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

2021-03-30 09:58陈丽珍
智慧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注射用活性剂血气

陈丽珍

(怀集县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400)

0 引言

同足月儿相比,早产儿的器官功能以及适应能力均较差,易因肺不张而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衰竭、青紫等为表现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1-2]。临床上针对该疾病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输氧、呼吸支持、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以及抗感染等,其中呼吸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可改善早产儿缺氧状态,解决肺泡萎缩,在此基础上应用表面活动物质,能够改善患儿的肺泡氧合作用,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3-4]。本次研究就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45例,是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1 月至2020年3 月。参照组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体重值为1250-2600g,平均(1847.63±245.82)g;胎龄为31-36 周,平均(33.36±1.01)周;分娩类型: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9例;患儿5min Apgar 评分最大值为8.94分,最小值为7.93分,平均(8.64±0.14)分。实验组25例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体重值为1450-2700g,平均(1826±264.39)g;胎龄为29-35 周,平均(32.14±1.34)周;分娩类型:阴道分娩12例,剖宫产13例;患儿5min Apgar评分最大值为9.12 分,最小值为8.26 分,平均(8.46±0.61)分。所有患儿的各项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经X 线检查后,双肺透明亮度显著性降低[5];②所有患儿病史资料完整;③患儿均伴有呼吸困难、呻吟等临床表现;④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45例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肺出血、肺气肿等严重并发症患儿;②伴有先天性畸形疾病患儿;③病史资料不全者;④患儿家属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儿确诊后,及时进行维持血压、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患儿接受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方法,通气系统厂家为德国史帝芬,设置模式为科迪娜无创模式,采用双短鼻塞通气方式。根据说明书要求设置呼气末正压值、呼吸峰压值以及呼吸频次值等指标,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并据此不断调整吸入氧浓度[6]。

实验组患儿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液牛肺表面活性剂(生产厂家: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52128;规格:70mg),出生后12h 以内使用,首次给药范围可在40~100mg/kg 出生体重。使用该药物前,要现将药品加温到37℃,上下转动药瓶充分混匀药液,将药物注入到无菌注射器内,连接一次性头皮针管,放到气管内置导管,气管内滴注,药液沿气管插管直接滴注入下部气管,总剂量分4 次,按平卧、右侧卧、左侧卧、半卧位顺序注入,每次注入时间约为10~15 秒[7]。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经12h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患儿的临床症状未有改善,且有加重倾向)、好转(同治疗前相比,经12h 治疗后,患儿呼吸、血气指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室检查也表明患儿的病情有明显好转)、显效(经12h 治疗后,患儿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表明无异常表现)[8]。②使用血气分析仪测定患儿治疗前后PaO2、PaCO2、PH 值、SpO2等血气指标变化,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显著较高,数据比较差异较大(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疗效[n(%)]

2.2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

经过治疗干预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更优(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

表2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

3 讨论

新生儿HMD 疾病的发生通常是因缺乏具有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作用的磷脂蛋白类复合物所致,故而针对该疾病,应当以改善患儿肺泡通气氧合,维持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为主[9-10]。有不少研究表明[11-12],给予HMD 患儿正压通气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儿接受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方法,其中前者,能够对患儿的呼吸道起到扩张作用,能够缓解气道阻力,有助于帮助患儿建立自主呼吸,利于增加肺容量和功能残气量,有效改善氧通气,可避免肺萎缩,提高肺的顺应性,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改善呼吸,增大气体的交换面积,提高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饱和度。该通气模式可提高平均气道压,帮助氧气顺利进入下呼吸道,进入肺部充盈肺泡,增加肺容量和气体交换,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缺氧状态,进而能够有效减少死亡率的发生[13-14]。后者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天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气-液界面表面张力,保持肺泡稳定,防止肺不张,可改善肺的顺应性和气体交换,能够将患儿气道维持在稳定水平。联合进行治疗,可有效预防酸中毒以及低氧血症,能够减少因持续缺氧给患儿其他脏器器官造成的损伤,利于各个脏器功能恢复,可有效改善预后[15-16]。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同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接受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高达92.00%,且患儿的各项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PH 值、SpO2等均有所改善(P<0.05),充分表明该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给予肺透明膜病患儿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的治疗方法有更为显著的疗效,利于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注射用活性剂血气
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酰胺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发展趋势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四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