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评价医院普通外科感染防控的效果

2021-04-16 13:39李妍张洁曾萍蔡爱琴马会洁游琨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病区医务人员卫生

李妍,张洁,曾萍,蔡爱琴,马会洁,游琨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医院质量与安全控制办公室;b.感控管理部;c.普通外科,河南 新乡 453100)

医院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是影响医疗安全的主要因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2]。控制医院感染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3-4]。外科收治的患者接受的侵入性操作多,治疗多,极易发生医院感染[5-7]。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省级定点医疗救治机构,在抗疫期间收治确诊的患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交叉感染,为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已将疫情防控作为一种常态化模式,并将这种常态化防控措施积极应用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形成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医院感染防控局势。本研究评价这种常态化防控的效果,旨在为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积累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18日至8月31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5个病区)收治9 339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月18日至8月31日该科收治的6 38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56.56±13.21)岁;男5 425例,女3 914例;肝占位1 449例,胆结石2 748例,胃肿瘤1 880例,胰十二指肠肿瘤895例,乳腺疾病1 684例,其他疾病684例;传统手术3 321例,腹腔镜手术6 018例。观察组年龄(57.05±12.40)岁;男3 694例,女2 692例;肝占位955例,胆结石1 863例,胃肿瘤1 345例,胰十二指肠肿瘤643例,乳腺疾病1 135例,其他疾病444例;传统手术2 183例,腹腔镜手术4 203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科室为普通病区(不承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疑似患者的留观和救治工作):医生96名,平均年龄(39.67±14.99)岁;护士80名,平均年龄(36.33±13.26)岁;工勤人员10名,平均年龄(53.17±8.28)岁。以上人员均为该科在岗人员,外出学习者除外。

1.2 防控措施

1.2.1对照组 接受医院常规感染防控措施。(1)管理培训: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及时上报感染病例;每月组织感染培训,每季度对培训内容进行理论考试。(2)病区管理:患者入院时开展感染防控知识宣传。(3)环境卫生学监测:对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自然通风≥30 min,每日1次;空气消毒机消毒≥30 min,每日1次;每季度进行1次环境卫生学监测,各项监测结果达标率应大于90%。(4)手卫生:配置洗手流程图、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干手纸、带盖的生活垃圾桶等设施;于治疗车、换药车、特殊感染患者床尾、病区走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规范执行手卫生;每月自查手卫生1次,每季度汇总分析。(5)个人防护:工作衣每周清洗更换1~2次;配备齐全个人防护用品,规范使用;保证职业暴露处理箱物品齐全。(6)重点环节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严格清洁消毒可复用诊疗用品、设施、设备;留置尿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中心静脉置管清洁、无回血,注明置管时间;清洁敷贴,使其无血渍、无松动,定期更换,注明敷贴更换时间;输血制品或脂肪乳后输液管及时更换;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切口出现分泌物时及时培养微生物。(7)医疗废物管理:知晓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流程、流失的应急预案;分类放置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每日回收1次。

1.2.2观察组 接受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1)管理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针对临床医护实行“点对点、人对人”个性化培训,常见感染性疾病每周培训1次,重大疫情及时培训,并进行理论考试,合格者可从事临床工作。(2)病区管理:规范陪护制度,严控陪护人数,谢绝探视,患者及家属凭住院证或陪护证进入病区,医务人员凭工作证进入病区,出入病区设有专用通道及流程;利用院内电视、宣传标语等开展感染防控知识宣传,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控意识,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手卫生和咳嗽礼仪;减少病房之间的人群流动,减少交叉感染;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例,立即于应急隔离病室隔离并报告,组织多部门进行会诊。(3)环境卫生学监测:对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自然通风≥30 min,每日2次,空气消毒机消毒≥30 min,每日2次,物体表面和地面以0.5 g·L-1含氯消毒液消毒,每日2次,用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仪器设备,每位患者出院后均使用床单位消毒机对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2020年1月18日至4月3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每月对病区进行环境卫生监测,5月1日至今为每季度1次,各项监测结果达标率应大于95%,及时评价结果,对不合格的项目分析原因、整改后重新送检。(4)手卫生:落实三级质控,定期检查手卫生,病区每周、感控管理部每月、医院质量与安全控制办公室每季度暗访手卫生执行情况,病区每月汇总分析,于一级质控会议反馈;每季度汇总分析二三级质控,于全院质评会反馈。(5)个人防护: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针对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实施分级防护,保障工作人员的防护安全;个人防护用品规范使用合格率达100%;保证职业暴露处理箱物品齐全,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规范,上报及时。(6)重点环节管理: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实行个体化治疗,评估有创操作的必要性和治疗适应证,根据操作风险进行职业暴露评估,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治疗操作事宜与对照组相同。(7)医疗废物管理:科室产生的垃圾按照分类处理,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非隔离患者输液瓶按照特殊生活垃圾处理,由有回收资质并且和医院签署协议的专人回收;对医疗废物严格分类,实行专人管理,及时清理,采用鹅颈包扎,如医疗废物泄露,加套1层医疗废物袋后由回收人员回收暂存,当面交接,确保操作流程规范,避免环境污染。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深入病区检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次数有所增加,也增加了不定期暗访的方式,避免直接观察法产生霍桑效应,导致观察结果的误差化。

1.3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根据《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8]、《医院消毒卫生标准》[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0]及《医院隔离技术规范》[11]等实施理论测试和实地查看。(1)理论测试。包括质量管理6项(12分),环境卫生学监测8项(16分),手卫生8项(16分),个人防护6项(16分),重点环节管理9项(18分),医疗废物管理5项(10分),病区管理6项(12分),满分100分。医生、护士及工勤人员参加理论测试。(2)实地查看。①病区管理(10分):病区管理设施是否齐全,陪护制度是否规范,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感染的知晓率及手卫生和咳嗽礼仪防护操作。②环境卫生学监测(15分):治疗准备室、治疗室、处置间、洁具间物品放置及分区,房间内地面及各类仪器表面清洁和消毒,消毒液配制,空气消毒机滤网清洁,医务人员手表面监测。③手卫生(25分):洗手流程图、洗手液、干手纸等手卫生设施配备,走廊、治疗车、换药车、病房等区域速干手消毒剂配备,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④个人防护(20分):防护用品配备,职业暴露处理箱物品配备,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规范使用,医务人员知晓职业暴露处理及上报。⑤重点环节管理(30分):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可复用诊疗用品及设施的清洁和消毒,留置尿管无菌操作,中心静脉管维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血培养,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术后切口换药,出现分泌物时的微生物培养,医疗废物管理。(3)医院感染率调查。查阅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床旁调查和查阅电子病历,结合临床医生诊断,计算感染率。感染率为确定时间点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例数除以同期住院患者例数乘以100%。

2 结果

2.1 医务人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医务人员防控知识的理论测试得分均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务人员防控知识的理论测试得分比较分)

2.2 病区管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区管理质量考核得分均较高(P<0.05)。见表2。

2.3 环境卫生学监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除“医务人员手表面监测”得分外,其余环境卫生学监测得分均较高(P<0.05)。见表3。

2.4 医务人员手卫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除“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后”得分外,其余医务人员手卫生得分均较高(P<0.05)。见表4。

表2 两组病区管理质量考核得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环境卫生学监测得分比较分)

表4 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得分比较分)

2.5 医务个人防护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除“职业暴露处理物品配备”得分外,其余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得分均较高(P<0.05)。见表5。

2.6 重点环节管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除“可复用用品消毒”和“中心静脉管维护”得分外,其余重点环节管理得分均较高(P<0.05)。见表6。

2.7 医院感染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66%(435/9 339)和3.85%(246/6 386),两组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2,P=0.015)。

表5 两组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得分比较分)

表6 两组重点环节管理得分比较分)

3 讨论

医院是细菌、病毒、微生物聚集的地方。普通外科收治的患者体质差,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12-13]。因此,本研究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评价医院感染防控的效果。

该病区结合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感染防控培训制度,增加培训次数,针对临床医护人群特点进行“点对点”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合格者才能从事临床工作,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认知度。因此,2020年1—8月医务人员理论测试的得分较高。病区管理方面,2019年只在患者入院时开展常规性的感染防控知识宣传,而2020年全面强化管理,严控陪护人数,患者及家属凭住院证或陪护证进入病区,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手卫生和咳嗽礼仪,减少病房之间的人群流动,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14]。本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1—8月病区管理质量考核得分较高。

2020年该病区增添消毒仪器设备,全面提升消毒硬件设备,增加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次数,每位患者出院后均对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及时评价结果,对不合格的项目分析原因、整改后重新送检。因此,2020年1—8月环境卫生学监测得分较高。个人防护方面,积极配置职业暴露处理箱等物品,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实施分级防护,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处理并上报,也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15]。加强重点环节管理,根据患者病情评估有创操作的必要性和治疗的适应证,抓好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切口微生物培养、医疗废物管理等重点环节[16]。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不断提升,与实施严格的防控管理措施有关。与2019年1—8月相比,2020年1—8月的感染率较低,表明感染防控措施落实越到位,医院感染患病率越低。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2019年1—8月和2020年1—8月医务人员手卫生“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后”得分、重点环节管理“中心静脉管维护”得分无显著差异,是因为两组得分均较高,接近满分,即“天花板”效应。“医务人员手表面监测”“职业暴露处理物品配备”及“可复用用品消毒”得分无显著差异,说明这些工作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是下步感染防控的重点,也与2020年2—4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交通运输、医疗器械公司复工及消毒物资紧缺有关。

总之,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为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积累经验。

猜你喜欢
病区医务人员卫生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智取红领巾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