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荃从肝论治产后风中综合征*

2021-04-17 18:08李娜翟凤霞郭淼孙建华谷云鹏李敏
中医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妇人肝肾气血

李娜,翟凤霞,郭淼,孙建华,谷云鹏,李敏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3.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311121

胡玉荃教授,河南省知名妇科专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胡教授潜心临床、教学、科研近60年,擅长治疗产后病及妇科疑难杂症,对治疗产后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创新性提出“产后风中综合征”这一病名,准确、贴切地概括了产褥期出现的一系列证候群的特点。笔者有幸跟随胡教授学习,现将其治疗“产后风中综合征”的经验简述如下。

产后病是产妇在生产后发生与分娩有关的疾病,常见的产后病有产后血晕、产后痉证、产后发热、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身痛、产后自汗、盗汗、产后情志异常等一系列症状[1]。患者往往多症并见或以一症为主伴见诸多证候,胡教授提出“产后风中综合征”这一病名,涉及产后身痛、产后自汗、盗汗、产后情志异常等证候。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产妇数量日渐增多,高龄产妇患此病概率更大。西医无此病名,治疗方面以对症处理及心理疗法为主,治疗效果欠佳。胡教授在近60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产后诸多证候均涉及气、血、皮、肉、脉、筋、骨。胡教授认为产后病多责之于肝,肝有易郁、易热、易虚、易亢的特点。肝藏血主疏泄,肝血不足,损及肾精;皮、肉、筋、脉、骨失于濡养则产后肢体脉血虚少则挛急而痉挛疼痛、麻木、肤凉、畏风怕冷;骨失所养而滞重;肝郁上而头目失聪,神聪不宁而抑郁,忧虑不安而情志失常。血虚生风或虚邪贼风乘虚而入则风中经络、痛无定处、麻木,诸证称为“产后风中综合征”。

1 肝失所养,其用失度

胡教授认为产后风中综合征由亡血伤津所致。妇人孕胎已暗耗精血,产时过劳耗气,或出血过多,气血津液进一步损耗;乳汁为血所化,产后哺乳耗气伤血,更加重产后气血津液虚损的程度。

肝藏血,肝为血海,肝血充盈是濡养五脏六腑的前提。《素问·五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脏腑受阴血滋养方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若肝血虚少,则脏腑组织器官失养,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2]。肝在体为筋。《素问·痿论》说:“肝主身之筋膜。”《素问·五脏生成》说:“诸筋者,皆属于节。”筋膜有赖于肝血的充分滋养,才能强健有力,活动自如。若肝血虚,血不养筋则见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甚则拘挛震颤。产后风中综合征患者为肝血不能濡养筋、脉,则见四肢关节疼痛、麻木,痛无定处,活动不利。肝在窍为目,肝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产后妇人肝之阴血不足则常伴见头晕目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症状。

肝主疏泄,其气主升主动,性喜调达,能够疏通、宣泄、生发气机[3]。产后妇人气血俱虚,肝气疏泄无力,则卫气难以固摄营阴,故产后妇女常见自汗出,甚或气阴亏虚而见盗汗;卫气不达,卫外功能失常故产妇常见畏风怕冷症状。《难经·二十二难》曰:“气主煦之[4]。”气失疏泄,气血难以温煦周身,故产后妇人多自觉四肢不温。肝气之疏泄与情志也有密切关系,肝气疏泄功能减退则气血不畅,肝气郁结于内常见产后妇人郁郁寡欢、焦虑叹息,心烦易怒等情志病。

肝藏血,肾藏精,肝肾精血同源,阴液互养,肝五行属木,肾五行属水,肝血虚损,肾精亦虚,肾水亦难以涵养肝木,则阴不制阳,阳亢于上,阴虚于下,在上则见产后妇人心烦、失眠、易怒、头晕耳鸣,或阳气浮越,蒸腾津液,营阴外泄而产后多汗,在下可见腰酸、腰痛,下肢痿软疼痛甚者足跟难以着地。

产后亡血伤津,血虚化燥生风,或气血虚损,百脉空虚、脏腑失养之际,外邪乘虚而入。风邪留滞于脉、肤、筋、骨、肉之间,则见产后四肢麻木如有蚁行感或皮肤瘙痒或痉挛肉瞤。此亦是胡教授命名产后风中综合征中“风”之意。

2 用药主归肝经,养肝体、益肝用

2.1 养血柔肝,兼顾肾精肝藏血,肝的生理功能以血为物质基础,肝血虚则肝用失度,肝肾同源,精血互化。胡教授用药主归肝肾之经,以熟地黄甘温质润,补血填精,养肝肾之阴;生地黄甘寒质润、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归肝肾经,清解阳亢之浮热;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善治下肢疼痛。《本草正义》云:“能温养肝肾,通调百脉,强腰膝、坚脊骨,利关节……温而不燥,走而不泻,颇有温和中正气象[5]。”胡教授以烫狗脊温肾壮阳,强筋骨。产后妇人肝肾阴精亏虚,腰膝关节失养,以主归肝、肾经之药,补血填精,调养肝肾以强健筋骨。

2.2 益气养血,体用兼顾历代医家认为“产后多虚多瘀”,胡教授认为多虚为本,多瘀为标,血虚为根本,气虚次之,气血俱虚因虚致瘀,故治以补气养血,同时注重健运气血生化之源,标本同治。《景岳全书·血证论》曰:“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指出有形之血难以快速生成,由于气能摄血、气能生血,气帅血行,先补气以防气随血脱,同时以气摄血,行血、生血是治疗气血亏虚之关键[6]。胡教授用药以黄芪补气健脾、益卫固表为首,以补气摄血,防治气血进一步损耗,同时健运气血生化之源,标本兼治。党参益气,补血,健脾益肺,气血兼顾。以阿胶珠补血养阴,促进血液的生化,避免用阿胶滋腻碍胃,加重脾胃负担。熟地黄养阴补血、鸡血藤行血补血,补而不滞。产后病多因虚致瘀,益气养血之时少佐活血祛瘀之品以行瘀滞。《本草便读》云:“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专通营分[7]。”丹参归心、肝经,祛瘀生新,补血活血,除烦安神。用药以补血为主,兼以行血做到虚瘀兼顾。

2.3 滋阴潜阳,安神定志肝肾阴精亏虚,阴不敛阳,阴虚阳亢。胡教授用药以肝经为主,选用主归肝经之潜阳安神药。煅龙骨、煅牡蛎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潜藏浮越之阳气。煅石决明、珍珠母均为肝经之要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滋养肝阴,诸药合用使肝阴肝阳和合,神志安定。五味子归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本草纲目》曰:“浮小麦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劳热,妇人劳热[8]。”以浮小麦固表止汗、益气、除热,敛阴潜阳。

3 取象比类,祛风通络

取象比类是中医文化思想的精髓,对中医学的奠基、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9]。胡教授运用中医“象思维”思想,取象比类,依据藤类药物蜿蜒屈曲的形态,与人体经络关节形态相似,取其善走经络关节之性,应用藤类药物治疗产后妇人之关节、经络麻木、不利、疼痛症状,以引经散邪、通络止痛。鸡血藤走肝肾经,行血补血,舒筋活络,与黄芪、党参等益气养血药同用治疗血不养筋之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络石藤、丝瓜络、忍冬藤、伸筋草、威灵仙祛风舒筋,活络止痛,以藤走筋疏通经络,筋脉经络气血充盈而见功能恢复。

4 身心并调,整体论治

中医整体观念包括两方面内容: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②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3]。胡教授注重整体观念,治疗过程中注重身心并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家庭是一体的,在治疗疾病时,注意诱导患者倾诉,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适应产后身体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同时强调家庭环境对于该病的影响,引导家属合理关照患者情绪及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也是治疗本病不可缺少的方法。

5 典型病例

张某,女,42岁,2017年8月17日初诊。主诉:小产后身痛恶风8个月余。患者于8个月前凌晨(停经3个月余)突然出血、腹痛、阴道出血如崩。此前患者劳累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在当地医院检查未查出早孕,自认为宫颈炎出血,未行进一步检查,因丈夫外出婆母患病、儿女年幼,在家出血十几个小时后,患者自己骑电动车去当地民营医院治疗,诊为难免流产,即行清宫术,术中出血较多,术后身体状态极差情况下自行骑车返家,次日又往返去医院输液治疗,途中体力透支汗出较多,受风,后出现恶风、全身酸痛,出汗。于当地医院治疗无效,当地医院生化检查排除风湿、类风湿疾病,当地医生又予生附子、白附子、乌附片治疗1个月,发现肝功能异常,病症加重。后于胡教授处就诊。时值三伏天,患者衣着棉袄、棉裤、戴皮帽、皮手套、脚穿棉鞋,在家闭门闭窗。现症见颜面萎黄、精神差、怕冷、怕风、多汗、身痛、全身乏力、颈项强痛,体质量较前减轻20 kg,饮食减少、夜间睡眠常因疼痛而醒,大小便尚正常,情绪低落焦虑。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涩。诊断为:产后风中综合征;药物性肝损伤。处方:党参10 g,黄芪15 g,生地黄30 g,熟地黄30 g,防己6 g,忍冬藤30 g,阿胶珠10 g,丹参15 g,丝瓜络10 g,络石藤15 g,杜仲12 g,鸡血藤30 g,珍珠母30 g,益母草30 g,鹿角霜20 g,狗脊15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五味子15 g,甘草6 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复诊时述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原方效彰,效不更方,继续口服中药巩固治疗1个月后病愈。

按语:患者因难免流产出血量多,术后自行返家,途中体力透支,出汗过多,倍受风寒,使气血亏虚、津液耗损,外邪乘虚而入,邪滞经络,而后辨证为虚寒证,以附子之类大温、大热之品治疗,气血津液进一步耗伤,则见面色萎黄、怕风、怕冷、多汗、乏力、身痛、颈项强痛等气血亏虚、经脉失养之象。紧扣产后妇女气血骤虚、外邪入侵的病机特点,从肝论治,以党参、黄芪固摄气血阴液;生地黄、熟地黄、阿胶珠、鸡血藤、丹参、益母草养血益阴,涵养肝木;杜仲、鹿角霜、狗脊温肾填精,精血同源,滋肾水以涵肝木,肝肾同调。煅龙骨、煅牡蛎、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志;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以丝瓜络、络石藤、忍冬藤、防己祛风通络,疏散经络之外邪而止痛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肝经用药为主,养肝血以濡养筋脉,益气以固摄阴津,补肾填精以助精血化生,平肝潜阳,宁心安神。用药紧扣产后病机特点,则效如桴鼓。胡教授指出本案中治疗产后病常见误区,临证不可见怕风、怕冷、手足不温等阳虚之象,则予温热之药,失治误治易导致气血阴精进一步损耗。

6 结语

产后风中综合征是胡玉荃教授提出的病名,概括了产褥期出现的产后发热、产后身痛、产后多汗、产后抑郁、产后痉证等多种证候,因本病常常多症并见,对产妇造成很大的困扰。胡玉荃教授指出,治疗产后风中综合征须紧扣产后妇人产时耗气伤血及产后调护不当而致肝血不足、风中脉、肤、筋、骨、肉的病机特点,须做到“勿拘于产后、勿忘于产后”。妇人以血为本,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肝是储藏血液,调节血流、血量的脏腑。肝有易郁、易热、易虚、易亢的特点,产后妇人气血虚损,若调护不当易致肝郁,临床应注重产后妇人情志疏导,强调家庭氛围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注意身心同调,且不可过用行散之药以免进一步耗散气血。产后多因虚、瘀而化生虚热,肝木失养,致阴虚阳亢故少佐滋阴清热潜阳之药以清虚热、潜阳安神;精血同源,养血填精补肾则气血化生有源。结合临床病情,紧扣病机,身心同治,灵活遣方用药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妇人肝肾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犬 人
气血亏虚 日常如何“补”救
多种方法解“妇人洗碗问题”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