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答题策略方法分析

2021-05-20 02:13郑军荣
读与写 2021年16期
关键词:答题审题选项

郑军荣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教研室 河北 清苑 071100)

中考是对整个初中三年学习的总结,中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初中生高中就读的学校,所以很多学生、家长对中考都比较重视,希望考生在中考的时候能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尽量考出一个好成绩。影响中考成绩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心理抗压能力、环境因素、答题策略方法等等。尤其是在中考后期备考过程中,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经比较熟练。在此基础之上,熟悉掌握一些答题策略方法和技巧对提升中考成绩会有很大帮助,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中考物理答题策略方法。

1.中考物理答题策略

物理答题策略可以说有很多,比如说拿到试卷,先通览试卷整体感知,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答题。在此我要重点说认真审题,争取会做的考题不丢分。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设问,问题的性质甚至可以截然不同,有的时候一字之差可能会谬以千里。

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联的问题,这也是近几年中考乃至高考中常见的一类题型——情境题。遇到这种貌似生疏的考题,心理上首先不要畏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含的内容及能力要求一般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对应的物理模型,再用相关的物理知识作答求解,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已知的条件及待求的内容以题目的叙述为准。不要仅仅以某些插图为准,有时图中给出的符号不一定是已知量,另外,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作出物理草图,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物理图景,帮助进行记忆和分析问题。

2.中考物理答题方法

2.1 选择题答题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判断法和排除法。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多选题在不能完全确定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可以按单选处理,也就是说只选自己最有把握的那个选项。

2.2 填空与简答题的答题方法。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符号、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探究型试题也已成为当今中考必考类型试题,而且这类试题大都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实际。除去教材中14个探究型实验,各地中考试题中最常出现的还有:(1)探究水果申池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2)探究篮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3)车辆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4)探究物体承受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探究型实验试题的解题方法强调应用性,突出物理知识的应用,强调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试题呈现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中考命题中涉及不同版本教材外的物理探究实验逐年出新。但纵观其考查内容,大都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并且所考查的方法和能力都是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应考方法技巧的教育引导中,提醒学生对此不要产生心理上的障碍,只要应用得当的方法,一般都能轻松解决。当然中考命题并不会只局限于已有知识的得出,往往可能会更注重探究过程的考查,因此解答此类试题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而要体会出试题考查的方向,也就会从容应答。

2.4 计算与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计算与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比较强。有些考生面对计算应用题望而生畏,其实计算与应用题经常设置三个小问题,难度进阶上升,跳一跳还是能够得着的。首先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及其物理过程,明确与本题内容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然后分析题目要求的量是什么,现在已知了哪些量,并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进一步找寻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选择适合的规律和公式,列出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最后代人数据求解,这一步是把所用到的已知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后,把已知量的数据代人计算式中,通过正确运算,得出答案。 解题过程可能会涉及解方程组、极值计算、分类讨论等思想。

总之,中考之前的一段时间。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经比较熟练,加上一些应试策略和解题方法的培训练习,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中考成绩。

猜你喜欢
答题审题选项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挑战答题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跟踪导练(四)
七分审题三分做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