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血糖管理团队远程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2021-04-16 13:40祁娜梁晓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达标率医护

祁娜,梁晓丽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风湿免疫科,河南 洛阳 471000)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持续性高血糖状态是主要特征,且与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因此临床治疗糖尿病在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胰岛素泵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式,但血糖达标后易出现低血糖风险。常规指尖血糖监测具有方便、快捷检测血糖的优势,但难以全面反映血糖波动水平。远程血糖监测系统为临床监测血糖波动提供有效手段,有助于加强血糖控制。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医护血糖管理团队远程血糖监测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糖监测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61~75岁,平均(67.89±3.17)岁;病程3~8 a,平均(5.61±1.08)a;体质量指数24.4~28.9 kg·m-2,平均(26.68±0.92)kg·m-2。研究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平均(68.07±3.22)岁;病程3~9 a,平均(5.82±1.13)a;体质量指数24.1~29.2 kg·m-2,平均(26.82±0.98)kg·m-2。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第8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②接受胰岛素泵治疗;③年龄≥60岁。(2)排除标准:①肝肾衰竭;②免疫系统疾病;③认知障碍。

1.3 血糖监测方法两组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并接受饮食控制、运动干预。(1)对照组接受指尖血糖监测:仪器选择便携式血糖监测仪,每日7次(饭前、餐后2 h、睡前)。(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医护血糖管理团队远程血糖监测:佩戴血糖监测仪,仪器选择圣美迪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雷兰血糖监测系统,输入指尖血血糖,每日4次,24 h后下载血糖图谱,参照图谱调整剂量;由医护血糖管理团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看教育大课堂教育视频,包括糖尿病危害、血糖监测、饮食运动、降糖药物等;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宣教,每次10 min,结束后与患者进行互动,每次5 min。

1.4 观察指标(1)临床相关指标:包括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胰岛素总剂量,血糖达标标准为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3.1~6.1 mmol·L-1,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7.8 mmol·L-1。(2)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包括FBG、2 h PG。(3)治疗7 d后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4)治疗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自制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经预试验,本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88,效度系数为0.81),于出院时由患者填写,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诊断标准、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等,每项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知晓情况越好。

2 结果

2.1 临床相关指标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胰岛素总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2.2 血糖水平治疗前,两组FBG、2 h 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FBG、2 h PG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FBG、2 h 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2.3 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治疗7 d后,研究组FBG达标率、2 h PG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7 d后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 比较[n(%)]

2.4 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治疗后,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调查问卷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调查问卷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胰岛素泵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式,其血糖控制效果得到临床一致认可。何殿等[2]研究指出,将胰岛素泵应用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促使血糖趋于平稳,缩短达标时间。远程血糖监测可对血糖波动进行动态观察,准确评估血糖水平,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3]。远程血糖监测可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注入量,合理搭配饮食,可避免血糖大范围波动,有助于增强血糖控制水平。巩维佳等[4]在分析远程血糖监测对社区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中指出,远程血糖监测有助于调节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同时,梁雪等[5]在分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中说明,将胰岛素泵长期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可明显加强血糖控制,且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率。本研究在远程血糖监测基础上给予患者医护血糖管理团队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护理人员“一对一”指导,提高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达到增强患者自护能力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FBG、2 h PG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胰岛素总剂量少于对照组,FBG达标率、2 h PG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将医护血糖管理团队远程血糖监测应用于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可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强血糖控制效果,提高血糖达标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医护血糖管理团队远程血糖监测不仅可加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还能了解患者血糖异常波动改善情况,从而客观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改善情况。一般情况下,正常人1 d 内血糖波动幅度为2~3 mmol·L-1,且不同日血糖波动幅度更低。而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缺少早期应急反应,敏感度下降,而α细胞对葡萄糖反应受损,从而造成肝糖生成异常、高胰高血糖素血症,增加血糖波动幅度,甚至可提高2~3倍。通过医护血糖管理团队远程血糖监测了解血糖波动情况,有助于针对血糖异常波动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针对性地调整胰岛素用量及饮食,从而进一步加强血糖控制效果,对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改善具有针对性作用。相关研究指出,将医护血糖管理团队远程血糖监测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明显增强血糖控制效果,提高血糖达标率[6]。通过对患者出院时进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发现治疗后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医护血糖管理团队针对性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知晓糖尿病健康知识。

综上,将医护血糖管理团队远程血糖监测应用于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可促进患者知晓糖尿病健康知识,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强血糖控制效果,提高血糖达标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达标率医护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制度化管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优势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