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成人慢性荨麻疹临床特征比较

2021-04-16 13:40汤婷苗青王迪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荨麻疹过敏原阳性率

汤婷,苗青,王迪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肤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以风团和剧烈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国内外指南将反复发作超过6周,且每周至少发作2次的荨麻疹划定义为慢性荨麻疹[1]。慢性荨麻疹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基于现状,本研究对5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比较成人与儿童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为今后儿童及成人慢性荨麻疹的诊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500例(儿童和成人)门诊及住院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历资料(因疾病反复发作多次就诊者收集首次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2018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1],并排除以下情况:(1)病历资料不完整者,包括中途转院或自动离院者;(2)近2周内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3)患有严重内科系统疾病、神经及精神疾病者;(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2 分析方法将500例患者按照发病年龄,分为儿童组(≤14岁)和成人组(>14岁)。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诱发因素、家族史、实验室检查(血清过敏原及甲状腺抗体)及治疗方案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5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儿童72例,成人428例,比例为1∶5.94。儿童组年龄1~14岁,平均(8.36±4.22)岁,发病高峰年龄12~14岁,病程2~15.75个月,中位病程4.5个月。成人组年龄15~87岁,平均(38.54±15.45)岁,发病高峰年龄15~30岁,病程3~33个月,中位病程6个月。儿童与成人慢性荨麻疹患者在各自年龄段患病情况如表1所示。儿童组男47例,女25例,男女患者比例为1.88∶1;成人组男194例,女234例,男女患者比例为1∶1.21。两组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5,P<0.05)。

表1 儿童组与成人组各自年龄段患病情况(n,%)

2.2 诱因及家族史500例慢性荨麻疹中,24.0%(120/500)的患者(其中儿童20例,成人100例)发病前有较明确的诱发因素,儿童组及成人组慢性荨麻疹常见诱发因素分布见表2。7.2%(36/500)的患者直系亲属有过敏性疾病史,其中儿童组一级亲属中有荨麻疹发作史5例,血管性水肿2例,湿疹、过敏性皮炎各1例,成人组一级亲属中有荨麻疹发作史14例,血管性水肿9例,湿疹、过敏性皮炎各2例。

表2 儿童组与成人组诱发因素分布情况[n(%)]

2.3 实验室检测

2.3.1血清过敏原检测 68.0%(340/500)的患者入院后接受了静脉采血行过敏原检测,340例患者中阳性298例,阳性率为87.0%。对2种及2种以上过敏原过敏的患者共223例,占总检测人数的65.6%,最多同时有13种过敏原为阳性。其中儿童组阳性病例51例,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为屋尘螨/粉尘螨[29.4%(15/51)],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为鸡蛋[37.3%(19/51)],其次是牛奶[23.5%(12/51)]。成人组阳性病例241例,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为点青霉/烟曲霉/交链孢霉[32.4%(78/241)],其次是蟑螂[19.5%(47/241)];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为鸡蛋[19.5%(47/241)],其次是花生[14.9%(36/241)]。

2.3.2甲状腺抗体检测 23.6%(17/72)儿童患者接受甲状腺抗体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39.3%(168/428)成人患者接受甲状腺抗体检测,其中32例异常(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21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21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刺激性抗体升高9例),接受甲状腺抗体检测的成人患者中结果异常者占比为19.0%(32/168)。

2.4 治疗抗组胺药是慢性荨麻疹的一线用药,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组胺药治疗。16.6%(83/500)的患者[儿童占22.2%(16/72),成人占15.7%(67/428)]接受1种或2种抗组胺药治疗后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3.6%(18/500)的患者[儿童占6.9%(5/72),成人占3.0%(13/428)]因感染接受抗组胺药和抗生素联合治疗。43.4%(217/500)的患者[(儿童占56.9%(41/72),成人占41.1%(176/428)]接受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本研究中成人患者428例,占85.6%,慢性荨麻疹患者以成人居多,与相关文献报道[2]一致。研究显示,儿童群体中荨麻疹以急性病例较常见,且极少会转化为慢性荨麻疹[3]。本研究中<14岁患儿男性多于女性,>14岁患者女性多于男性,Fricke等[4]对全球儿童和成人慢性荨麻疹患病率进行meta分析,发现成人女性的患病率略高于男性,而儿童慢性荨麻疹患病率无性别差异。综合来看,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可能与儿童发病率低导致其样本量较小有关。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大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致敏原因难以明确,可由药物、吸入物、食入物、感染诱发[5]。临床上有多种药物能引起该病,以青霉素类、磺胺类、解热镇痛类、生物制剂等较常见[1]。本研究吸入物与食入物过敏原检测总阳性率为87.0%,略低于其他文献报道[6]。儿童组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为屋尘螨/粉尘螨,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为鸡蛋,其次是牛奶;成人组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为点青霉/烟曲霉/交链孢霉,其次是蟑螂,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为鸡蛋,其次是花生,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7-8]。各地饮食习惯、气候环境的不同可能使过敏原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建议临床医生在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注意筛查吸入性、食入性过敏原,慢性荨麻疹患者可做饮食日记,出门注意防护,尽量减少饮食及生活环境中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本研究中7.6%的患者有家族过敏性疾病史,以荨麻疹居多,其次为血管性水肿、湿疹、过敏性皮炎等,Asero[9]发现受荨麻疹影响的个体的一级亲属比普通人群更容易表现出荨麻疹,提示慢性荨麻疹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目前在过敏性疾病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需深入研究荨麻疹与遗传基因的关系[10]。

自1983年被报道以来,甲状腺自身抗体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逐渐受到关注[11]。已发表的文献报道,5%~34% 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伴随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12]。Kasumagic-Halilovic等[13]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均较高。吴佳丽等[14]注意到与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相比,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有更严重的病情和更长的病程。这些证据均提示慢性荨麻疹和甲状腺自身免疫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关联程度和联系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左甲状腺素对慢性荨麻疹有积极作用,接受左甲状腺素的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周期短[15]。本研究中19.0%的成人组患者甲状腺抗体检测异常,儿童组检测无异常,因此在临床上对于成人慢性荨麻疹患者,建议常规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对于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本研究中39.3%的成人组患者接受甲状腺抗体检测,未超过半数,临床工作中仍需提高对成人慢性荨麻疹进行甲状腺抗体的检测意识,以达到筛查相关病因的目的。

综上所述,慢性荨麻疹在成人中更常见,且成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儿童主要过敏原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对于成人慢性荨麻疹患者,常规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意义较大;慢性荨麻疹患者应常规接受抗组胺药治疗。

猜你喜欢
荨麻疹过敏原阳性率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过敏原检测靠谱吗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