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2021-04-16 13:40李蓉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消炎口服液阿莫西林

李蓉

(新乡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河南 新乡 453000)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cute suppurative tonsillitis,AST)作为儿科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多由致病力强的细菌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痛、头痛、咳嗽。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致病菌耐药性不断增强、患儿年龄小、部分患儿治疗依从性差,使得其治疗难度增加,影响治疗效果,故寻求高效治疗药物尤为重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为复方制剂,可通过抑制β-内酰胺酶,阻碍细菌细胞壁黏多肽的生物合成,继而控制其繁殖[1]。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中成药,有清热生津、化痰散结之功效[2]。本研究通过分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AST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明确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6例AST患儿,将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73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的73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41例,女32例;年龄1~10岁,平均(5.43±1.66)岁;病程8~43 h,平均(28.96±8.30)h;体温37.1~39.2℃,平均(38.84±0.30)℃。观察组:男44例,女29例;年龄2~12岁,平均(5.40±1.69)岁;病程7~42 h,平均(28.87±8.26)h;体温37.2~39.6℃,平均(38.79±0.32)℃。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实用小儿耳鼻咽喉科学(2011)》[3]中AST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儿科学(2012)》[4]相关标准,属肺胃实热证。主症:咽红肿,咽痛。次症:发热,咳嗽,口渴。舌质:舌苔白,脉数滑。

1.3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相关标准;②白细胞计数≥10×109L-1;③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伴发肺炎、支气管炎;②合并传染性疾病;③属于过敏体质;④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

1.4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给予发热患儿物理降温;加强营养,适当隔离;补充电解质及液体、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香港澳美制药厂,国药准字HC20160005,规格:每包0.228 5 g)治疗:9个月~2岁患儿,每次 0.5包,2~7岁患儿,每次1包,7~12岁患儿,每次1.5包,每12 h服用1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加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95,规格:10 mL)治疗:1~6岁患儿,每次5 mL,每日3次,6~12岁患儿,每次10 mL,每日2次,12岁以上患儿,每次10 mL,每日3次,连续治疗14 d。

1.5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治疗14 d后,根据相关标准[5]评估疗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证候评分下降超过95%为临床痊愈;患儿临床症状部分消失,证候评分下降超过75%为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证候评分下降超过35%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主要证候包括咽痛、咽红肿、咳嗽、发热,各0~3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2)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包括体温恢复正常、脓性分泌物消失、扁桃体肿大及充血消失时间。(3)不良反应:包括头晕、皮疹、恶心呕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14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治疗期间,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扁桃体肿大及充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对比

2.3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头晕1例,皮疹2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8%(4/73);观察组出现头晕3例,皮疹3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6%(8/7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3,P=0.228)。

3 讨论

AST是儿科常见的多发疾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所导致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可引发咽喉疼痛以及高热不退等症状,导致患儿扁桃体受损,出现化脓性感染及肺实质性炎症[6]。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机体发育不完全、免疫力差,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尤其是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细菌可导致病原体迅速繁殖,致使扁桃体感染,影响患儿生存质量[7]。因此,如何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治疗效果成为临床治疗AST的首要任务。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主要成分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其中,阿莫西林为广谱青霉素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耐酸性以及细胞膜穿透性,口服后消化吸收率高,其主要抗菌机制为水解生成肽键,与菌体转肽酶结合,切断繁殖期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唯一途径,促使细胞壁破裂、溶解[8]。克拉维酸钾为β-内酰胺抑制剂,可通过与β-内酰胺酶紧密结合,促使细菌丧失致病力。该药抗菌性虽弱,但毒性也较低,与阿莫西林联合应用时,可使得后者免受β-内酰胺酶水解,从而增强抗菌效果,促进AST患儿恢复[9-10]。但值得注意的是,AST常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引发,加之部分患儿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敏感性较低,使治疗难度增加,病情反复,甚至诱发各种并发症,影响预后。

祖国医学将AST归属于“急乳蛾”“急喉痹”范畴,认为小儿嗜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致胃腑积热,或先天禀赋母体之胃热、外邪入肺失治,造成邪热入里,搏结于喉核,发为此病;又因少阴伤寒,内格气热,上行于咽门经会之处,而成咽痹。咽下与胃腑相通,胃为仓廪之官,性喜润恶燥;肺居胸中,主宣发、肃降,肺热上熏咽喉,使气血壅滞,肺脏蕴热,失其肃降之功,致使邪毒上熏喉核,以致肌膜受灼而发病。该病多属于肺胃之热证,治则多以清热解毒、养阴润肺、利咽散结为主[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脓性分泌物消失、扁桃体肿大及充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AST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析原因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的蒲公英清热散结、利尿通淋,板蓝根凉血消肿、解毒利咽,苦地丁散结消肿,黄芩泻火解毒、清热燥湿。诸药合用,共奏凉血散瘀、消肿解毒之功效[12-1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主治咽喉肿痛,其主要成分精氨酸,对钩端螺旋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通过阻碍细菌繁殖,提高机体免疫力,继而改善临床不适症状;蒲公英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发挥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苦地丁主要成分生物碱,具有抗感染、抗菌等作用;黄芩对球菌、杆菌等均有拮抗作用,可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14-15]。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并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说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究其原因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药效温和,无明显蓄积作用,不会过多增加AST患儿肝、肾等器官负担。

综上所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AST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消炎口服液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阿莫西林要空腹服用
口服液要喝温的
听话的小瓶
口服液最好温着喝
我家秘方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体外抗病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