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应力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功能康复评价

2021-03-30 09:58廖木贵
智慧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压缩性成形术经皮

廖木贵

(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400)

0 引言

胸腰椎体应力性压缩性骨折属于脊柱外科常见病症,通常是因骨质疏松以及外伤而导致,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症状,同时伴随功能障碍[1]。由于大部分老年人都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对此,该病的发生率极高。其临床治疗方法比较多,不过疗效并不确切。具体来说,针对这一疾病,临床多采取手术方式,以改善患者预后[2],不过对于传统开放手术来说,其具有创伤大、内固定物易松动、术后合并腰背部功能受损或疼痛,而且这种治疗方案起效慢,疗效不明显。并且,极易引起大出血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甚至还会对重建脊椎稳定性造成一定的破坏。对此,本文分析对450例胸腰椎体应力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功能康复评价。现作如下说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择取450例胸腰椎体应力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临床症状多见于腰背部疼痛,不存在神经或脊髓压迫等症状;合并高血压350例,慢性支气管炎146例。根据其住院号的奇偶序数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25例)患者中,男120例,女105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52~79 岁,平均(60.13±3.52)岁,病例择取椎体压缩程度范围为15%~50%,平均(28.46±3.48)%,病例择取发生骨折至手术时间范围为0.1~10 天,平均(3.33±0.45)天;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38例、坠落73例、其它14例。研究组(225例)患者中,男123例,女102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53~81岁,平均(60.20±3.49)岁,病例择取椎体压缩程度范围为16%~50%,平均(28.59±3.33)%,病例择取发生骨折至手术时间范围为0.1~10 天,平均(3.40±0.39)天,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09例、坠落85例、其它31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以上基线资料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所选患者在术前需要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同时还需要接受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等项目筛查。选择俯卧位,行局麻或全麻,通过MR 以及X 线检查,对椎弓根大小、部位及椎体后壁的完整性等进行确定,并对穿刺点以及进针角度、深度进行确定,利用C 型臂机透视作用,经正位椎弓根外上侧位置进针,直至棘突处,侧位至椎体前1/3 处,将针内芯取出,形成工作通路。对照组(225例)患者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将骨水泥置于旋转加压式注射仪器内,连接穿刺针,利用C 型臂透视注入10mL 骨水泥,待其扩散至椎体后壁时暂时停止注射,对椎体前后位像进行查看,若超出中线,侧位至椎体上下缘时终止。需要注意的是,注入量在椎体50%以上,未及目标则于对侧予以注入。研究组(225例)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将球囊扩张器放置在工作通路中,并在球囊中注入照影剂,扩张椎体,待球囊接触到椎体上下终板或椎体高度恢复后停止,拔出扩张器,注入拉丝期骨水泥。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3 个月的临床治疗及固定,然后对比其临床疗效。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功能康复情况。具体来说,则是从疼痛评分、Cobb’s 角度、椎体中部高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等方面进行对比。①疼痛评分:经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总分10 分,0 分无痛;1-3分轻微疼痛;4-7 分中度疼痛,能够忍受;8-10 分剧烈疼痛,需要药物辅助。②Cobb’s 角度:进行X线或CT 检查,对手术前后的椎体后凸角度进行测定。③椎体中部高度。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通过FM 量表评估,总分是100 分,评分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⑤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通过ODI 量表评估,总分是100 分,评分越低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 17.0 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值、χ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客观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P<0.05 则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疼痛评分、Cobb’s 角度、椎体中部高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来看,手术前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

3 讨论

当前,在我国老龄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胸腰椎体应力性压缩性骨折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多见,且发病率不断提升,这对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等带来很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这一疾病病情隐匿,无确切外伤史,可能误诊为软组织损伤,延误治疗[3]。一些患者由于骨折病情相对稳定,通常会选择保守治疗方案。例如卧硬板床制动,在骨折处垫软垫等,效果不明显。而临床中,伴随微创手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也愈加广泛,椎体后凸成形术通过骨水泥使椎体维持稳定状态,骨折应力降低,进而使椎体压缩及损伤减轻,并利用其热效应,杀灭末梢神经细胞,使周围神经受到的刺激作用减轻[4-5],由此能够帮助患者能够尽早下床运动。与之相比,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这些年来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微创技术,其在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引导下,进行经椎弓根穿刺,把骨水泥注入压缩性骨折的椎体中,由此能够发挥上述效果,还可以在手术过程中通过球囊扩张,提高椎体的支撑力度及抗压性能,避免骨小梁的异变或错位,避免塌陷,使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矫正,进而使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之后将骨水泥注入其中,使注射量提高,这样不仅可以使骨质紧密性提高,还可以对骨裂缝进行有效密封[6],重建脊椎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骨水泥聚合效应具有放热的作用,有利于改善追体内微环境,减少疼痛敏感度。再由于一些椎体的高度得到缓慢地恢复,能够大大地减轻局部疼痛感。这对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增强预后质量等发挥积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手术禁忌症,对椎体后壁等造成大面积骨质损坏、椎体压缩程度>75%、出凝血功能受损等病患来说,则不宜选择这一治疗方案。并且,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预防骨水泥渗漏、感染、周围椎体骨折等并发症的出现。尤其是骨水泥渗漏在临床上是发病率较高。若要预防这一问题的出现,则需要临床医生熟练掌握穿刺及注射技巧。尤其是骨水泥注入量一定要限定在合适的范围内,必须要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按照椎体大小、压缩度、穿刺针位置等进行准确计算骨水泥注入量。整个操作,一定要在C臂机监视下进行实施,确保注入速度稳定,如果出现渗漏问题,那么一定要即可中止注入。并且,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性,尽可能地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通常在选择椎体手术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椎体的数量,通常不能够超过3 个椎体。术后康复训练非常重要,由于这一类老年患者在术后短期内骨关节功能很难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此,还需要积极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加强术后运动锻炼,并定期来院复诊,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避免临近骨骼出现同类骨折问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改进,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临床规范化治疗,由此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并发症,促使患者的预后质量不断提升。在本次研究中,对胸腰椎体应力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对照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疼痛评分更低、Cobb’s 角度更小、椎体中部高度更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更高、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更低,由此可见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效果更佳,具有创伤小、复位佳、畸形矫正效果好、显著缓解疼痛等优势。

4 结语

总之,对胸腰椎体应力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可以减轻疼痛,还可以促进术后恢复,减轻功能障碍。

猜你喜欢
压缩性成形术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CONTENTS
患了压缩性骨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