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进展

2021-04-17 20:28赫日伦雒成林
河南中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灸法艾灸疗程

赫日伦,雒成林,2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组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同时伴有多种神经、精神症状,但无器质性及精神性疾病为特点的证候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不明原因的疲劳,同时还需伴有短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咽痛、淋巴结肿痛、肌肉酸痛、无红肿的关节疼痛、新发头痛、低质量睡眠以及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身体不适超过24小时等至少4种症状[1]。本病多发于20~45岁的中青年女性[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约有50万名成年人患有CFS[2],中国中学生的患病率为0.9%[3]。CFS属中医 “虚劳”的范畴,病因多为禀赋不足、体质虚弱,生活无度、后天失养,外感失调、内伤脏腑,病后失养、正虚邪复,失治误治、久成劳损[4]。西医多以抗抑郁、抗病毒以及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疗法为主[5],不良反应较大,且只能暂缓CFS的合并症状。中医灸法治疗本病临床疗效较好,操作简单,且无不良反应。现将灸法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实验研究

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现代研究认为,免疫和炎症途径紊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异常、肠道菌群紊乱等是造成CFS的关键因素[6]。目前,灸法治疗CFS的实验研究多集中在抑制炎症因子、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及改善骨骼肌线粒体功能代谢障碍等方面。孙赫等[7]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艾灸组,结果表明,艾灸足三里、肺俞可通过减少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的形成,减轻疲劳,提高有氧代谢能力。易韬等[8]用艾灸治疗CFS模型大鼠,结果表明,艾灸可以升高海马组织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的表达,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调节海马功能,平衡HPA,从而发挥抗疲劳的作用。赵丽等[9]认为,艾灸可降低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皮质醇的浓度,纠正HPA的亢进状态。林玉敏等[10]研究显示,艾灸可升高大鼠免疫球蛋白水平,调节CFS大鼠的免疫功能,从而明显改善疲劳症状。王利然[11]认为,CFS长期体力疲劳的病位多定位于骨骼肌,而骨骼肌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决定骨骼肌质量和强度的改变,通过艾灸CFS大鼠后发现,骨骼肌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PGC-1α)及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ccoxidase,CCO)的含量均有所升高,说明艾灸可通过纠正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来发挥抗疲劳作用。刘萍等[12]采用温针灸治疗CFS大鼠,结果显示,温针灸可以提高CFS大鼠血浆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和IL-2水平,减轻CFS造成的细胞免疫损害,进而达到治疗效果。蒲荣[13]研究发现,CFS大鼠的海马小胶质细胞处于活化状态时,会产生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明CFS大鼠脑内神经炎性的存在。艾灸则可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IL-6的表达,抑制海马小胶质细胞的活性,缓解海马炎症反应,达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2 临床研究

2.1 艾炷灸膏肓灸法是以膏肓穴作为主灸穴的特色灸法,“膏肓俞”首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文中言“膏肓俞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田亮等[14]将72例CFS患者随机分为膏肓灸法组和针刺组,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治疗3个疗程后,膏肓灸法组有效率为88.9%,针刺组为72.2%,表明膏肓灸法组疗效优于针刺组。麦粒灸是上尖中粗下尖且平的艾粒,通过产生强烈的灼痛甚至使局部组织破坏后产生异体蛋白,从而激活身体的防御功能。隋月皎等[15]将60例心脾两虚型CFS患者分为麦粒灸组和归脾丸组,麦粒灸组每日取双侧脾俞、心俞、内关等行麦粒灸治疗1次,归脾丸组口服归脾丸10丸,早晚2次,两组均14 d为1个疗程。经4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高达86.7%,对照组为73.3%。

2.2 悬起灸悬起灸是与皮肤维持一定距离,使治疗部位产生持久温热的灸法,灸感温和,操作难度小,安全系数高,易被患者接受。尤玉伟[16]将60例CFS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悬起灸足三里穴10~15 min,每日1次;对照组每日口服金施尔康1片,连续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0%。尹秀珍[17]研究安全灸盒艾灸与常规针刺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CFS的临床差异,治疗组于背腰部督脉放置灸盒艾灸治疗,对照组取百会、足三里、太溪行针刺治疗。治疗12周后,两组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可能与安全灸盒艾灸无疼痛,使患者身心更加放松有关。有研究显示,有烟灸和无烟灸的镇痛作用是无差异的[18]。马界等[19]观察无烟灸法治疗CFS的临床疗效,将76例CFS患者随机分为无烟灸法组和针刺组,每组38例。无烟灸法组取关元、足三里施灸,对照组取关元、足三里行针刺,治疗40次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表明,灸法组临床有效率为89.5%,明显高于针刺组的76.3%。

2.3 针刺加灸法

2.3.1 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吴瑞兰[20]将100例CF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取五脏背俞穴、足三里、三阴交等行电针治疗,治疗组取穴同对照组,行温针灸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0次后,治疗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IgM水平和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温针灸能通过恢复机体免疫力,达到缓解疲劳的作用。韩建红[21]探究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CFS患者的临床疗效,将60例心脾两虚型CFS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五脏背俞穴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6 g归脾丸,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治疗组患者的FS-14评分明显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温针灸既能有效改善疲劳,又能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2.3.2 针刺加悬起灸 梁小丽[22]认为,CFS患者长期的疲劳感多因气血不足无法充养形体所致,应以调理脾胃为原则,故将31例CFS患者于腹四针、气海、合谷等穴行针刺后,再于气海、关元上方3~5 cm处行悬起灸。治疗1个月后,有效率达90.32%,且疲劳评定量表积分、FS-14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积分均有明显下降,表明针刺联合悬起灸不仅能缓解疲劳感,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王颖珊等[23]运用针刺配合下丹田灸治疗阳虚型CFS,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取气海、关元、天枢等行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下丹田放置艾灸盒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

2.3.3 针刺加隔物灸 隔物灸,又称间隔灸,是指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尹越[24]探讨隔附子饼灸联合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CFS的临床疗效,将60例脾肾阳虚型CFS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取穴分两组,取穴1为仰卧位,隔附子饼灸中脘、神阙,针刺本神、神庭、合谷等穴;取穴2为俯卧位,隔附子饼灸脾俞、肾俞,针刺百会、心俞、肝俞等穴。两组取穴方法每日交替使用。对照组取百会、双侧脾俞、肝俞等行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经16次治疗后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

2.4 推拿加灸法景涛等[25]将53例CFS运动员分为试验组26人和对照组27人,对照组根据运动员疲劳情况予以四肢及腰背肌群推拿放松,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一指禅灸法”,具体操作为左手持清艾条于风池、足三里、三阴交行温和灸,同时右手拇指于施灸穴位上行悬摩,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为76.9%,对照组为33.3%。天灸是通过特定中药制成药膏贴敷于穴位,借助药物的刺激作用,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甚至发泡,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汤显能等[26]运用韦氏手法联合天灸治疗CFS,将60例CF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用韦氏手法联合天灸治疗,对照组A只采用韦氏手法,对照组B只使用天灸治疗,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表明,三组治疗均可降低患者FS-14评分,且试验组优于两对照组,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韦氏手法联合天灸疗效仍可维持。

2.5 穴位埋线加灸法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腧穴,利用羊肠线对腧穴的持续刺激作用,激发经气、调和气血,以防止疾病的方法。姜平[27]观察隔药饼灸结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CFS患者的临床疗效,将60例心脾两虚型C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药饼以归脾汤组成调和,取中脘、关元、气海等行隔药饼灸,每周治疗6次,穴位埋线取心俞、肝俞、脾俞,每周治疗1次;对照组取百会、内关、神门等行电针治疗,每周治疗6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结果显示,两组均可改善心脾两虚型CFS患者疲劳症状,缓解焦虑及抑郁倾向,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夏德鹏等[28]将60例脾肾阳虚型CFS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埋线隔姜灸组先取关元、肾俞、脾俞等行穴位埋线,再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行隔姜灸;常规针刺组取关元、肾俞、脾俞等行电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埋线隔姜灸组与常规针刺组临床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埋线隔姜灸组血清CD4

+/CD8+、CD3

+%、CD4+%均高于常规针刺组,说明埋线隔姜灸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改善脾肾阳虚型CFS患者的临床症状。

2.6 拔罐加灸法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激,以防病治病的方法。田薇[29]将60例CF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氢化可的松,10 d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5 mg,第2疗程2.5 mg,第3疗程1.25 mg;治疗组取双侧足三里、神门、气海等行温针灸,再于背腰部行拔罐法,温针灸每周5次,拔罐法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显示,温针灸结合拔罐法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6.7%。张益辉[30]将60例CFS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取百会、安眠、内关等行温针灸,结束后将事先准备好的药膏涂抹于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侧线,再行走罐治疗;对照组口服六味地黄丸和天王补心丹,治疗24 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6.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3.3%。

2.7 口服药物加灸法

2.7.1 口服中药加灸法 郭锦龙[31]将60例气血亏虚型CFS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中药颗粒八珍汤,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气海、足三里、脾俞行隔姜灸,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李洁毅等[32]观察艾灸足三里联合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CFS的临床疗效,将60例CFS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口服六味地黄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每日早晚分服;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温和灸双侧足三里,每日1次,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 d,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83.3%。

2.7.2 口服西药加灸法 现代医学采用补充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服用抗抑郁药物及抗病毒药物等方法治疗CFS[5]。梁蔚莉等[33]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CF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背俞穴行隔药饼灸,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77.1%。李欢等[34]将60例CFS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灸足三里,再根据辨证分型加减穴位。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8 特殊灸法

2.8.1 与神阙穴相关的灸法 神阙在《针灸甲乙经》中有记载:“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遗矢者,死不治”,临床中多采用填充法。高建芸[35]研究腹针配合神阙灸法治疗CFS的临床疗效,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取百会、印堂、内关等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引气归元、大横、滑肉门等,同时温和灸神阙穴。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84.21%。罗文等[36]将90例脾肾阳虚型CFS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拟健脾益肾方调成糊状填充肚脐,同时温和灸神阙穴。治疗28天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不仅能降低疲劳严重度量表评分,还能升高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说明隔药灸脐疗在改善CFS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2.8.2 扶阳灸法 扶阳灸法以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作为主灸部位。石娇[37]将60例脾肾阳虚型CFS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扶阳灸,对照组运用常规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69.0%。罗玳红等[38]探究扶阳灸治疗脾肾阳虚型CF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将60例脾肾阳虚型CFS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扶阳灸治疗,对照组30例取百会、气海、关元等行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显示,两组均可提高脾肾阳虚型CF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和γ-干扰素水平,且扶阳灸效果更佳。说明扶阳灸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改善CFS患者临床症状。

2.8.3 督灸 侯娜娜等[39]观察督灸治疗CFS的临床疗效,将54例CFS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予督灸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均治疗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为92.86%,优于对照组的65.38%。徐百鸿等[40]将94例CF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督灸治疗,对照组以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量研究肯定了灸法对CFS的临床疗效,灸法包括艾炷灸、悬起灸、温针灸、推拿联合灸法、穴位埋线联合灸法、拔罐联合灸法、灸药联合、扶阳灸法、督灸等多种疗法,均可改善CFS患者的疲劳及精神状态,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联合采用多种治疗手段,以期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灸法治疗CFS虽疗效肯定,操作简单,且易被广大患者接受,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①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多针对某局部地区,缺乏全国性大数据流行病学调查;②疾病的宣传力度不够,患者自身对疾病陌生,或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可能造成治疗的延误;③文中所有诊断标准均为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于1994年修订的标准,缺乏符合中国人自身条件的诊断标准;④实验研究多集中于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方面,其他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少;⑤临床研究大多数是单纯证明某种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对于治疗途径背后潜在的治疗机制缺乏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灸法治疗CFS,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灸法艾灸疗程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