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方式与实施效果观察

2021-05-19 08:17卢春香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植入术舒适度针对性

卢春香

(惠东县人民医院 广东 惠州 516300)

冠状动脉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血管,但易因人们饮食作息时间的长期不规律性而导致硬化的发生,冠状动脉一旦发生硬化,直接结果就是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绞痛。临床对于冠状动脉硬化的治疗中常用的术式是冠脉支架植入术,该手术具有时间短、切口小、副作用少等特点,为良好的疗效提供了保证。冠脉支架植入术是近年来使用率较高的手术方法,结合临床文献报道,临床对严重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血管存在斑块破损等均可采取冠脉支架植入术,帮助患者改善缺血区域的供血,提高生活质量[1]。冠脉支架植入术在应用期间还需要重视临床护理,通过有效护理帮助患者保证预后[2]。我院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对120 例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60 例应用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就护理过程及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我院收治的120 例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男性33 例、女性27 例;年龄35 ~78 岁,平均(54.85±3.69)岁;疾病类型:17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 例稳定型心绞痛与25 例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男性35 例、女性25 例;年龄34 ~77 岁,平均(54.82±3.72)岁;疾病类型:2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 例稳定型心绞痛与22 例急性心肌梗死。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已获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清洁病房、监督用药、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在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同时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1)伤口出血护理,患者在插管拔出后即可进行压迫止血与护理,并根据患者血压波动,预防伤口出血;(2)并发症针对护理,术后进行常规生理指标监测同时,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等变化,术后使用氯吡格雷或者阿司匹林期间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预防支架内血栓以及用药过大可能引起的出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3];(3)心理护理。针对不同患者术后出现的心理问题予以心理护理,比如部分患者过度忧虑,担心支架会脱落,部分患者担心直接会生锈等,针对这些问题,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做好病情解释与说明,解释支架植入术的相关问题,还可以通过观看图片等方式让患者知晓不会存在使支架移位或脱落问题。教会患者自我心理调节技巧,如音乐疗法、倾诉疗法、情感转移等,从而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建立治疗信心;(4)饮食护理;严格控制病人手术初期的饮食、快餐和饮水,了解患者的饮食爱好,告知患者那些饮食行为需要暂停,提高患者对饮食的认识,比如坚持“低脂低盐低热量饮食”,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如合并糖尿病者需要低糖饮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保证大便通畅。鼓励病人术后多喝水,并按医嘱服用降压药。及时为患者补充血量,以保证静脉通路畅通;(5)失眠护理;针对患者术后失眠问题,可在术后初期限制探望人数,注重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止痛药,消除患者躯体疼痛感[4];(6)出院指导;出院后需要坚持服用药物,定期进行复查,做好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效控制。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出血、低血压、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2)术后舒适度评分: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应用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对其舒适度进行评价,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与环境,共有28 项。按照1 ~4 分4 级评分,总分28 ~112 分,分值高则舒适度越高[5]。(3)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出院时填写《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调查问卷》,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例数×100%。(0 ~60 分表示不满意,61 ~80 分表示基本满意,81 ~100 分表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适评分(96.32±4.69)分,高于对照组的(76.86±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29,P <0.001)。

2.3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脏病。起病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所改善,但心脏状况仍易出现波动,影响患者的康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心功能较弱,因此有必要加大护理力度,更好地保护患者,减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等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发现,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后的患者,降低了患者的心脏痛苦程度。

冠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治疗冠状动脉硬化的常用术式,其可有效疏通相关动脉,恢复心肌血流。有研究指出,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术后恢复主要取决精湛的手术熟练度和优质的护理措施。针对性护理是一种将患者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因素进行针对性综合考虑的模式,通过心理疏导在术前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在术中提高其配合度,在术后提高其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在术中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则注重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通过多方面作用提高护理质量,加速患者术后的恢复。冠脉支架植入术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解决措施,而术后护理不到位则会引起诸多问题,比如术后疼痛、焦虑、失眠或者出现其它并发症等。针对这些问题常规护理涉及的护理内容有限,无法兼顾,造成护理效果不够理想。

本研究中观察组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充分考虑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特点,同时可考虑到患者术后容易出现但是可能忽视的问题予以护理。伤口出血护理可预防并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伤口出血;并发症护理能够针对常见并发症做出预防;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饮食护理可保证营养供应,避免饮食不当引起的病情加重;失眠护理能够帮助患者保证休息,加速恢复;出院指导可规范患者出院后的用药与自我管理。

综合研究结果,通过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明显下降,观察组术后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护理对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具有着重要应用价值。与苏惠敏等文献研究结论高度一致[6]。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植入术舒适度针对性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