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会阴二、三维联合超声在检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变化中的应用

2021-04-25 03:22杜燕
贵州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肛提裂孔会阴

杜燕

(西安市北方医院功能科,陕西 三原 710043)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属于妇科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发现经会阴二、三维超声联合检查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弥补二维超声的缺点,从而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尽早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1-5]。因此本文展开实验,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纳入的30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探讨经会阴二、三维超声检查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变化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纳入的30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中119例年龄≥60岁患者作为A组,另181例年龄不足60岁的患者作为B组。A组中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8.15±1.49)岁,分娩次数1~5次,平均次数(3.04±0.48)次,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至大专49例,本科至以上40例;B组中年龄28~40岁,平均年龄(33.59±1.18)岁,分娩次数1~5次,平均次数(3.11±0.61)次,初中及以下52例,高中至大专71例,本科至以上58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6]。

1.2方法 所有实验对象均接受经会阴二、三维超声检查,嘱咐患者充盈膀胱,排空直肠,随后协助其采取截石位,将耦合剂涂抹在探头,并选择避孕套包裹在表面,随后将探头放在患者会阴位置的尿道、阴道外口,显示其耻骨联合、直肠肛管连接位置、尿道矢状面,并将其作为基础平面,首先选择二维超声动态仔细检查患者静息、Valsalva 动作时盆腔器官下移状况,若存在下移时,可计算其尿道旋转角度、直肠膨出距离、膀胱颈下移距离、前盆腔膨出距离、子宫脱垂距离等。随后调整三维超声来重建肛提肌裂孔的平面图像,并计算其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周长及面积等数据。观察指标:分别记录所有实验对象的尿道旋转角度、直肠膨出距离、膀胱颈下移距离、前盆腔膨出距离、子宫脱垂距离,同时对比两组静息时、Valsalva 动作时左右径、前后径、周长及面积。

2 结 果

2.1对比两组相关指标水平 A组的尿道旋转角度、直肠膨出距离、膀胱颈下移距离、前盆腔膨出距离、子宫脱垂距离均高出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相关指标水平

2.2对比两组肛提肌裂孔相关指标 A组静息时、Valsalva 动作时左右径、前后径、周长及面积均高出B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肛提肌裂孔相关指标

3 讨 论

正常情况下,女性盆底是由韧带、肌肉、结缔组织及神经构成,依靠完整的盆底支持系统,可维持盆底正常结构及解剖结构。若其受到损伤后,极易使盆腔器官发生移位,增加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几率[7-8]。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其发生率约占20%~40%左右,成为危害女性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9]。

本文对此展开实验,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纳入的30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结果表明:A组的尿道旋转角度、直肠膨出距离、膀胱颈下移距离、前盆腔膨出距离、子宫脱垂距离均高出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静息时、Valsalva 动作时左右径、前后径、周长及面积均高出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年龄患者的盆底结构、肛提肌裂孔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经分析可能与盆底功能功能障碍患者膀胱下移距离较大、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存在关联,另外雌激素也是影响患者盆底器官下移的主要因素。与年龄较低者相比,年龄较大者的病情更为严重,其机体中雌激素水平更低,使其盆底器官下移越为严重,应受到重点关注。

综上所述,经会阴二、三维超声检查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盆底变化状况,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

猜你喜欢
肛提裂孔会阴
超声评价女性肛提肌功能的研究进展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裂孔在黄斑
超声评价肛提肌及其裂孔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进展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肛提肌功能的相关性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复发嵌顿再手术一例报告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经会阴三维断层超声成像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肛提肌缺陷的观察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