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细胞学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在诊断肺癌组织中的应用

2021-03-30 09:58李红全谭超华李立李成之蔡晓燕
智慧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细胞学病理学肺癌

李红全,谭超华,李立,李成之,蔡晓燕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 病理科,广东 台山 529200)

0 引言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由于非小细胞肺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通常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方法尤为重要。纤维支气管镜下刷取细胞学检查是肺癌的一种主要诊断手段。其中采用传统细胞学制片涂片中的细胞通常由于血液和黏液的覆盖、细胞重叠及退变等原因影响诊断准确性。液基细胞学主要采用湿固定方法,且于制片中去除了过多的黏液和血液,减少了细胞重叠。细胞病理学检查方案可在肿瘤早期及微小病变时检查[1]。而免疫细胞化学利用免疫学方法将抗体由不可见变成可见,来寻找检测组织细胞中抗原。临床上常将免疫细胞化学与细胞蜡块相联合,从而显著提高对恶性肺组织中肿瘤细胞的检出率[2]。但目前,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联合细胞蜡块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肺癌的诊断应用中相对较少,临床研究证据也相对局限,为探讨其在肺癌的诊断价值,本研究拟采取经支气管镜活检取样组织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细胞蜡块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联合方法对肺癌患者进行诊断,探讨联合诊断方法的优势与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 月至2019年12 月年本医院病理科诊断的4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等)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在40~70 周岁,平均(55.93±10.83)周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①取样:所有患者均经同一位医师根据CT 检查结果进行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抽取适量的胸水,放置在样本瓶内送至细胞室检查。②液基细胞学:取样后置入细胞保存液内,待离心5min(速度1500r/min,离心半径10cm)后去除上清液并加入25mL 清洗液,对样本进行稀释,再次离心,速度 半径与上次一致,再次去除上清液,沉淀,装入thinPrep细胞保存液并振荡器混匀。超薄细胞图片制定后用95%乙醇固定15 分钟。巴氏染色并封固。③细胞蜡块技术:将浓度为10%的中心福尔马林固定液加入送检样本内过夜,次日清晨去除上清液,将细胞沉淀混匀后倒入50mL 离心管内,2500rpm 常温下离心5min,离心后去除上清液,取细胞沉淀物。对细胞沉淀物进行包裹、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最后进行H&E 染色,脱水处理后,将其放入二甲苯I、二甲苯II 中,各5min。应用中性树胶封片。④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将细胞蜡块切片厚度为4μm,放置在65℃烤箱内烤60min,移出后放置冷却至室温。将样本依次放入二甲苯I、二甲苯II 中,浸润10min 后再依次放入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各5min、95%乙醇、80%乙醇各1-2 分钟,PBS 冲洗3 次,每次5min;然后进行柠檬酸盐缓冲液抗原修复,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并对样本进行滴加一抗、加酶标二抗、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最后进行复染、脱水、透明、封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均应用计数资料“%”代表,应用“χ2”检验、当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与联合检测结果及诊断

42例肺癌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鳞癌28例,腺癌11例,小细胞癌2例,其它1例。根据组织病理结果,单独检测中,液基细胞学检出30例,细胞块免疫组化检出38例,联合检出为40例。其中液基细胞学假阳性2例,细胞块免疫组化假阳性为1例,详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与联合检测结果及诊断

液基细胞学HE 染色癌细胞的细胞形态:鳞癌液基细胞学制片:多大小形状不等,单个散在,可呈多边形、圆形,染色质均匀分布,核仁不明显;腺癌液基细胞学制片:常聚集成实性团,胞质丰富,细胞大小规律,细胞核多呈圆形,染色质较细,并且核仁较明显;小细胞癌液基细胞学制片:多松散聚集成堆,胞质稀少如裸核状,核深染,部分带棱角或呈短梭形。

细胞及组织HE 染色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的细胞呈现小圆形、梭形或椭圆形,呈团状分布。细胞核较大,染色较深,呈现深蓝紫色,核内细小染色质颗粒清晰可见,呈现经典“椒盐样”特征,核仁较小或无。

2.2 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细胞块免疫组化灵敏度94.87%、准确率92.86%、阴性预测值50%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75.68%、73.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97.56%、准确度97.62%、阴性预测值100%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率

3 讨论

中国肿瘤登记处相关数据显示[3,4],我国新发肺癌病理约有73.33 万,其位于恶性肿瘤首位。病理学诊断中主要包括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和免疫病理学,而目前组织病理学作为诊断肺部恶性肿瘤的金标准,尤其是肺癌。但受病灶位置、大小及其他因素影响,加之在检查术中及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致部分组织病理取样难以令人满意的同时,患者及家属也同样不能接受[5]。此外,无法得到病理标本更易致疾病病理诊断及分型延迟[6]。

细胞病理学作为近年来较热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对极早期肿瘤甚至是细胞微小病变有着非常有效诊疗手段,如隐匿性肺癌等[7]。本研究对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肺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块免疫组各项诊断率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P<0.05),而联合检测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P<0.05),这提示,两种检测方法联合诊断肺癌起到了较好的补充诊断作用,使得其在诊断速度优于单独检测[8]。

细胞病理学检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查主要应用在恶性肿瘤的检测。此外,该检查方式制作方便的同时,较少对肿瘤细胞阅读的干扰,保持细胞的原始状态和有效细胞数量及质量,使得细胞细微结构清晰可见,并通过机械化处理可提升支气管镜检查效率。而液基细胞学检查是临床诊断肺癌病变的主要手段,是近年临床上一种新型的细胞学检查方法,显著弥补了常规检查方法存在的不足,且取出的脱落细胞后立刻送检,制成薄层涂片更有利于对异常的细胞进行清晰的观察。另外,液基细胞学检查时,取材更方便、准确性、灵敏性均比较高,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但是,单纯的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时的结果有一定的误差,无法对全部的病变范围进行观察,各级别病变在细胞形态上会有部分重叠,因此,不能将液基细胞学检查作为最终的检查依据,如需要联合其他检查方法,这对于保证最终的诊断结果准确性非常重要 。

而细胞蜡块则是通过胸腹积液等体液样本,经细胞沉淀及离心方式以及组织病理学等技术处理,在利用光学显微镜诊断[9-10]。该方式可富集更多数量的肿瘤细胞,提高诊断灵敏度,并经过固定、脱水等过程最大程度保留细胞结构完整性和保存时间。免疫细胞化学又称为免疫组织化学及时,其可辅助细胞蜡块快速寻找诊断依据,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准确定位,对胸腹腔积液中较少肿瘤细胞数量的病例,细胞蜡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显著提高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检出率[11-14]。

综上所述,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方法联合诊断肺癌起到了较好的补充诊断作用,使得其在诊断速度上优于单独检测。虽通过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方法联合检查,准确度较高,但是,该联合诊断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临床进行进一步诊断与治疗,不能将最终的诊断结果作为确定诊断的唯一依据,应该将肺部病灶组织病理活检作为确诊,以便提高诊断准确性。

猜你喜欢
细胞学病理学肺癌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宫颈癌及前期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