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神经性耳鸣研究进展*

2021-04-17 20:28于艳艳宋春侠吕树泉
河南中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神经性穴位针刺

于艳艳,宋春侠,吕树泉

1.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3.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神经性耳鸣又称感音神经性耳鸣,是指在无外界刺激或外界声源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主观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异常声音感觉[1]。神经性耳鸣发病机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且主观性强的症状和多样的病原学使得神经性耳鸣很难获得确切治疗[2]。近些年,中医药治疗耳鸣在临床应用广泛,充分发挥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优势。为了明确中西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主要治疗方法及疗效,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中医认识神经性耳鸣属中医学为“脑鸣”“蝉鸣”等范畴,发病机制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3]《卫生宝鉴》曰:“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有络于耳。”指出了耳鸣与经络的关系。从虚实论治,实证多为外感风邪、肝火上扰、痰浊内阻;虚证多为脾胃亏虚、肾虚精亏或气血不足。从外感与内伤论治,其“内关五脏,外合六淫”,外感则为邪气犯于少阳,而内伤多为脏腑虚损而致,主要是肾虚、脾虚。

1.2 西医认识目前,西医对神经性耳鸣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清,病因复杂,多认为与中枢神经受损(基底膜感觉细胞病变、延髓与脑干听觉继核病变、血管纹萎缩)、神经递质减少、微循环障碍等有关。迄今为止,西医尚无能够减轻或消除耳鸣的有效药物或方法。一般从营养耳周神经、改善循环、扩张血管、疏导患者情绪方面进行治疗,疗效欠佳。

2 中医治疗

2.1 单纯针刺疗法单纯针刺疗法以局部选穴、远端选穴、对症选穴等为选穴原则,选择单一穴位针刺或多穴位针刺,结合辨证选穴,以通经活络为治疗原则,辅以行针手法,可激发经络气血运行,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许莹等[4]发现,深刺翳风穴配合其他穴位常规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颇佳。张臻等[5]治疗1例肝胆失和型耳鸣患者,在亥时针刺中渚穴,双侧中渚穴附近按压,在压痛点或条索状物处行针刺治疗,共治疗3次,患者痊愈。张丽丽等[6]将6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针刺组主穴选取“老十针”“四神穴”;西药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谷维素。两组患者耳鸣严重程度量表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针刺组下降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晶晶等[7]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给予发蒙法配合子午流注纳甲针法;对照组A给予普通针刺;对照组B给口服中药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A有效率为70.0%,对照组B有效率为50.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疗效显著,选穴恰当,佐以行针手法,可快速通经活络,增加局部血液供应,缓解症状。

2.2 电针疗法电针作为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措施,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常用电针即脉冲电针,是指在毫针针刺得气的基础上,使适量脉冲电流刺激人体腧穴,节省人力,尤其对于一些顽固性疾病,作用效果明显。

尹秀丽等[8]将116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和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耳三穴和聪耳通窍汤口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耳鸣持续时间,对睡眠、情绪、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耳鸣发生环境和患者主观感觉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血清5-羟色胺含量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胡熙耀等[9]将11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口服维生素、甲钴胺片;治疗组给予电针(翳风、听宫、听会、耳门、风池)配合超短波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组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有效率为78.9%,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灸法灸法历史悠久,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外台秘要》载灸法乃“医之大术,宜深体会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灸法尤其对于寒热虚实等经络不通、气血不畅的疾病具有通畅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

于恩光等[10]将12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天麻注射液、腺苷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行音乐及循经艾灸。观察组耳鸣匹配响度、耳鸣致残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分及耳鸣严重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宋春侠等[11]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声信息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雷火灸治疗部位选择耳前三穴 (听会、耳门、听宫)。观察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70.6%,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瑶等[12]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穴位,治疗组采用针刺(神门、内关、太冲等)结合苇管灸疗法。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莉等[13]将8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刺组,每组各40例。药物组口服甲钴胺片,针刺组予管氏六聪穴配合天竺灸。药物组治疗后THI评分、微循环指标(流态、管襻、襻周积分及总积分)积分均高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有效率高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针药结合疗法针药结合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记载:“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针药结合治疗弥补单纯中药的不足,又补充单纯针刺的缺点。

陆一兰等[14]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疗法,选取听宫、人中、百会等穴位。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中药饮片治疗,中药汤剂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金花等[15]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8例。对照予以耳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聪耳通窍汤。研究组治疗后在甲襞微循环襻周积分、管襻积分、流态积分及总积分等方面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83.82%,对照组有效率67.64%,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穴位注射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是将液体药物注射于局部腧穴上,可促进神经修复、改善细胞代谢,作为一种不良反应少、简便而且效果好的方法,神经性耳鸣患者易于接受,临床应用广泛。

黄河银等[16]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丹参注射液及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组给予天麻素、红花及维生素B12注射液,同时选取耳门、听宫、听会和翳风4个穴位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结果可发现,病程、年龄与疗效有显著相关性,病程越短、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3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主要是从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激素类药物及抗焦虑抑郁等方面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从病因对症治疗。

袁景和[17]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可敏使朗、甲钴胺、维生素B1、胞磷胆碱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基底动脉血流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84%,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维等[18]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乌灵胶囊、甲钴胺片、地西泮片;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甲钴胺片、乌灵胶囊。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53.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雅琼[19]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选择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高压氧疗的基础上应用药物干预(药物介入:选择尼麦角林、低分子右旋糖酐、脑蛋白水解物)及心理干预。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临证治疗神经性耳鸣可各自发挥优势,取得良好疗效。

孙洁[20]将18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聪耳通窍汤(赤芍、丹参,柴胡、郁金、石菖蒲、甘草等)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纯音听阈、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及甲襞微循环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57.1%,治疗组有效率为78.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姚庆根等[21]将1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口服甲钴胺、维生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耳门、听宫、听会、翳风)注射(天麻注射液、维生素B1、利多卡因)疗法。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瑜[22]研究151例耳鸣患者体质,发现耳鸣患者以虚性体质多见,评价疗效时需将耳鸣的评估与情绪感受相结合,提示在临床治疗时需注意情绪疏导。

5 结语

西医对神经性耳鸣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多学者认为其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质量差、情绪不佳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西医将耳鸣按病因可分为神经性耳鸣和周围性耳鸣,临床以神经性耳鸣较为多见。西医治疗神经性耳鸣以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如氟桂利嗪等钙离子拮抗剂、扩张血管类药物、甲钴胺等)、高压氧、声治疗等为主。中医以单纯针刺疗法、电针疗法、灸法、针药结合和穴位注射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治疗神经性耳鸣优势明显,且针灸结合方药或其他手段联合使用效果更突出。耳鸣多为患者的主观感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治疗耳鸣主要以改善患者主观感受为主,即减轻患者耳鸣的症状。目前,在研究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方法中,主要是通过耳鸣严重程度评分来判断治疗效果,对于分子水平的研究并无进展。分子水平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可更好地指导临床。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①大部分研究针对个别证型,且每个证型的辨证论治也不全面;②中医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③患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较大,但实际临床治疗中对心理疗法不够重视;④缺乏对经验穴位的总结运用。今后,应多针对不同证型进行研究,加强对证选穴,同时注重心理疏导,以改善神经性耳鸣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神经性穴位针刺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马铃薯片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30例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