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2021-04-16 13:40朱相提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胃肠功能

朱相提

(睢县中医院 普外科,河南 商丘 476900)

胃穿孔可能与抽烟、酗酒、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存在一定关联,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剧烈腹痛等,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大出血,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目前,腹腔镜修补术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2]。但即使微创手术创伤性小,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损伤,主要表现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不利于术后身体快速恢复[3]。但临床关于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睢县中医院收治的165例接受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8例,女87例,年龄<60岁60例,≥60岁105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 kg·m-2者71例,≥24 kg·m-2者94例。本研究经睢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胃镜检查、X线检查确诊;②符合手术适应证;③无器质性病变。(2)排除标准:①存在全身急慢性感染性疾病;②合并免疫缺陷性疾病;③凝血机制异常;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1.3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术后记录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依据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组,分为恢复较差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7 d)与恢复较好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7 d)。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有无腹腔积液、是否合并糖尿病,对可能为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165例患者中,60例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7 d,占36.36%(60/165),105例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7 d,占63.64%(105/165)。

2.2 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与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无关(P>0.05);BMI、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腹腔积液、合并糖尿病均与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有关(P>0.05)。见表1。

表1 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 单因素分析[n(%)]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作为因变量,恢复较差赋值为1,恢复较好赋值为0,将BMI、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有无腹腔积液、是否合并糖尿病作为自变量,自变量说明见表2。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24 kg·m-2、术中出血量≥1 000 mL、手术时间≥1 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 d、腹腔积液、合并糖尿病均是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说明

表3 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腹腔镜修补术属于胃肠道手术,研究指出,胃肠道手术会在一定程度上麻痹胃肠道神经,进而影响术后胃肠功能,不利于术后快速恢复[4]。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排便恢复与排气恢复时间延迟,由于胃穿孔也会引起恶心呕吐症状,故本研究将排便与排气时间作为评估胃肠功能恢复的指标。本研究165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7 d,占36.36%,提示这部分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较差,影响疾病预后。因此,积极寻找能够影响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24 kg·m-2、术中出血量≥1 000 mL、手术时间≥1 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 d、腹腔积液、合并糖尿病均是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如下。(1)BMI≥24 kg·m-2提示患者处于肥胖状态,而肥胖人群的肠上皮组织较厚,会影响肠道蠕动能力,同时还会影响肠道吸收离子盐、水等物质,故术后容易发生胃肠功能障碍[5]。(2)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属于手术相关指标,其中术中出血量越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越大,易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最终影响胃肠道血液供应,引发胃肠功能障碍[6];手术时间延长将会使机体释放更多的炎症递质,增加手术应激反应,且手术时间延长也会使术中出血量增加,进而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7]。(3)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减少腰背部肌肉受压,同时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对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术后越晚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越长。(4)有研究认为,腹腔积液会使大量液体进入腹腔,减少血容量,进而增加血液黏度,导致肠道淤血,减缓血流速度,最终引发胃肠功能障碍[8]。因此,腹腔积液为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与本研究结果一致。(5)糖尿病患者组织愈合能力较差,血管舒缩功能较差,且免疫力较低,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危险性较大,易引发术后多种并发症[9]。分析其胃肠功能恢复较差的原因可能为组织愈合能力较差,会延长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导致术后感染风险性较高,而术后感染极易造成腹泻、腹胀等胃肠功能紊乱现象,进而延长排气时间,影响胃肠功能恢复[10]。依据上述影响因素,临床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胃肠功能蠕动,改善手术相关指标,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以预防胃肠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BMI、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均为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临床需积极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改善疾病预后。

猜你喜欢
胃穿孔修补术胃肠功能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顿火锅吃出胃穿孔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