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评价的价值分析

2021-03-30 09:58张照清
智慧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颈动脉组间

张照清

(沂水县人民医院 超声科,山东 临沂 276400)

0 引言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的过性障碍,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有着紧密相关性。该疾病发生有极大可能会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出现缺损,是脑梗死发病的警示信号[1]。为了减少脑梗死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尽早准确诊断,并予以积极、规范、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非常关键[2-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作为临床应用十分普遍的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检查过程中,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青睐[4-5]。基于此,研究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中采取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评价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 月至2020年8 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69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200例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均进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观察组16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02例、67例,平均年龄为(65.84±4.46)岁;对照组200例健康者中,男女分别为110例、90例,平均年龄为(64.87±4.51)岁。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参与本研究人员均知晓此次研究的目的、意义,自愿参与并签字确认,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审核予以通过。

1.2 方法

对所有人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选择GE-Vivid7 飞利浦EPIQ7C 型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仪,探头频率设置为10 MHz。检查前指导受检人员保持仰卧位,并充分暴露颈部,并于颈下垫软枕,尽可能让患者舒适为宜,详细记录各项检查数据。

1.3 疗效标准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斑块检出率、狭窄检出率、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径(VD)、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FV)、血管反应性(V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表示,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斑块(软斑块、硬斑块、混合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n,%)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狭窄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血管闭塞)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狭窄检出率比较[n(%)]

2.3 对照组和观察组RI、PI 比较

对照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要更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RI、PI 比较()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RI、PI 比较()

2.4 对照组和观察组颈总动脉VD、IMT、VR、PSV、EDV、MFV 比较

观察组颈总动脉VD、VR 明显低于对照组,颈总动脉IMT、PSV、EDV、MFV 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4。

表4 对照组和观察组颈总动脉VD、IMT、VR、PSV、EDV、MFV 比较()

表4 对照组和观察组颈总动脉VD、IMT、VR、PSV、EDV、MFV 比较()

2.5 对照组和观察组颈内动脉VD、IMT、VR、PSV、EDV、MFV 比较

观察组颈内动脉VD、VR 明显低于对照组,颈总动脉IMT、PSV、EDV、MFV 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5。

表5 对照组和观察组颈内动脉VD、IMT、VR、PSV、EDV、MFV 比较()

表5 对照组和观察组颈内动脉VD、IMT、VR、PSV、EDV、MFV 比较()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疾病,病因多样、病理机制复杂,高血压、遗传、年龄、吸烟、饮酒、肥胖及一些相关慢性病等都有可能是导致ICVD 发生的病因[6-7]。但不管是由哪种病因导致,都可能会涉及到三个基本的病理过程,即血液成分改变、血管壁病变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因此,凡是会对血液成分、血管壁结构和功能、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的因素,都与ICVD 发生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导致ICVD 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8-9]。临床上针对ICVD 治疗遵循尽早诊断、尽快治疗的原则,以避免病情持续发展,诱发脑梗死,危及患者生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常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辅助诊断中,其具有便于操作、无创、价格低廉、图像清晰、准确度高等多种优势,得到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可[10-11]。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于ICVD 的诊断中,通过对患者颈部血管进行检查,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斑块性质、颈动脉粥样狭窄程度、RI、PI 以及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VD、IMT、VR、PSV、EDV、MFV 等数据,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切实有效的诊断依据,让治疗更具有及时性、针对性以及科学性,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保障患者预后良好[12-13]。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的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因而将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诊断结果作为辅助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观察组斑块(软斑块、硬斑块、混合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血管闭塞)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要更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VD、VR 明显低于对照组,颈总动脉IMT、PSV、EDV、MFV 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VD、VR 明显低于对照组,颈总动脉IMT、PSV、EDV、MFV 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中,采取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诊断价值良好,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斑块、颈动脉粥样狭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VD、IMT、VR、PSV、EDV、MFV 较正常健康人群有明显的不同,该检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颈动脉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脑血管病知多少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科普一下:脑血管病诊断中CT与MRI的优劣!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