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在患儿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2021-05-13 03:37郭小刚罗培燕
关键词:结扎术疝囊腹股沟

郭小刚,罗培燕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 1.普外科,2.控感办,重庆 409000)

腹股沟疝是小儿的常见病,以斜疝居多,多发生于男孩,与患儿出生时发育不完善,鞘状突未闭合有关。由于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其腹壁组织不断发育、变强,因此其治疗与成人腹股沟疝不同,不需置入补片,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获得满意的疗效[1]。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确切,但手术切口大、术后并发症多,给患儿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患儿常因恐惧疼痛而不愿配合治疗,导致康复进程受阻[2]。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腹腔内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也有所应用。在腹腔镜下手术操作更精细、手术创伤更小,给患儿造成的创伤也更小[3]。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疗效已得到临床验证,但其对患儿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分析了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对患儿康复速度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 年1 月~218 年1 月)收治的小儿疝气80 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 例,男30 例,女10 例;年龄2~11岁,平均(7.55±2.16)岁;疝囊直径(2.94±0.72)cm;单侧发病36 例,双侧4 例。观察组40 例,男32 例,女8例;年龄2~11 岁,平均(7.45±2.19)岁;疝囊直径(2.92±0.71)cm;单侧发病35 例,双侧5 例。纳入标准:(1)术前体检均为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透光试验阴性;(2)无嵌顿性疝发生;(3)患儿精神正常。排除标准:(1)合并鞘膜积液、隐睾的患儿;(2)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两组疝气患儿疝囊直径、发病方向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腹股沟区横切口,长约1.5~2cm,切开皮肤后在皮下脂肪、筋膜之间逐层分离,直至打开疝囊,游离疝囊外组织至显露腹膜外脂肪后,予以高位结扎。皮内缝合切口。

观察组患儿采用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部做一5mm 切口,建立二氧化碳(CO2)人工气腹,维持腹内压 8~10mmHg。经套管置入STORZ30°腹腔镜,在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做穿刺,采用疝气针带线一端(另一端留于皮外)穿刺入腹膜外后,沿内环口内侧避开精索血管、输精管或卵巢圆韧带完成半圈后穿入腹腔释放所带线,沿穿刺轨迹退针至腹膜外后沿内环口外侧穿刺至原腹膜穿刺点穿入腹腔,固定线后退针把线带出皮外后完成打结,结扎疝囊。

1.3 检测方法 分别于术前、术后12h 、术后24h、术后72h 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3000r/min 低速离心10min,取上清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水平,检测方法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美国伯腾公司生产的ELX800 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试剂盒是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精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检测术前、术后12h、24h、72h时TNF-α、CRP、IL-10 水平变化情况。采用SF-36 量表对患儿心理(精神心理状态)和总体健康进行评价,每项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健康情况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处理,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精神恢复时间等计量指标采用mean±SD描述,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精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儿手术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术前,两组患儿点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24h、72h 时,观察组患儿TNF-α、CRP、IL-10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手术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2.3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理、总体健康评分比较术前,两组患儿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儿心理、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理、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小儿常见病,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多由于患儿的腹膜鞘突闭合异常所致。在患儿用力排尿、排便、咳嗽或大哭时导致腹压升高,进而引起腹股沟疝[4]。小儿腹股沟疝包括直疝和斜疝两大类,其中以斜疝比较常见[5]。小儿腹股沟疝一般首选手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6]。

传统的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确切,但手术操作时可能损伤精索各层、周围蔓状静脉丛、输精管等组织,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并发症风险高,患儿及其家长往往不愿接受[7]。近年来,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8]。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选取脐下孔状切口,通过穿刺针带线进入腹腔,在腹腔内完成大部分内环缝合操作,在体外打结完成疝囊结扎,避免在腹股沟区操作造成的损伤[9]。腹腔镜下可直观地观察疝囊附近的组织结构,可到达传统手术所不能到达的高位,不仅可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还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10]。

本研究中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者术中出血量少于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者,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精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者。这一结果充分体现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微创优势,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大大降低了患儿的痛苦。

手术对机体造成的炎性损伤程度与手术创伤大小有关[11]。TNF-α是开启机体炎症反应的钥匙,不仅本身可引起炎性损伤,还可刺激IL-6 等促炎因子的释放,进而加重炎症反应程度[12]。CRP 是由人体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是反映机体创伤程度的敏感指标[13]。上述细胞因子水平与机体创伤程度相关,严重的炎症反应还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风险[14]。本研究中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者在术后12h、24h、72h 时的TNF-α、CRP、IL-10 水平低于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微创优势,对患儿造成的创伤更小。

巨大的手术创伤和剧烈的疼痛感可导致患儿产生恐惧、焦虑情绪,时常哭闹不利于术后配合后续治疗,甚至影响手术效果,进而影响其康复进程[15]。本研究中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者术后的心理、总体健康评分高于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更有利于保护患儿的身心健康。这与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创伤更小、给患儿造成的痛苦轻微有关,可使患儿得到更好的恢复。

本研究还发现,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者术后腹胀、阴囊肿胀、继发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者。这是由于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腹腔镜的放大效应下进行操作,有助于减少或避免手术副损伤,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创伤小,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小,恢复快,可改善患儿心理、生理健康,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结扎术疝囊腹股沟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脾脏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效果观察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