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1-03-30 09:58杨波黎静陈亮任李朝元郑丽梅梁远国
智慧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穿孔异物胃镜

杨波,黎静,陈亮任,李朝元,郑丽梅 ,梁远国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广东 茂名 525200)

0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误吞异物的情况时有发生,误吞的异物通常会残留在胃中或卡在食管里,其中98% 的异物均可通过胃镜技术取出[1]。常规的胃镜治疗对患者胃肠道、咽部的刺激较大,易致恶心、难受等不适感,患者较难保证治疗依从性,一旦配合不当存在引发消化道出血甚至是穿孔的风险[2-3]。现阶段,无痛胃镜在国内外大部分地区均有所应用,因其安全性高、患者所承受痛苦小,备受广大医患青睐[4]。但无痛胃镜技术在本地区广大基层医院的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治疗中还未广泛开展,尚需进一步明确其术中风险、异物取出成功率及应用安全性。鉴于此,本科收集100例接受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治疗患者,通过对照研究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4 月至2020年4 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18-69(44.37±5.03)岁;异物存留时间介于1h-7d 之间,平均时长(3.18±1.04)d;异物种类:骨头类32例,义齿2例,金属异物3例,食物团7例,其他6例;异物部位:食管上段33例,胃内3例,十二指肠1例,咽喉部13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9/21;年龄19-71(44.85±5.16)岁;异物存留时间介于1h-7d 之间,平均时长(3.22±1.07)d;异物种类:骨头类33例,义齿3例,金属异物4例,食物团5例,其他5例;异物部位:食管上段30例,胃内4例,十二指肠1例,咽喉部15例。两组上述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结果显示出良好均衡性(P>0.05),有可比性。

1.2 纳排标准

①纳入标准:经CT 或常规X 线检查皆已确诊为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年龄≥18 岁;无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意识清晰且知情同意;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许。②排除标准:异物部位特殊且存在嵌顿情况;存在大出血、穿孔并发症者;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伴有神经系统疾病者;拒绝参加本研究者;中途要求退出本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通过CT 或常规X 线检查明确异物数量、形态及具体位置,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胃镜治疗:术前导入润滑剂5mL充分润滑消泡,继而应用10mL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对喉部进行麻醉,然后通过型号为Olympus GIF-XQ240的胃镜实施异物取出操作。研究组则予以无痛胃镜治疗:先行静脉注射0.05mg 芬太尼,再注射1.5mg/kg 丙泊酚,充分麻醉后插入胃镜,发现异物后需马上停止进镜,在综合考虑异物位置、形状、大小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手术器械将其取出。

1.4 观察指标

①异物成功取出率;②治疗时间;③术中不良反应,包括躁动、呃逆、恶心呕吐、出血及穿孔;④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时段MAP、HR、SpO2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时间

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时间分别为(10.17±2.26)min、(19.05±3.18)min,研究组治疗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更短(χ2=16.095,P=0.000)。

2.2 比较围术期MAP、HR、SpO2水平

两组术前、术后MAP、HR、SpO2及术中SpO2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MAP、HR 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MAP、HR、SpO2水平对比(n,)

表1 两组围术期MAP、HR、SpO2水平对比(n,)

2.3 比较异物成功取出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异物成功取出率的比较上,研究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异物成功取出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n(%)]

3 讨论

在临床急症中上消化道异物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大都是因误吞所引起,异物种类主要是外源性异物,如锐利异物、不规则异物、长条形异物、圆形异物等[5-6]。上消化道异物较为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消化道出血及食管穿孔等,需及时进行取出操作,否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会产生严重威胁[7]。以往多通过常规胃镜取出术进行治疗,虽能够将异物有效取出,但患者耐受性难以保障,有可能会对患者机体组织造成较大创伤,进一步增加了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也增加了治疗风险。

用无痛胃镜取出异物治疗过程中,一般仅各需一名内镜医生、护士及麻醉师即可顺利完成,对技术操作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患者舒适度会有很大提升,更易于接受,有助于提升异物取出成功率并优化治疗效果,推广前景广大[8-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异物成功取出率的比较上,研究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时间的比较上,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MAP、HR 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无痛胃镜是在患者浅麻醉状态下进行一系列的异物取出操作,患者在检查治疗过程中毫无知觉,既能够有效避免恶心等不适感,又能够为医生创造更佳的操作环境,保证其有充足的时间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仔细观察并取出上消化道异物。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不良情况的概率明显降低,更加安全可靠,可有效保证异物取出成功率。另外,异丙酚、芬太尼均属于常用麻醉药物,有起效快、代谢快的突出特点,镇痛、镇静、抗焦虑作用也较为突出,能够对咽部肌肉发挥出有效的松弛作用,进而抑制其应激反应,为顺利进镜提供可靠保障[10]。因松弛度髙,可保证医师视野清楚,能够集中注意力顺利钳夹异物,从而促使异物取出成功率有效提升,并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而对于患者来说,其治疗依从性得到了大大提升,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也会随之大为减少,有助于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术中曾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降低情况,因此,仍需对药物用量等严加控制,并及时予以吸氧操作,确保治疗过程的绝对安全。

综上所述,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治疗中应用无痛胃镜技术,可进一步提升异物成功取出率及患者依从性,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穿孔异物胃镜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处理异物进入眼睛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眼耳鼻进异物咋处理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穿孔瓷盘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探讨
超声定位诊治非金属微小异物嵌入伤的临床评价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