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竞赛胜负观

2021-04-08 00:00朱丹阳
四川体育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归因态度

朱丹阳,刘 双

论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竞赛胜负观

朱丹阳1,刘 双2

1.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小学,江苏 张家港,215600;2.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崇贤中学,浙江 杭州,310000。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当前学校体育中学生的胜负观缺乏正确引导的现象,本文对胜负观的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出正确的胜负观应具有两层含义,分别为积极的竞争意识及正确的成败归因,进而借鉴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型(ADDIE模型),围绕体育竞赛与游戏两方面,从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正确胜负观的4点策略为:(1)充分挖掘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元素,营造充满竞争的课堂氛围;(2)设置体育竞赛与游戏,充分体验输与赢;(3)竞赛与游戏中加强学生胜负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归因;(4)检查评价,强化对胜负态度的反思与改进。

胜负观;态度;成败归因;体育竞赛;体育游戏;

胜负观作为体育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运动员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其树立与巩固,在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胜负,分析胜负,迎接胜负,挑战胜负,体验胜负,是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价值体现,同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胜负观在竞技体育中的表现,可以追溯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极富感召力的格言——更高,更快,更强。奥运精神的长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于胜负的一种“积极思考”,这种“积极思考”不仅体现在我们对于超越自我与对手的执着追求,更体现在参与竞争比获取胜利更重要的信念中[1]。然而,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事件屡禁不止,参赛资格作假、“黑哨”、裁判执法不公之类事件不胜枚举,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的观念、无视运动技能规则的行为更是难以消除,“胜负观异化”的现象使得体育丧失了原本的意义与价值。社会心理学家R.A巴伦指出:竞争是由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目标的人而产生的,竞争能力是人成长的必要因素,竞争能发挥潜力,培养奋发的精神。但他也认为,参与竞赛应该对名次或成败形成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2]。由于体育竞赛最终是以比赛的胜负而告终的,对于比赛结果,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是否喜欢,都必须承认与承担。例如在NBA抢七大战中,双方的实力均在伯仲之间,并不是一场球取胜就是胜利,需要挑战之后的调整,调整之后的应变,是对手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因此千万不要贬低对手,而是要感谢对手使得我们变得更强,同时,当我们越是遇到困难、挑战与挫折,就越有机会获得成功,因为我们必须要培养具备走出痛苦、失利与挣扎的忍耐心与坚持心,唯有这种耐力与坚持,才有可能跨越障碍、克服困难并走得更远,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气度与平常心,才能更好地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与输赢。青少年学生在运动竞赛之初,血气方刚的胜者可能骄傲自满,但体育竞技场没有永远的胜者,通过这种胜负瞬间变化的多次历练与洗礼,青少年学生可从中领悟胜负对人生哲学的价值和处事的态度。因为成功是一时的,失败是正常的,戒骄戒躁才能不断进取。而这种胜负观的养成,有助于学生把它迁移到人生之中,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基于对以上的思考,笔者旨在对胜负观的概念、内涵及影响学生胜负观的因素进行深度探讨,进而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胜负观的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价值。

1 胜负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1.1 胜负观的概念界定

“胜负观”一词在汉语词典中并没有想应的解释,因此笔者采取分开界定的策略(以胜负、观为关键词),《现代汉语大词典》将“胜负”解释为:“1.指胜败,高下;2.指争输赢,比高下”。“观”的含义为:对事物的看法,观点,观念。《辞海》中对于“胜负”“观”的解释与汉语词典中大同小异,即对胜负,输赢的一种看法。因此笔者结合相关资料将“胜负观”最终定义为:胜负观是对成败、输赢的一种观念与态度[3]。什么样的胜负观才是正确的?奥运格言“更高、更快、更强”;“胜不骄,败不馁”;“不以成败论英雄”;孙武在兵法中有云:“顺,不妄喜;逆,不遑绥,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这些都是前人对胜利与失败经验的一种深刻凝练。笔者认为体育中正确的胜负观包含两层含义:(1)具备积极的竞争意识,表现为对胜利的不懈追求;(2)具备良好的心态,树立一个正确的成败归因。

1.2 胜负观的影响因素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成败归因理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于该项工作是否胜任;(2)自身努力,个人检讨与反思在工作中是否尽力,(3)任务的难度,凭个人经验判断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4)运气,个人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5)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6)其他因素[4]。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影响胜负观的因素主要可以概括为:(1)控制点(因素源):可以分为外控与内控,外控为外在环境,内控为个人条件(个人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2)稳定性,简而言之就是指当事人自认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是否由个人意愿来决定。成败归因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态度与观点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胜负观逻辑思路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本文引入了教学设计理论,借鉴了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型[5](ADDIE模型,如图1),将胜负观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为四个部分(分析、设计、实施、评价,如图2),简而言之,即通过对学生胜负观的现状分析与态度学习的情境分析(前端分析),初步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进而在体育课堂的实施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教学实施),最后对学生的整体表现做适当的评价(教学评价与反思)。

图1 ADDIE模型

图2 胜负观培养策略的四个部分

3 胜负观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体育品格的培养应根据项目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并选择适应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巧抓品格教育的时机及时渗透[6]。我们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体育学科在培养学生正确胜负观的独特优势,选择适宜的方法,对学生的胜负观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基于胜负观的培养策略逻辑思路,围绕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竞赛与游戏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从分析、设计、实施与评价4个部分为切入点来探讨胜负观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3.1 充分挖掘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元素,营造充满竞争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主题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胜负观,我们需要对学习者(即培养对象)与学习情境做一个前端分析,我们需要了解目前学生对于胜负的态度是怎样的,以及我们将要创设一个什么样的情境来促进学生胜负态度的学习。经过前文的现象分析,我们了解到目前学生的胜负观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体育活动中充满了竞争,而将充满竞争元素的体育竞赛与游戏充分挖掘出来,营造一个充满竞争的氛围与情境,这些都是我们对胜负观培养的前提。

3.2 设置体育竞赛与游戏,充分体验输与赢

通过前端分析以后,体育课堂氛围将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氛围与情境,因此,在这个氛围中,我们需要不仅仅是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竞赛与游戏中,更重要的是尽量做到每个人都有输赢的体验。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个人与团体之间的较量使学生参与竞争,丰富个人与团体的胜负体验。由于学生的能力与身心发展状况都不同,采取异质或同质分组进行比赛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关于体育竞赛与游戏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来设立,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准备活动时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在基本部分设置球类活动的教学比赛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培养策略的设计部分使应该要考虑的问题。总而言之,我们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在竞争中充分体验输与赢。

3.3 竞赛与游戏中加强学生胜负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归因

胜负观是对于胜负的一种观念与态度,态度本身并不是行为,而是一种行为的倾向。学生胜负观的转变仅凭说教几乎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因此建立与改变态度需要通过直接法与间接法相结合[7]。直接法即学生通过对胜负直接的体验过后所产生的错误态度进行及时纠正,间接法则是通过模范与榜样的树立使学生从榜样与模范中进行观察和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的竞赛与游戏中不仅仅需要指出学生的态度问题,不断的进行反馈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成败归因,此外还要在课堂中树立榜样与模范,加强学生胜负态度的教育。例如,在竞赛与游戏中表现突出,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能帮助与鼓励失败的同学,这一类同学我们可以加以表扬,并将其视为模范。通过直接与间接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胜负观。

3.4 检查评价,强化对胜负态度的反思与改进

正确的胜负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的是课后及时的检查评价。检查评价可分为两个部分:(1)对学生胜负观的评价,在评价学生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综合评价与同学互评,并需要注意的是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避免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控与鉴定的功能[8]。(2)对培养策略有效性的评价,在评价培养策略有效性方面,教师应该对培养策略的4个部分做1个总结与反思,根据学生总体情况做1个总体评价,针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总而言之,我们的首要目的就是更好的发现培养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5 案例描述

在1节初中学生的篮球教学课程中,教师在确定本次课的主题为培养学生正确的胜负观后,教师应对学习者与学习情境进行前端分析。在学习情境方面,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篮球技能学习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篮球基础技术水平,并具有分组对抗进行比赛的能力。对于本班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仅具有期待竞争、渴望胜利、不认输、不服输的心理特点,但他们也欠成熟稳定,容易冲动失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现象,充分营造出良好的比赛竞争氛围。在分组竞赛中,教师应采用同质分组的方式,让实力较为接近的小组进行比赛,在第1轮小组比赛结束后,再分别让第1轮赢与输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有输赢的体验。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应指出学生在比赛中的态度问题,如比分领先者骄傲自满、不尊重对手,落后者毫无斗志、消极比赛的现象。此外,教师还应不断的进行反馈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成败归因,对于胜利者应告诫学生应谦虚、继续努力,对于失败者,引导他们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应具备走出失利与痛苦的忍耐心与坚持心。最后,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综合评价与同学互评的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控与鉴定的功能。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对教学策略进行反思总结,进而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

4 结 语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课堂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胜负观的使命与责任。然而态度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进行反复的实践思考与改进,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成败乃体育与生活中的常事,接受失败,进而看到自身的局限,有时候比争取胜利,不断挑战极限更难。体育如此,人生亦当如是。

[1]张洪潭. 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 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 伯纳德·韦纳. 动机和情绪归因理论[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5] R·M·加涅. 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于素梅.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07):29~33.

[7] Martin, B. L.&Briggs, L. J(1986).The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domains: Integration for instruction and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ology publications.

[8] 施良方,崔允漷.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rect Winning and Negative Views

ZHU Danyang1, LIU Shuang2

1.Jing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Zhangjiagang Jiangsu, 215600, China;2.Chongxian Middle School of Yuhang Dir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China.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Lideshu peo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ncept of winning and losing, aiming at the lack of correct guiding social phenomenon in the current school sport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Negative view should have two meanings, namely positive competitive consciousness and correct success or failure attribution, and then learn from Gagne's teaching design model (ADDIE model), from two aspects of sports competition and game, from analys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The four aspects propos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rect concept of winning and losing are as follows: 1) fully exploit the competitive elements in sports activities to create a competi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 2) set up sports competitions and games to fully experience the loss and win; 3) In the competition and game,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winning and losing attitudes is strengthened to guide students to correct attribution; 4) Checking and evalua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refle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attitude of winning and losing.

Concept of winning and losing; Attitude; Success or failure attribution; Sports competition; Sports games

G804.8

A

1007―6891(2021)02―0059―03

10.13932/j.cnki.sctykx.2021.02.14

2019-10-13

2019-12-02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归因态度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