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2021-04-04 06:24张佳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精神科重庆市

张佳丽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中心,重庆 400000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出现的精神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201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精神科医师人数仅为1.49名/10万人口,而高收入国家已达到8.59名/10万人口,可见我国精神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与全球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1]。然而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年指标(DALY)评价类疾病的总体负担,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已成为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和影响社会生活的主要疾病。所以,加强精神科医师培养工作,提高基层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精神卫生体系,开展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至关重要。重庆市根据《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4号)文件要求,制定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15]182号)。2015年,重庆市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509名,每10万人口仅为1.54人,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4.15名。到2020年,全市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增加到1 000名,各区县(自治县)每10万常住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不低于3名。从而进一步完善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医疗机构的精神科医师培养,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缓解精神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率和管理率,减少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

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7、2018年参加重庆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的120名学员进行自填式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线上调查,回收问卷116份,回收率96.67%。

2 方法

文献回顾法以了解精神科医生培养的总体情况,收集国家及重庆市政府部门颁布的与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有关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关文献;问卷调查法以调查参训学员对重庆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情况的评价。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116名精神科医师中,男性47名(40.52%),女性69名(59.48%);25岁及以下6名(5.17%),26~35岁48名(41.38%),36~45岁50名(43.1%),46岁及以上12名(10.34%);中专6名(5.17%),大专42名(36.21%),本科65名(56.03%),硕士3名(2.59%);0~1年(含1年)3名(2.59%),1~3年(含3年)9名(7.76%),3~5年(含5年)17名(14.66%),5~15年(含15年)49名(42.24%),15年以上38名(32.76%);村卫生室1名(0.86%),乡镇卫生院30名(25.8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名(25%),精神专科医院37名(31.9%),综合医院19名(16.38%);无职称9名(7.76%),初级职称66名(56.9%),中级职称35名(30.17%),副高级职称6名(5.17%);内科53名(45.69%),外科10名(8.62%),妇产科10名(8.62%),儿科1名(0.86%),全科12名(10.34%),其他30名(25.86%)。

3.2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效果调查

根据全国精神卫生工作十三五规划要求,对各区县选派的学员进行统一管理,学员培训时间不少于12个月,其中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实习10个月,社区实践1个月。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平均期望时间为11.95个月,94.83%的学员对临床实习、社区实习、理论培训、整个教学管理过程总体满意,若满分为10分,学员对整个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的评分平均是9.19分。转岗学员存在着人数多、结构复杂、临床执业范围多样,部分学历不高,职称、年龄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其在培训知识的接受快慢和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2],如部分学员认为6~10个月的培训时间较为合理,但也有部分学员认为培训时间应适当延长为14~24个月。

3.3 对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的建议

理论培训方面,62%以上的学员认为需要更多关于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精神科急诊、心理治疗的培训。临床培训基地及社区实践基地带教师资方面,需要更多培训的主要是精神病学基本理论、疾病的诊治能力、临床基本技能、沟通技巧,每个选项的选择人数都在41~53名,占比为35.34%~45.69%。

4 重庆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办法

(1)学员对精神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由于大部分参加转岗培训的学员从事非精神科领域,专业知识参差不齐,这导致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为期一个月的课程安排紧凑,不利于理论知识掌握。①定期安排晚自习,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师进行现场答疑;②在网络上组建题库,学员可随时上线答题,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③组成学员互助小组,小组可以在课后共同复习、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学员们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促进学员互帮补助,共同巩固所学知识。

(2)在理论学习完之后未及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一个月的理论授课所讲的是纯粹的理论知识,没有及时地结合临床实际个案。可每周用半天的时间,及时让学员到临床观察比较典型的个案,以促进学员的理解记忆。比如利用半天的时间到临床科室进行教学查房,查房时师生要积极地互动,由一位医生进行当天所学病例的汇报,并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及精神专科检查,学员们要仔细听取病例汇报,提出自己对该病例的意见。在教学查房时教师要采取讲解与启发式提问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纠正学员回答问题中的错误,从而达到对该病例的深入了解及掌握[3]。

(3)临床实习带教老师对临床疾病相关理论系统讲解不够,而理论学习的时间只有1个月。而这1个月时间内除了精神障碍症状学外,还涉及精神障碍分类、精神障碍的康复与预防、精神障碍的社区管理、精神科常见量表的使用、精神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精神障碍病历书写规范、心理治疗简介及技术等。所以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4-6]。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更加形象地讲解相关知识,会对学员的理解提升有更好的帮助。虽然临床带教老师由具有丰富经验的精神科主治医师以上或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仍需加强对带教老师的考核。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标准[7],可在对临床实习基地考核的过程中,细化对临床带教老师、临床带教安排的考核,更加贴合学员的需要。

(4)学员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参加转岗培训意愿、对精神科感兴趣与培训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有关[6]。愿意参加转岗培训的学员和对精神科感兴趣的学员对培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好。

根据重庆市精神卫生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各个区县都会选派学员来参加培训,属于脱产学习,甚至部分学员的奖金会受到影响,很多学员的工作地点并不在重庆主城,又会给学员的生活造成一定困难,自然会影响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在选择参训学员时,优先对精神卫生感兴趣,学习愿望强烈,有精力学习,并且家庭条件允许的学员参加培训。同时,政策上应给予相应支持,如提高待遇和补助、提升晋职空间等。

(5)对未来的发展不明确。在问卷中设计了条目:在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结束以后是否会从事精神科相关工作。虽然有49.14%的人回答会从事精神科相关工作,但是仍然有39.66%的人回答不确定。可以看出,部分参加转岗培训的学员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一方面,选派单位要根据当前及未来需要安排学员前来学习,结合学员自身的特点及愿望,为学员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的过程,也可以为精神科转岗培训提供职业规划引导,让学员更加了解精神科,从而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

(6)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系统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当前对于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的管理,在理论培训中,主要考核学员的出勤情况及理论考试通过情况,在临床实践和社区实践中,由于学员分散到各个临床实习基地或社区实习,集中性不高,加大了管理难度,所以采取到各个基地考察的形式,以了解学员的出勤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临床实习基地或社区的管理情况等。相对而言,没有系统性的质量管理方法,而品管圈活动是一种科学、实际的工作方法,通过PDCA循环使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质量管理过程更具有系统性,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管理活动中,可以依据培训对象的特点,结合岗位工作的需求,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强化管理过程、改进培训方法、完善考核机制、有效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7-8]。

(7)对精神卫生工作存在偏见。学员会因为原岗位工资相对高、精神科执业风险高、社会对精神科医生存在偏见等原因,对精神科执业存在犹疑。加大精神卫生宣称力度,让社会大众提高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认知。世卫组织今年发起“为精神卫生行动”倡导全球社区共同参与加大对精神卫生领域的投资。所以,提高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地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5 小结

相较于1975年发展中国家每百万人口中只有不到一名精神科医生和一名精神病护士,我国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而初级卫生保健医生和工作者可以接受培训以提供基本的精神卫生保健服务。就培训结果来看,学员的精神科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都有提升。医务人员认为对精神病学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并且他们的临床技能随着培训计划的提高而大大提高[9-10]。虽然我国从2015年开始实施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目前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但是可以积累经验,积极听取参训学员的反馈,不断完善培训机制。精神卫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目前精神科医师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转岗培训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在提高通过转岗培训精神科医师数量的同时,提升质量,为我国精神科医师队伍的壮大、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精神科重庆市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