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1-04-07 10:39徐彦斌
学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英语应用

徐彦斌

摘 要:合作学习模式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因为合作学习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初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并应用英语这门语言。文章通过分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英语;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2-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24

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陌生的语言时,由于缺乏语言环境,感觉难度很大,产生畏难心理。面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合作学习模式就是其中一种。《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英语语法知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地运用英语知识,提高语言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合作机会,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推动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较强的执行力度

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很多英语教师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了自身的教学方法。在关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开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素质水平进行。但在具体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时,很多教师无法大胆地开展实践,怕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一方面教师怕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受控制,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上。另一方面,合作学习模式和以往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的不同,英语教师无法適应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无法将自身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导致合作学习缺乏较强的执行力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最终影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二)缺乏合理的分组机制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科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是全面合理地分析研究学情。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没有准确把握不同学生在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发面的差异,以至于在对学生分组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穿插搭配,令很多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无法通过合作学习强化能力。而一些学生能力较差的学生一直处于能力和成绩无法提高的状态,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最终使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不想加入合作学习中。如果教师无法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会令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自尊心受到打击,使他们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最终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不高

很多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要求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大多是围绕考试题型开展的,学生只能借助教材中的知识,以《考试大纲》为基础展开小组学习。这种形式的小组学习易令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此外,由于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模式的深层次研究,以致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时,分组形式及实际运用过程无法满足初中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研究、探讨和分析的问题不能满足教学的主旨要求,学生的现状和教学目标发生冲突,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掌握有用的英语知识,使学生逐渐失去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四)缺乏深层次沟通

由于学生之间的英语基础和英语水平存在差异,团队中每位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想很好地参与合作讨论和学习,却力不从心,只能听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意见,使自己游离于小组合作之外。有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不善于争取机会或羞于表达,也不能充分参与小组合作,难以形成真正的合作,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一)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思想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学生需要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要求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辅助学生学习,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适时参与并及时引导。初中阶段英语学科教学中,若想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主体的地位,就要积极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提倡师生共同参与,要把教学活动当成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讨论,共同体验交流,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会学、乐学,进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要想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实现相互帮助的目标,促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断进步,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教师在运用这种学习模式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学情和能力水平划分小组,使学生能够做到优劣互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完善自身的不足。通常教师会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等级,即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在分组的过程中,要让每个小组都包括这三种等级的学生,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优等生带动中等生和学困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优势互补,促使班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不断提升。

此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准确地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有利于教师精准地分配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按照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小组成员,教师适当调整,提升合作学习的灵活性。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迅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构建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各种英语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英语情境,按照教学内容为学生制订一个交际主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把交际中遇到的各种知识用英语表述出来,锻炼学生的熟练程度。当学生合作交流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要求各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对交际主题进行拓展、扩充,让学生自设情境,使其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顺利交流,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总之,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英语和他人交流,如果想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布置任务,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合作探究

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推动学生积极地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学习英语知识。学生在独立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时,会遇到各种问题,有的学生因为不认真对待教师布置的任务,所以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逐渐产生放弃心理。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包括整体任务和个体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任务,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进来,都有所表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及质量。在合作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安排以及培养具备一定能力的合作组长

虽然小组合作更强调学生的参与,能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教师的监管,只靠学生的自觉性,大部分学生很难获得良好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要培养一个能力比较强的合作组长,由其带领其他学生学习,推动小组成员的进步。作为合作小组的关键人物,组长可以给组员带来较大的影响,在一些合作活动中,组长的存在能够发挥重要意义。在挑选小组组长的过程中,要重视组长是否能够和其他同学处理好关系,以及是否具备管理能力,是否具备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另外,教师要定期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于少部分无法带领学生进步并滥用自身职权的组长,要及时干预或更换,才能达到最佳的合作效果。

三、结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符合时代的进步和课程改革的需求。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项学习需求,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思想,为学生布置任务,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合作探究,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麦湘敏.探讨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9(7).

[2]黎静雅.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新课程(教师版), 2018(11).

[3]郑红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研究[J].教育进展,2020(3).

[4]李芬霞.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析[J].新课程(中), 2018(2).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初中英语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