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泪液治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分析

2021-04-06 05:47朱婷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泪膜巩膜泪液

朱婷婷

(太原爱尔眼科医院青白科,山西 太原 030000)

近年来,罹患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多,多数患者需要进行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很好地控制其眼压,减轻其视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提高其患眼的视力。但手术后此病患者的患眼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干眼症是进行手术后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此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的时间较长、手术操作造成的机械性损伤有关。人工泪液是模仿人体泪液的成分制作而成的一种泪液替代品。此药具有滋润眼球、改善视力的功效。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人工泪液治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8 年3 月至2020 年2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后发生干眼症的92 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在手术前未合并有干眼症;2)在手术后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眼部干涩、眼红、眼痒、视物模糊、异物感、烧灼感等症状;3)患者不存在长期眼部用药史。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既往有其他类型的眼部手术史;2)患者合并有眼底出血、角膜炎、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疾病;3)患者存在精神疾病;4)患者及其家属不愿参与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 例,女性患者22 例;其年龄为47 ~74 岁,平均年龄为(62.14±6.20)岁;其病程为1 ~4 个月,平均病程为(2.70±0.37)个月。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 例,女性患者17 例;其年龄为44 ~75 岁,平均年龄为(62.34±6.00)岁;其病程为1 ~5 个月,平均病程为(2.67±0.40)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在手术前,采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对患者的患眼进行表面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角膜上方11 点至1 点位制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结膜瓣的下方制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巩膜瓣的厚度约为1/2 巩膜的厚度,巩膜瓣的大小约为3 mm×4 mm 的梯形,分离至透明角膜处。在巩膜瓣下放置氟尿嘧啶棉片(时间为3 分钟),使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巩膜瓣。制作10 点位透明角膜切口,在前房内注入黏弹剂,环形撕除晶状体的前囊膜,进行水分离和水分层处理。在囊袋内对晶状体核进行超声乳化处理,并吸出晶状体核,将人工晶状体置入囊袋内。在巩膜瓣隧道内的近角膜缘处切除小梁及周边的虹膜,对巩膜瓣、结膜瓣进行缝合。

1.3 治疗干眼症的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使用的药物是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的用法是:每次滴1 滴,每日滴4 次。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的用法是:每次取1 cm 左右的眼膏涂抹在患者的结膜囊内,于每晚临睡前涂抹。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使用人工泪液进行治疗。使用的人工泪液是聚乙二醇滴眼液,此药的用法是:每次滴1 滴,每日滴4 次。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在使用滴眼液前,应充分摇匀滴眼液。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其疗效评定标准是: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对其进行裂隙灯检查的结果恢复正常,对其进行基础泪液分泌测试的结果>10 mm/5 min。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对其进行裂隙灯检查的结果基本恢复正常,对其进行基础泪液分泌测试的结果为5 ~10 mm/5 min。好转: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对其进行裂隙灯检查的结果有所好转,对其进行基础泪液分泌测试的结果>5 mm/5 min。无效: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的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干眼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具体的评分标准是:0 分:患者的患眼无明显的不适感。1 分:患者的患眼偶尔出现不适感。2 分:患者的患眼间断性地出现轻度不适感。3 分:患者的患眼持续出现轻度不适感。4 分:患者的患眼持续出现明显的不适感。3)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天津晶明公司生产的泪液检测试纸条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础泪液分泌测定,方法是:将试纸条的一端轻放在患者患眼结膜囊中内1/3 处,使试纸条的另一端自然垂在其眼睑外,叮嘱其轻轻闭眼。5 min 后,取下试纸条。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的正常值为10 ~15 mm/5 min。如果患者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的结果为5 ~10 mm/5 min,表示其泪液的分泌量较少。如果患者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的结果<5 mm/5 min,表示其发生干眼症。4)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泪膜破裂的时间。将生理盐水浸润的荧光素钠试纸放在患者下眼睑的结膜囊处,叮嘱其眨眼4 次后,在钴蓝色裂隙灯下对试纸进行观察。在患者最后一次眨眼开始时记录时间,直至试纸出现黑斑或黑线,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即泪膜破裂的时间。5)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的评分、基础泪液分泌的水平及泪膜破裂时间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干眼症状的评分、基础泪液分泌的水平及泪膜破裂的时间相比,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干眼症状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其基础泪液分泌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 ;其泪膜破裂的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的评分、基础泪液分泌的水平及泪膜破裂时间的比较(± s )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的评分、基础泪液分泌的水平及泪膜破裂时间的比较(± s )

注:* 表示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相比,P >0.05 ;# 表示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P <0.05。

泪膜破裂的时间(s)对照组 46 治疗前 3.23±1.10 3.25±0.54 4.46±1.10治疗后 1.63±0.43 16.34±0.23 7.70±1.55研究组 46 治疗前 3.33±1.02* 3.66±0.94* 4.50±1.06*治疗后 0.84±0.24# 21.95±0.62# 9.85±1.84#组别 例数 时间 干眼症状的评分(分)基础泪液分泌的水平(mm/5 mi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治疗期间,在研究组患者中,出现眼部瘙痒感的患者有1 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7%;在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结膜充血的患者有2 例,出现眼部瘙痒感的患者有6 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39%。在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3 讨论

正常眼球表面覆盖有一层泪膜。泪膜可分为脂质层、水液层及黏蛋白层。泪膜具有湿润眼球、抑制微生物生长、营养角膜及结膜的作用[2]。任何导致泪膜的稳定性下降、泪液质量异常的疾病均会引发干眼症[3]。

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是临床上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常用手术。手术操作易降低患者泪膜的稳定性,患者在手术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眼部不适的症状。干眼症是由眼表炎症、泪膜不稳定、泪液呈高渗状态、神经感觉异常等因素引起的眼部病症。此症状是进行手术后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4]。临床上常用人工滴眼液改善进行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发生干眼症患者泪膜的功能,促进其患眼视力的恢复。聚乙二醇滴眼液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是Alcon 公司研制的一种人工泪液。此药的成膜性及亲水性均较高。使用聚乙二醇滴眼液对手术后出现干眼症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泪液会稀释此药中的山梨醇,促使药物中的硼酸盐离子和羟丙基瓜儿胶发生交联反应,形成拉伸力更强的网状凝胶,使聚乙二醇与丙二醇等活性润滑剂滞留在眼表,产生凝胶样保护层,进而对角膜起到持久润滑及长效保护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人工泪液治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症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泪膜巩膜泪液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正确使用人工泪液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