位完善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育人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5]这是“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遵循。既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方法体系与育人规律,同时要实现与“新工科”学科专业教育的贯通融合。“新工科”特点决定了要把握好思政课堂在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第一,完善“新工科”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思政在高校实践中的强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思政课程以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二是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深入融合课程思政后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应从育人目标、培养体系、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实践环节、教师队伍等方面实现两部分课程的全方位统整,两者之间要充分发挥叠加效应。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要凸显“新工科”的学科专业特色,课程内容与资源开发契合“新工科”建设的现实需求,使其课程内容能够真正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引领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实施团队化的课程开发策略,邀请专业课教师承担部分专题教学内容,实现课程队伍的融合。真正让“新工科”课程思政实现以教促知、以知促行、以行促和,不断优化、创新“新工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课程方式创新、教育手段创新,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思维品质、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人文精神等要素融入课堂教学,需要注重教育路径设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最终站稳“新工科”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上的核心地位,发挥好课程思政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育人作用。

第二,推进“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科学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思维方式、严密的顶层设计、精干的教师队伍和扎实的教学实践加以推进。在学科专业课程中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关键在于教师队伍。从目标层面,让专业课教师提高课程思政认识,认清其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担当与育人使命。从管理层面,要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课程思政实施能力相结合,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与激励机制。从实施层面,应通过系统化的教师队伍培训,让专业课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育人使命,掌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实施原则,能够有效践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依托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实现教学相长。

第三,把握“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建设规律。做好“新工科”课程思政要遵循其应有规律,一是遵循育人为先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教学方式要贴近学生思想特点,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思想动态,教学内容要贴近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二是注重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取向。在案例设计、实践教学与资源建设等各个课程实施环节中体现教学理念与教育方法的创新。三是拓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时空向度。善于利用开放共享的在线课程资源,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将学科知识中概念传授部分从有限课堂内拓展到无限课堂外,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从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促进师生交互,实现参与式互动,在师生交流、研讨中实现思想碰撞与引领。四是遵循因材施教规律。要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性,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来推进课程思政开展。

猜你喜欢
新工科工科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