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通胶囊辅助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

2021-04-16 13:40王美玉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颈动脉总分缺血性

王美玉

(民权县中医院 内科,河南 商丘 476800)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颈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影响患者的大脑血液循环,严重时可诱发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常见类型,占脑卒中的60%~70%。患者常会出现复视、突发眩晕、肢体麻木、感觉障碍等症状,严重者会发生瘫痪、失语[1]。目前的治疗原则以溶栓、抗凝及营养神经为主。脑心通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制剂,党翠娇等[2]研究表明,脑心通胶囊对瘀血型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预防效果,预后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脑心通胶囊辅助西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民权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1±4.32)岁;体质量49~80 kg,平均(62.35±6.71)kg;发病至入院时间1~24 h,平均(12.15±3.02)h;收缩压150~180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166.58±12.37)mmHg。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1~76岁,平均(57.64±4.30)岁;体质量50~79 kg,平均(63.75±6.88)kg;发病至入院时间1~23 h,平均(12.12±3.07)h;收缩压152~179 mmHg,平均(165.87±11.73)mmHg。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发病至入院时间、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民权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中医辨证: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的气虚血瘀证。主症: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次症:胸痹心痛、心悸、气短、胸闷、乏力、面色暗紫。舌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1.3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认知功能正常;③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24 h;④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②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1.4 治疗方法两组入院后均接受调理血脂、稳定斑块、控制脑水肿及抗血小板聚集常规治疗:200 g·L-1甘露醇注射液(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612),静脉滴注125 mL,每日3次;口服阿司匹林(乐普恒久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2368),每次3片,每日1次,治疗13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依达拉奉(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405)治疗,将30 mg依达拉奉加入到100 mL 9 g·L-1的氯化钠注射液(江苏神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267)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脑心通胶囊(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001),每次2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8 d。

1.5 评价指标(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武汉中旗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型号:ZONCARE-Q5)检测。<1.0 mm为正常,1.0~1.2 mm为内膜增厚,>1.2~1.4 mm为斑块形成,>1.4 mm为颈动脉狭窄。(2)颈动脉斑块总分。采用Crous积分法测量,将两侧颈动脉每个硬化的斑块的最大厚度相加,所得的分值即为斑块总分[3]。(3)Fib、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珠海森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enlo 8008)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Fib、hs-CRP水平。

2 结果

2.1 颈动脉斑块总分及IMT治疗前,两组颈动脉斑块总分及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斑块总分及IMT均降低,且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总分及IM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总分及IMT比较

2.2 Fib和hs-CRP水平治疗前,两组Fib、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Fib和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ib和hs-CRP水平比较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通常由低血压、贫血、动脉硬化、动脉狭窄或血栓阻塞血管等造成。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如甘露醇、阿司匹林和依达拉奉。甘露醇属于脱水剂,临床被广泛用于治疗脑水肿。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前列腺素环氧酶,阻止血栓烷A2生成,且此抑制不可逆,能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依达拉奉是一种小分子脑组织保护药,可增加脑梗死周围血管的血流量,避免患者发病时出现血流量急剧减少。同时,依达拉奉还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血管内皮细胞、脑细胞的氧化损伤。

颈动脉IMT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易测、可靠的指标,IMT厚度增加提示颈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血浆Fib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存在于血液凝固的最后阶段,可以反映机体凝血机能。hs-CRP是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标志物。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观察组IMT厚度、颈动脉斑块总分、Fib、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脑心通胶囊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分析原因为,祖国医学认为,脑血管疾病多因肾亏损、阴阳不调致使耗伤气血,气血不能上荣,瘀血阻塞脉道,脉道不利所致,为气虚血瘀证[5]。治疗应以益气补精、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兼以疏通脉络。脑心通胶囊是由黄芪、丹参、川芎、赤芍、当归、桃仁、醋没药、牛膝、红花、醋乳香、鸡血藤、桂枝、全蝎、地龙、水蛭及桑枝等中药利用现代技术研制成的口服胶囊。药方中的黄芪可补气升阳,川芎可助血行瘀,丹参、红花、赤芍及桃仁可活血化瘀,当归可补血活血,地龙、全蝎可熄风通络,桑枝、鸡血藤可温经通络,牛膝、桂枝可滋补肝肾,利尿通淋。药物合用具有益气、活血祛瘀及通络止痛之功效。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以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对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地龙、全蝎含有的血栓溶解因子也可以溶解血栓,抑制血栓形成;赤芍、乳香及红花能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凝聚[6-7]。该药各成分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因此,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黏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颈动脉斑块总分,降低IMT厚度及Fib、hs-CRP水平。

综上所述,脑心通胶囊辅助西药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状,降低患者血清Fib、hs-CRP水平。

猜你喜欢
颈动脉总分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