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2021-04-16 13:40焦惠彦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丁苯神经功能脑梗死

焦惠彦

(叶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河南 平顶山 4672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起病急、进展快,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丁苯酞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脑组织保护药物,能改善脑部微循环,保护线粒体,减轻脑神经功能损伤[1]。丁苯酞序贯疗法是目前逐渐被临床开始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指先以丁苯酞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待病情好转后转变为口服丁苯酞维持治疗,不仅能减少静脉用药次数,还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治疗效果[2]。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苯酞序贯疗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59例。常规组:男30例,女29例;年龄47~75岁,平均(61.25±6.49)岁;高血压29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10例。研究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45~75岁,平均(60.15±7.26)岁;高血压30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2例。常规组与研究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叶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药物无变态反应;③临床资料完整;④脑梗死发病时间<72 h;⑤具有不同程度头晕、恶心、感觉障碍等症状。(2)排除标准:①脑部肿瘤;②自身免疫缺陷综合征;③精神障碍疾病;④依从性较差;⑤传染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常规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常规组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静脉滴注,每次100 mL,每日2次,每次输液时间需超过50 min,2次静滴之间需相隔6 h以上,持续治疗2周。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治疗2周后,待患者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停止丁苯酞静脉滴注,改为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持续口服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血管再通情况 治疗结束后以磁共振血管造影对患者进行血管评估,血管狭窄程度降低超过70%为基本再通;血管狭窄程度降低10%~70%为部分再通;血管狭窄程度降低小于10%为无变化。血管再通率为基本再通例数与部分再通例数之和除以总例数。

1.4.2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总分42分,得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越差。

1.4.3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能力越强。≤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41~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61~99分为轻度功能障碍;100分为生活自理。

1.4.4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1转速离心5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

2 结果

2.1 血管再通情况研究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比较(n,%)

2.2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2.3 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3、4。

表3 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比较[n(%)]

表4 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n(%)]

2.4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两组IL-6、TNF-α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局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脑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典型症状有失语、肢体功能障碍、头晕等,及时改善患者脑部循环、保护脑细胞是治疗的关键[4]。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药物较多,但科学、有效的药物及应用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

丁苯酞属于一种人工合成的一类新药,主要用于治疗进行性脑缺血,其作用体现在:能重构微循环,恢复缺血区血流灌注,改善缺血灶附近血流量,减轻脑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脑能量代谢;通过保护线粒体形态和功能,抑制自由基产生及细胞内钙超载,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等,避免脑神经细胞凋亡,达到脑保护作用[5]。另外,相较于丁苯酞常规静脉滴注用法,序贯疗法则能极大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帮助患者节省治疗费用,且能减轻因长期静脉输液引发的静脉炎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理舒适度[6]。金海淼等[7]曾将丁苯酞序贯疗法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现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均发生积极变化。本研究以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结果显示,患者血管再通率提高,神经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增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有研究表明,脑梗死后局部脑组织炎症反应是进一步加重脑损伤的重要原因,脑组织缺血缺氧后,缺血灶附近黏附因子、趋化因子等会过度表达,刺激炎症因子大量分泌,进而加重脑损伤,对神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8]。IL-6、TNF-α、hs-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若TNF-α大量分泌,会引起IL-6等其他炎症因子过度分泌,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若IL-6过度释放,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脑水肿,进一步加重脑部缺血缺氧;hs-CRP则与脑部梗死面积、神经缺损程度等联系紧密[9]。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丁苯酞序贯疗法后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IL-6、TNF-α、hs-CRP水平明显下降,分析原因认为丁苯酞可刺激脑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前列环素大量分泌,同时还能抑制花生四烯酸、谷氨酸分泌,降低自由基活性,从而达到减轻损伤区域炎症反应的效果。

综上,将丁苯酞序贯疗法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一方面能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减轻其神经功能损伤,另一方面能改善其炎症水平,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丁苯神经功能脑梗死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丁苯草酮原药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