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用于分娩镇痛产妇皮肤瘙痒的临床价值

2021-05-17 04:34朱睿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布托阿片类硬膜外

朱睿

产妇分娩时疼痛剧烈,其对产妇身体、心理及胎儿健康均存在较大的影响,所以分娩时可采取适当的方法缓解疼痛,如拉玛泽生产呼吸法、按摩法、注意力转移、镇痛药物及椎管内阻滞等。其中,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技术最为有效,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在我国普遍应用。分娩镇痛使用的局麻药为低浓度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阿片类镇痛药也广泛应用于椎管内麻醉,如芬太尼、舒芬太尼等,但这些药物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有极高的可能性导致产妇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1]。皮肤瘙痒会使得产妇的承痛能力降低,分娩的不适增加,且会对分娩后身体恢复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布托啡诺常应用于手术前麻醉、术后止痛以及外伤镇痛等方面,大多数情况下,其能有效抑制由于常规阿片类受体激动剂而产生的皮肤瘙痒情况[2]。基于此,本院进行了布托啡诺用于分娩镇痛产妇皮肤瘙痒治疗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2 月~2020 年5 月间收治的足月、单胎、头位并经阴道分娩镇痛后发生皮肤瘙痒现象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6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 例)与对照组(30 例)。治疗组平均年龄为(29.00±3.21)岁,平均孕周为(39.31±1.22)周;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8.97±3.19)岁,平均孕周为(39.22±1.08)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产妇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中所有产妇均确认有明显的皮肤瘙痒症状。排除标准:存在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的产妇;孕期已患皮肤病的产妇;确诊为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孕妇。

1.3 方法 所有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后,麻醉医师开始进行硬膜外腔分娩镇痛操作,选择L2~3间隙穿刺,向头端植入硬膜外导管,确保导管进入硬膜外腔3~5 cm。连接无菌注射器轻柔回抽确认无血液和脑脊液流出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试验剂量1%利多卡因5 ml,观察3~5 min,排除导管进入血管和蛛网膜下腔的可能,注入首剂量10 ml(0.1%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0.5 μg/ml)。阻滞平面控制在T10 以下,镇痛维持阶段使用产妇自控镇痛泵,给药速度根据产妇身体情况及疼痛程度而定,持续背景输注量大致控制在5 ml/h,PCA 量:5~10 ml,锁定时间:30 min。观察所有产妇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并记录瘙痒程度。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托啡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54)进行治疗,给药剂量为0.5 ml,用 0.9%的生理盐水配至4 ml,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观察产妇的皮肤瘙痒情况,若皮肤瘙痒情况仍较为严重,可以将1 mg 布托啡诺药物加入镇痛泵内持续输注。对照组给予0.9%的生理盐水 4 ml 经硬膜外导管注入。两组产妇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和热毛巾擦拭瘙痒处等常规处理。记录治疗后30 min 镇痛评分和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Ramsay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产妇感觉瘙痒程度分为三级:轻度:产妇瘙痒但无需抓挠瘙痒部位;中度:产妇主诉有瘙痒感偶有抓挠瘙痒部位;重度:产妇主诉瘙痒难忍,不断地抓挠瘙痒部位。疗效判定标准:瘙痒明显减轻表示显效,瘙痒减轻表示有效,瘙痒症状无变化表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VAS 评分对产妇的疼痛情况进行分析,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采用Ramsay 评分评价产妇的镇静状态,分数越高表示越镇静。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显效0 例,有效3 例,无效27 例,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6,P=0.000<0.05)。

2.2 两组VAS、Ramsay 评分比较 治疗组产妇用药后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用药后Ramsay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Ramsay 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VAS、Ramsay 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分娩时产生的疼痛较为剧烈,大约有50%的产妇分娩时感受到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35%的产妇感受到中等程度的疼痛[3]。所以大多数产妇分娩时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缓解疼痛办法。较为常见的镇痛分娩方法有水中分娩、心理干预、分娩球、按摩、针灸以及镇痛药物等,目前公认最接近理想分娩镇痛要求的是椎管内阻滞自控分娩镇痛。其中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并发症较少,较为安全有效,对母婴无不良影响的方法。椎管内药物的选择问题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随着对分娩疼痛机制的深入研究,认为妊娠和分娩疼痛与脊髓内源性阿片肤有关,尤其与生理性妊娠动物脊髓内啡肤受体和强啡肤受体系被激活有关,分娩期时仅腰部脊髓强啡吠和内啡吠显著升高[4]。

阿片类药物多为相对高选择性受体激动剂,而舒芬太尼有受体激动作用,故分娩镇痛时应选用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更佳。故使用低浓度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或舒芬太尼为分娩镇痛的首选药物[5]。本院临床观察到使用舒芬太尼0.5 μg/ml 混合0.1%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瘙痒发生率为7.8%。瘙痒的发生降低了分娩镇痛的舒适度,增强产妇焦虑情绪。应用芬太尼或吗啡等单纯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后经常出现瘙痒等副作用,阿片类药物全身应用时瘙痒发生率为2%~10%,尤其硬膜外或鞘内注射后瘙痒发生率更为突出,其中吗啡的鞘内注射后瘙痒发生率最高,几乎可达100%[6]。应用阿片类药物所致的瘙痒可能是通过μ 受体介导的,纳洛酮可逆转阿片类药物所引起的瘙痒,该发现支持瘙痒症是由受体介导的中枢性机制引起的。但阿片类拮抗剂并不是抗瘙痒的理想药物,因这类拮抗药同样可逆转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或许一些混合型阿片类药物如纳布啡和布托啡诺对μ 受体和k受体具有低到中等效能,用于控制瘙痒较为有效,因为它们可以部分拮抗μ 受体作用而保持κ 受体作用完整,因而保持了其镇痛作用[5]。布托啡诺已经被证明与μ、δ、κ 三种受体均有结合,其亲和力的比值是 1∶4∶25。有较多的研究表明布托啡诺是部分激动μ 受体,完全激动κ 受体,而对δ 受体表现出拮抗作用。目前国内专家共识认为,布托啡诺在体内无μ 阿片受体激动药时,主要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有封顶效应的κ 受体镇痛作用,在已使用μ 受体激动药的产妇,则发挥拮抗μ 受体,减轻或消除μ 受体呼吸抑制等副作用以及激动κ 受体的镇痛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使用布托啡诺治疗明显降低了副作用瘙痒的发生率和缓解了产妇瘙痒程度。治疗组产妇的Ramsay 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布托啡诺硬膜外腔注射镇静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如果产妇在第一产程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可以使用布托啡诺进行治疗,其能有效减轻皮肤瘙痒的程度,缓解疼痛,且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改善产妇分娩镇痛体验。

猜你喜欢
布托阿片类硬膜外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晚期癌症患者自控镇痛中的作用研究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
贝·布托之父被“自己人”送上绞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