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规范化管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探讨

2021-03-30 09:58丁金凤
智慧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规范化

丁金凤

(海淀区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93)

0 引言

冠心病在日常生活中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极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1]。目前,由于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因此,国内外相关专家均对其增大了研究力度,力求不断突破当前的研究成果。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来看,除了在院内坚持治疗之外,还必须在院外坚持规范化自我管理,要遵循医嘱用药、饮食、运动等,严格遵循慢病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如此才能减少心血管意外,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2]。为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慢病规范化管理的管理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特选取200例患者展开分组管理探讨,详细管理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社区服务中心于2019~2020年接诊管理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进行分组管理探讨,两组患者各占10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为(61.25±6.38)岁,合并高血压者占35例、合并糖尿病占41例、合并高血脂者占24例;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占55例,女性占45例,平均年龄为(61.53±6.41)岁,合并高血压者占33例、合并糖尿病占39例、合并高血脂者占28例。两组患者基本病例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临床探讨价值。

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3],具有典型心绞痛发作症状,心电图出现一过性ST 段压低≥0.1mV,或T 波倒置≥0.2mV;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知情且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患者。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精神疾病史患者;免疫系统障碍疾病患者;不配合治疗和社区服务管理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主要的管理内容如下:①常规的医疗服务环境管理:要定期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地方进行打扫消毒,确保其干净整洁;②常规诊疗服务:需要为到诊的患者提供基本的病情诊断服务和门诊复诊服务,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慢病的管理范围内给予基础的护理干预指导;③药物管理:在住院期间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等治疗,在出院后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在取药前务必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问询,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观察组采取慢病规范化管理,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管理措施:①成立管理小组:小组内成员主要由社区内的医护人员担任,这些小组成员皆参与并掌握了一定的冠心病相关病理知识和护理方式,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分配并监督每日管理任务的完成度;②制定小组管理目标:提高社区医护人员服务管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于冠心病这类慢性病的认知,使患者明确院后听取社区服务医护人员治疗建议的重要性;③制定分期管理方案:首先,在出院早期(3 个月内),小组成员必须定期对患者进行家访、电话访问等,3 次/周,在掌握患者的具体病情基础上给予对应健康指导,例如建议其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等。其次,在持续发展维持期(院后3 个月至1年),除了家访和访问等,2 次/周,还可以通过微信、QQ 等通信工具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在线回答患者的治疗问题,定期更新慢性疾病的自我预防和护理知识,通知患者定期到院复查,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最后,终身维持期(院后1~2年),调整随访的频率,2 次/月,始终保持对患者的关注,使其能够及时处理紧急情况,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定期举办健康讲座,3 个月安排1 次,邀请冠心病或者其他慢性病专业医护人员讲解疾病的相关病理性知识,发放健康宣讲小册子,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鼓励其进行相互交流彼此的治疗经验,1 次/周,还可以在微信、QQ 等通信工具上进行交流。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后对疾病认知掌握程度,观察时间为1年,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在管理后对疾病认知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4],本次问卷信度值在84.66%,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00 份。问卷满分为100 分,90 分以上就可评定为完全掌握,70~89 分评定为基本掌握,70 分以下则评定为未掌握。总掌握程度=(完全掌握+基本掌握)/总例数×100%。

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 服药依从表对其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分[5],评分涉及问题总共8 个,1~7 题的备选答案为“是”和“否”,分别记1 分和0 分,第8 题的备选答案有5 个,分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和“所有时间”,分别记1 分、0.75 分、0.50 分、0.25 分和0 分,总分为8 分,分值越高,证明依从性越好。

③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心源性死亡等[6]。

④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调查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7],根据Cronbachα 系数检验,本次问卷信度值在83.92%,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00 份。问卷总分100 分,90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 分为满意,70 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中分析,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以()表示,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表示,数据统计对比,P<0.05 表示研究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反之无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掌握程度情况对比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掌握程度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服药依从性对比

管理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对比差异较小(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皆较管理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根据随访观察记录显示,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服药依从性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服药依从性对比(,分)

注:*表示同组管理前后数据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2.4 两组患者对管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对比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管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对比[n(%)]

3 讨论

冠心病也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老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患者是该病的高发病群体[8]。根据大量的临床治疗资料来看,该病的治疗周期较长,需要采取持续性的药物治疗,以药物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心功能障碍[9]。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有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在长期用药治疗的过程中,要想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必须对其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遵医嘱治疗习惯[10]。

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要想切实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必须要提高广大民众的自我预防意识和能力,在已经患病的情况下增强自我护理技能[11]。根据常规管理来看,基础性的管理措施只能满足患者基本的院后治疗护理需求,对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疾病认知作用有限,院后的管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在此基础上实施慢病规范化管理,以小组管理的形式确定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以分期管理的形式完善了管理流程,使患者在管理期间能够切实了解到遵循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管理和用药的依从性,满足患者更高的院后治疗护理需求,提高其对于管理服务的满意度[12]。依据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掌握度、对管理服务的总满意度和服药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慢病规范化管理能够帮助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其对于服药的依从性,可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治疗安全性,经验证明该管理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规范化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服药不能猛仰头
时间都耗在表表、牌牌上 变味的规范化令人厌烦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