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果糖、益肠通秘汤联合温灸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2021-05-24 07:11孙光军林爱珍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结肠有效率粪便

潘 姣,孙光军,林爱珍,*

(1.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2.湖北省中医院 肛肠科,湖北 武汉 430065)

慢传输型便秘[1](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便秘,主要由结肠推动力不足所致。结肠动力降低、结肠推动性蠕动收缩活动减少,导致粪便通过结肠时间延长,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少、排便费力、粪便干结等症状。以老年人和育龄期妇女多见,该病占所有功能性便秘的45.5%[2]。STC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肠道神经细胞改变或退变、肠道平滑肌异常及水通道蛋白的影响有关。此外,肠道菌群紊乱、排便习惯改变和精神心理因素可能加重STC的发病。本研究将乳果糖联合温灸疗法与用乳果糖、益肠通秘汤联合温灸疗法治疗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肠传输功能及便秘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就诊的70例脾肾阳虚型ST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实验组男17例,女18 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2.72±11.16)岁;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4.45±2.78)年。对照组男 23例,女1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3.24±10.65)岁;病程0.7~8年,平均病程(3.93±2.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脾肾阳虚证依据《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3],主症:①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②脉沉迟。次症:①腹中冷痛,得热则减;②小便清长;③四肢不温;④面色白;⑤舌淡苔白。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4]:下列临床症状出现时间早于6个月,且近3个月符合以下标准(诊断标准数≥2项):①至少25%的时间排便需努挣;②至少25%的时间排便质地干硬;③至少25%的时间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④至少25%的时间排便伴有不尽感;⑤至少25%的时间排便需手指协助排便;⑥每周自主排便次数<3次。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医、西医诊断标准;②结肠传输试验阳性;③年龄在40~75岁;④依从性好,配合度高者;⑤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肠道器质性病变患者;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④精神分裂者;⑤药源性便秘;⑥过敏体质者。

1.5 方法

1.5.1 一般治疗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喝水2 L;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采用蹲位排便姿势;加强有氧运动,进行适当锻炼。

1.5.2 对照组 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每日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20387),每日2次,每次10 mL,空腹口服,共服用30 d;药艾条(烟台爱心药业有限公司)取穴肾俞、关元、足三里施灸,1次/d,每次20 min,共治疗30 d。

1.5.3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口服益肠通秘汤(肉苁蓉15 g、生白术20 g、枳实15 g、火麻仁15 g、怀牛膝10 g、当归15 g、制首乌10 g、升麻10 g、肉桂5 g、干姜10 g、黄芪10 g、炙甘草6 g)水煎服,煎至200 mL,早晚各服1次,共服用30 d。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症状评分 参考文献[5]制定评分标准:①排便费力:无,记0分;偶尔,记1分;时有,记2分;经常,记3分。②排便时间:<10 min,记0分;10~15 min,记1分;15~25 min,记2分;>25 min,记3分。③排便频率:1~2 d/次,记0分;3 d/次,记1分;4~5d /次,记2分;>5 d/次,记3分。④腹胀:无,记0分;偶尔,记1分;时有,记2分;经常,记3分。

1.6.2 粪便性状评分 粪便性状依据Bristol粪便分类标准[6]:Ⅰ型,坚果状硬球;Ⅱ型,硬结状腊肠样;Ⅲ型,腊肠样,表面有裂缝;Ⅳ型,表面光滑,柔软腊肠样;Ⅴ型,软团状;Ⅵ型,糊状便;Ⅶ型,水样便。Ⅰ型,记3分;Ⅱ型,记2分;Ⅲ型,记1分;Ⅳ~Ⅶ型,记0分。

1.6.3 结肠传输试验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天行结肠传输试验。方法:嘱患者完整吞服胶囊钡剂20粒,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24 h、48 h及72 h拍摄腹部平片。在此期间禁用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及辅助排便的药物,清淡饮食,保持心情愉悦。结肠传输试验(+)诊断标准:服药后72 h拍摄腹部X线显示结肠内停留胶囊钡剂大于4粒(20%)以上。

1.7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有效率≥75%为疗效明显;50%≤有效率<75%为疗效较好;25%≤有效率<50%为疗效一般;有效率<25%为无效。总有效率=(疗效明显+疗效较好+疗效一般)例数/总例数×100%[7]。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粪便性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粪便性状、临床症状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组、对照组用药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时间、排便频率及腹胀情况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粪便性状、临床症状评分 分)

2.2 结肠传输功能比较

两组便秘患者治疗后,结肠传输实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2,P=0.329>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结肠传输试验(-)结果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结肠传输试验结果比较 (n)

2.3 疗效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40%(14/35)疗效明显,45.7%(16/35)疗效较好,5.7%(2/35)疗效一般,8.5%(3/35)无效,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20%(7/35)疗效明显,34.2%(12/35)疗效较好,25.7%(9/35)疗效一般,20%(7/35)无效,总有效率为79.9%。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U=398.5,Z=-2.646,P=0.008<0.05)。

3 讨论

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便秘,病程在6个月以上,由于发病机制复杂,药物治疗疗程较长,见效缓慢,患者依从性较差,且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会损害肠神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寻求一种价格低廉、副作用低、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医学入门》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温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术的瑰宝,古语云:“艾叶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艾灸肾俞、关元、足三里三穴,具有温阳补肾、提升元气、补益下焦的作用,同时兼顾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壮一身之阳气。陈茜等[8]研究显示,实施艾灸疗法后试验组患者便秘治疗有效率、结肠传输试验结果、排便障碍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时间、排便频率及腹胀情况均有改善(P<0.05),表明温灸疗法对脾肾阳虚型STC患者有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疗效确切。

乳果糖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双糖,具有双糖的渗透活性,口服后在小肠内不被吸收,而以原型到达结肠。其渗透性使水和电解质保留于肠腔,在结肠中细菌将其分解成乳酸、醋酸等低分子有机酸,使肠道pH值降低,肠内酸性成分增多使得结肠内渗透压进一步升高,肠道内保留更多的水分,从而软化大便,产生导泻作用[9],近年来广泛运用于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乳果糖[10]能为肠道微生物供能,促进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的生长,改善肠道菌群功能。

慢传输型便秘属于中医“便秘”“便结”“大便难”范畴,根据《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3],其中医证型分为肠道气滞证、肠道实热证、肺脾气虚证及脾肾阳虚证。笔者临床跟师诊治过程中发现脾肾阳虚型STC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老年人体内阳气虚弱,气化推动功能不足,无以运行肠道糟粕,使大便停滞肠内。李东垣认为便秘病位在肾、大肠,肾主水,司二便,《脾胃论》[11]中提出“夫脾胃不足……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由此可见便秘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益肠通秘汤是林爱珍教授多年临证经验方,此方由济川煎与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而来,药物组成:肉苁蓉、生白术、枳实、火麻仁、怀牛膝、当归、制首乌、升麻、肉桂、干姜、黄芪、炙甘草。方中君药肉苁蓉暖肾润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2],其通便作用主要依赖于半乳糖醇,能增强结肠收缩幅度,调整胃肠激素水平,增强肠蠕动,促进排便。臣药生白术归脾、胃经,功专运脾通便。生白术可明显改善STC模型大鼠便秘症状,增加大便含水量,提高炭末推进率,增强肠道传输功能[13]。火麻仁、当归润肠通便,黄芪补气健脾。黄芪当归合用可以收缩胃肠道纵行肌和环行肌,刺激胃肠壁内神经元去极化,使得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胃肠液分泌增强,减轻便秘症状[14]。佐以制首乌、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升麻辅助黄芪升提清阳之气,协理气而降浊;枳实破气消积,其中枳实挥发油可以促进肠道运动;肉桂补火助阳,散脏腑沉积之寒,干姜味辛、性热,与肉桂相伍增强温阳散寒之力;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结合方药来源及相关文献分析,益肠通秘汤可能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中cAMP-PKA信号通路降低AQP3和AQP4的蛋白含量[15],纠正肠道水液代谢紊乱及抗炎、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和神经递质,从而促进肠道运动,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症状[16]。

综上所述,用乳果糖、益肠通秘汤联合温灸疗法对慢传输型便秘脾肾阳虚型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结肠传输功能,临床应用价值确切。但是本研究有不足之处:样本量少,实验结果缺乏大数据支撑,远期应用价值有待临床验证。

猜你喜欢
结肠有效率粪便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很有效率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一例猫巨结肠症的诊疗
My Father
观察粪便 调整饮食