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NLRP3 炎性小体表达量与炎症反应、牙槽骨吸收的 相关性研究

2021-05-13 03:37田啊林张晓晓刘学聪
关键词:龈沟菌斑小体

杜 宁,刘 昕,田啊林,张晓晓,刘学聪

(1.河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石家庄 050031;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石家庄 050031)

牙周炎是因为口腔里细菌堆积而形成的龈上牙石或龈下牙石,并且会对牙周组织产生炎症刺激并形成牙周袋,且伴有牙松动的疾病[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是炎症复合体,口腔被微生物感染后,NLRP3 与特定的蛋白形成蛋白复合体,可以对炎性因子的分泌等形成一系列的影响[2-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牙周炎NLRP3 炎性小体表达量与炎症反应、牙槽骨吸收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5 月~2018 年5 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27 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27 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照组男65 例,女62 例;年龄30~60 岁,平均(38.03±2.34)岁。观察组男64 例,女63 例;年龄29~57 岁,平均(38.01±2.13)岁。2 组患者主要基线资料间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能够比较分析。纳入标准:(1)符合牙周炎的诊断标准[4]者:天然牙数目大于16 颗,且至少有4 颗磨牙者;(2)牙周袋深度大于3 mm,伴有结蹄组织附着丧失;(3)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等。排除标准:(1)合并有口腔黏膜疾病者;(2)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者等;(3)近3 个月内接受过牙周治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本研究。

1.2 检测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用RT-PCR 对采集的牙周膜组织进行扩增后再行无酶RNA 逆转录,检测NLRP3 mRNA 的表达情况。

龈沟液内分子含量的检测方法:按照Elisa 试剂盒的说明书对2 组龈沟液标本进行操作,测定即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趋化因子12(CXCL12)、热休克蛋白(HSP60)的含量。

1.3 观察指标 (1)统计观察组细菌分布特征;(2)比较2 组NLRP3 炎性小体mRNA 的表达情况,包括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胱冬肽酶-1(Caspase-1)的mRNA 表达量;(3)比较2 组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包括:ICAM-1、CXCL12、HSP60;(4)比较2 组牙周炎的指标变化情况,包括: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水平(AL)。PLI:用探针轻划牙面,根据菌斑的量和厚度记分。每颗牙检查近中颊面、舌面、正中颊面以及远中颊面。4 个牙面记分之和除以4 即为每颗牙的记分,每颗牙记分之和除以受检牙数为个人记分。0 分:龈缘区无菌斑;1 分: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分: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 分: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BI:结合视诊和钝头牙周探针探诊,0 分:完全健康,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1 分:基本健康,龈缘和龈乳头呈轻度炎症,轻探龈沟后不出血;2 分:龈炎轻微,牙龈呈轻度炎症,有颜色改变,无肿胀或血肿,探诊后点状出血;3分:龈炎明显,牙龈呈中度炎症,有颜色改变和轻度水肿,探诊后出血,出血不溢出龈沟;4 分:龈炎较重,牙龈呈中度炎症,有颜色改变,并有明显肿胀,探诊后出血并溢出龈沟;5 分:重度龈炎,牙龈有颜色改变,明显肿胀,有时有溃疡,探诊后出血或自动出血。PD:使用专用的牙周探针测量龈袋或牙周袋的深度,即龈缘至袋底或龈沟底的距离。AL:是测量上皮冠方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5)对观察组NLRP3 mRNA 表达量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牙槽骨吸收进行pearson 相关性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和计数资料分别用mean±SD、%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使用pearson 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细菌分布特征 127 例患者中菌株122 株,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牙周炎患者病原菌发分布

2.2 两组NLRP3 炎性小体mRNA 表达情况 观察组NLRP3、IL-1β、IL-18、Caspase-1 的mRNA 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LRP3炎性小体mRNA表达量比较

2.3 两组龈沟液炎症因子比较 观察组龈沟液ICAM-1、CXCL12、HSP60 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比较

2.4 两组患者牙槽骨吸收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PLI、BI、PD、AL 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2.5 牙周炎患者NLRP3mRNA 表达量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牙槽骨吸收相关性研究 观察组NLRP3mRNA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牙槽骨吸收进行pearson 相关分析,NLRP3mRNA 与ICAM-1、CXCL12、HSP60、PLI、BI、PD、AL 均呈正相关(r=0.511,0.602,0.525,0.484,0.344,0.286,0.311,P<0.01),见表5。

表4 两组患者牙槽骨吸收比较

表5 NLRP3mRNA表达量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牙槽骨吸收相关性研究

3 讨论

牙周炎的病因很多,牙周炎的发生与周围的细菌存在有关,一旦形成牙周炎,则对周围组织形成不可逆性损害,长时间的炎症还会对牙槽骨发生破坏作用[5-6]。牙周炎还可能会造成牙体脱落,影响和损坏颌骨骨质[7-8]。

牙菌斑是粘附于牙齿表面的细菌团块,不能用水等方式去除。人的口腔中定植的细菌多数都是非致病菌,牙周炎的治病菌主要有福赛类杆菌、变黑普氏菌等[9-11]。在本研究中,127 例患者中菌株122 株。观察组患者的PLI、BI、PD、AL 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牙周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存在异常,并且患者炎症还可以进一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NLRs 是识别病原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的模式识别受体,存在于细胞质中[12]。NLRP3 炎症小体是牙周炎病理发展过程中的调控因子,又称血管通透因子,在牙周炎时可以诱导牙周膜细胞生长,抑制上皮细胞凋亡等[13]。IL-18 和IL-1β参与能杀伤和抑制牙周炎相关细胞,促进炎症细胞的吞噬,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与牙周炎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程度有关[14]。在本研究中观察组NLRP3、IL-1β、IL-18、Caspase-1 的mRNA 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在牙周炎中,炎性因子水平均较高,可刺激发生牙周炎,进而反射性的使白细胞介素的分泌增多。

牙周炎时,为明确病变进展程度,对牙龈相关指数进行检测,包括PL、BI、PD 和AL 等。在感染过程中,菌斑微生物可通过侵袭牙周组织导致局部的牙周组织细胞坏死,菌斑微生物通过激发机体活化炎症相关细胞,间接地导致牙周局部组织破坏。免疫因子失衡会导致骨平衡因子失衡,进而导致骨吸收;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能够影响成骨及破骨细胞的平衡,进而促进牙槽骨吸收和破坏,严重时会有牙列松动、牙齿脱落[15]。Beukers N 等[16]研究证实,NLRP 炎性小体的表达过度能够加剧牙槽骨的吸收。在本研究中,NLRP3 mRNA与ICAM-1、CXCL12、HSP60、PLI、BI、PD、AL 均呈正相关。在梅群广[17]对NLRP 的研究中得出了:与牙周炎组织中NLRP 炎性小体的表达过度能够加剧炎症反应及牙槽骨吸收。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在本研究中,观察组龈沟液ICAM-1、CXCL12、HSP60 量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在牙周炎发生时,龈沟液中的炎性因子均升高,炎性反应增多,机体免疫力随之降低。蛋白复合体NLRP 炎性小体由受体NLRP3 及下游分子Caspase-1mRNA 组成,在牙周组织内菌斑形成的过程中可以蛋白水解酶活性。

综上,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膜细胞中,NLRP3mRNA表达量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牙槽骨吸收成正相关,且高表达的NLRP3 炎性小体能够加剧炎症反应及牙槽骨吸收。

猜你喜欢
龈沟菌斑小体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NLRP3炎性小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细辛碎补汤联合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异常早幼粒细胞Auer小体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病毒感染与NLRP3炎性小体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slCAM-1含量的研究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